登录 / 注册

职教鲶鱼学术劳育说:试论“技艺劳育”守正创新阶段典型教学基本环节

作者:职教先锋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9271

职教鲶鱼学术劳育说:试论“技艺劳育”守正创新阶段典型教学基本环节

profile-avatar

劳育联盟校服务团队2022-01-03 07:37

试论“技艺劳育”守正创新阶段典型教学基本环节

——传承的五个阶段七步基本法

“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学术服务团队(收集整理征求意见稿)

一、什么是“技艺”?

技艺是指工具和材料使用中的才智、技术或品质性手艺。富于技巧性、难以掌握的武艺、工艺。也指从事某一技术工种的人。

技艺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战国策·赵策二》:“[中国者]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后汉书·张衡传》:“辫贞亮以为鞶兮,杂技蓺以为珩。”宋·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凡其才力技艺有过人者,皆收补禁军,聚之京师,以备宿卫。”明·唐顺之 《封知府朱公墓志铭》:“彼其所谓有待者,不独操柄也。虽文词技艺若可以自振於世者,固亦不能无待也耶?”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且说布库里雍顺渐渐长大,也学些骑马射箭的技艺,闲暇时又在河边折柳编筏。”柯岩《奇异的书简·东方的明珠三》:“锦绣、抽纱、漆画、金银宝石镶嵌的那些花鸟、人物的精巧技艺,又使他们叹为观止。”

指从事某一技术工种的人。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朱勔]遂取吴中水窠以进,并以工巧之物输上方,就平江为应奉局,百工技艺皆役之。”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百工技艺,各祠一神为祖。”

形容技艺高超的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解释

登峰造极 登:攀登;峰:山峰;造:到达;极:极点,顶端。比喻学问、技艺等已达到最高的境界

开山鼻祖 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不觉技痒 技:技艺。指具有某种技能的人,一遇机会,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现一下。

得心应手 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德艺双馨 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多才多艺 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良工巧匠 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轮扁斫轮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老调重谈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骑者善堕 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巧夺天工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奇技淫巧 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巧同造化 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强中更有强中手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

神工鬼斧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心闲手敏 闲:熟悉;敏:灵敏。形容技艺熟练了,心里闲静,手法灵敏。

心烦技痒 烦:烦燥;技痒:指某人想表现其技艺以显示于人。形容擅长及爱好某种技艺,一遇机会就急于表现的情态。

艺不压身 比喻人学会的技艺越多越好。

因难见巧 因:由于某种缘故;巧:巧妙。由于难而更显出技艺的巧妙。

暗度金针 度:通“渡”,过渡,引申为传授。金针:传说有名叫郑采珠的姑娘,七夕祭织女,织女送她一根金针,从此她刺绣的技能更为精巧;后因以比喻秘诀。暗中将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又借指幕后交易。

大匠运斤 语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以“大匠运斤”称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

好骑者堕 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慧心巧思 聪明的心地,精巧的构思。多用以形容女子某种技艺精巧,别出心裁。

火尽薪传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匠石运金 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

老调重弹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亦作“旧调重弹”、“重弹老调”。

目牛无全 《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因以“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破玩意儿 低劣的技艺;低劣的对象。

入室升堂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神乎其技 形容技艺或手法十分高明。

橐驼之技 指高明的栽培技艺。典出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晚生后学 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玄妙入神 形容技艺学问已进入高超而神奇的境界。

艺高胆大 形容大胆的手法来自高超的技艺

郢匠挥斤 《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后因以“郢匠挥斤”比喻纯熟、高超的技艺。

应弦而倒 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游刃有馀 语出《庄子·养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闲,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后用以谓观察事物透彻,技艺精熟,运用自如。

支策据梧 语本《庄子·齐物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此谓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以“支策据梧”形容用心劳神。

左萦右拂 左收卷,右拂拭。比喻轻而易举,或技艺精湛。

烹龙砲凤 〖解释〗①比喻烹调珍奇肴馔。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亦作“烹龙庖凤”。亦作“烹龙煮凤”。

强中自有强中手 〖解释〗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入室昇堂 〖解释〗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蕤宾铁响 〖解释〗以之赞扬弹奏技艺的精妙超绝。

善骑者堕 〖解释〗惯于骑马的人常常会从马上摔下来。比喻善长某一技艺的人,往往因大意而招致失败。

心知其意 〖解释〗意:意义。心中领会了文章的主旨或技艺的要领。

一十八般武艺 〖解释〗泛指各种武术技艺。

自出新裁 〖解释〗指出于自己心中的设计或筹划。多指诗文、技艺等的构思有独创性。同“自出心裁”。

匠石运斤 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形容技艺精湛超群

世代相传

二、什么是“技艺劳育”?“技艺劳育”与“守正创新”

历史证明,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技艺劳育。这既是历史演进印记与现代开放元素共融的教育产物,又是”技艺育人”和“劳动育人”的综合结晶体。从技艺育人的向度看,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指出:“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强调:“鼓励技术技能大师建立大师工作室,支持技术技能大师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国家政策的紧锣密鼓,为“技艺育人”的高效运作提供了合法性支持。从劳动育人的维度看,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和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为进一步保证劳动教育的有序推进,转化制度实施效能,同年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的学段要求、实施途径、关键环节及评价等核心内容做出详细规定,并着重强调:“充分发挥传统劳动、传统工艺项目育人功能,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因此,国家政策的宏观靶向为技艺育人和劳动育人的有效联结提供了制度保障和价值指引,加速催化了技艺劳育这一结晶体的生发与入世。

技艺劳育既是国家政策导向下的现实产物,同时亦是实务界系列实践反思后的理论成果。长期以来,我国“技艺育人”与“劳动育人”的育人实践完全相离而去。一方面在技艺育人层面,功利性的技艺传授、习得与竞赛成为职业院校的首要选择,“技艺”本身所附带的劳育功能尚未被提及与开发。另一方面在劳动育人过程中,颇具象征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华而不实的“低水平重复性体力劳动”被视为劳动教育的具象物而被大力推行,育人手段的捉襟见肘往往使得劳动育人的实际效果收效甚微。反观职业教育中“技艺育人”与“劳动育人”的现实诟病,也就倒逼着两类育人方式在新时代必须做出适应性革命或者全新式融合 。据此,本文以“技艺劳育”这一结晶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回答与解构技艺劳育的理论、政策与实践三重逻辑(如图1),为释放技艺劳动价值和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形式铸牢价值基础,也为广大职业院校技艺劳育实践的全面落地提供理论索引。

三、试论传统“技艺劳育”工匠精神和中国手艺传承的五个阶段(乐陶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

从初入茅庐,到一代大家,大概需要走过学、徒、工、匠、师这五个阶段(当然,一些无师自通的天人除外)。从五个阶段都能够脱颖而出,最后才能够成为一代名匠,如刘传、顾景舟。

初学时,跟在师傅身后做一些杂事。为人要有眼色,看得到哪些是需要自己干的,哪些是需要师傅指导下干的。人勤快,心、眼灵活一些,会在师傅“做”中学到一些技艺。木讷无天赋的就只能转行或做个杂工,有的人活了一辈子,只会干杂工。

徒弟是师傅自己的家人,“师徒如父子”不是说说就算了的。旧时代的师徒契约上真的写有“徒弟犯错打死勿论”,师傅教徒极严格,做学徒无收入。

做学徒三年,再给师傅效劳三年,徒弟就可以出师啦,如果师傅在6年时间里,教不出一个可以独立谋生的徒弟,这个师傅在他从事的行业名声就丑了。是要落骂名的。

一个徒弟代表师傅自己的未来,好的徒弟是可以帮师傅执掌身后事的。中国的手艺人最看重师承关系。有传承的手艺人,都是可以学到一些真本事的。

只要是正常出师的徒弟,基本上都可以靠手艺赚到生活的来源。此辈众多,是为工人。

通常,我们把工匠连称,实质做工出色,在这个行当有技术有声誉的人,才被人家称为匠人。一般行当的匠人会和同行业的师傅们勾连成同业行会。

当一个匠人手艺出色,收入极有前景,会有人追捧。这样就会有人求上门,要求学艺。这时才可以称之为师,或者有资格被人叫师傅。为师卓越,像醴陵吴寿祺、石湾刘传与宜兴顾景舟一样,将影响力波及国内外的,当称之为一代名匠。

更进一步的就是景德镇的珠山八友,乃至和岭南的高剑父、林风眠一般,由一个半路入行画瓷的手艺人,进步为一代绘画大家,可谓是瓷界传奇。

五个阶段里,学、徒、工、匠阶段,皆是积累学习时期,由于才思局限,许多手艺人终其一生无法跨越进入下一个阶段。

所以,在学徒工匠这四个阶段里的手艺人,多是以追默古人前人的技艺成果为生,大量的手工劳动的仿古、在仿古基础上的一些创新,是这些艺人进步的基础。这些表现,在当今现代名家的经历中是很常见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打破了旧经济的社会伦理秩序,由工厂指定的师徒关系出现。学校基本技能教育和工厂内领导指定的以师带徒成为技术传递的主要方式。师徒如父子的传统,成为历史遗迹。手工艺人之间的技艺传承出现新的传承形式。

对于师傅来说:我不是你爹娘,教你,你不好好学,我也没办法。有的师傅教也教,不全教,留一手很正常。对于徒弟来说:跟你学,不赚钱,不是爹娘逼着,谁愿意学,一点破手艺,学不学,无所谓。如此主要矛盾,导致国内整体技能教育失衡。

目前,国家提倡新时代劳动教育工匠精神,随着全国各个行业技能大培训活动的开展,新时代的技艺传承秩序呼之欲出。

四、“技艺劳育”“守正创新”各部委探索在行动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由人社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

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模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1]2015年8月人社部、财政部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2018年11月21日召开的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电视电话会上获悉,在2015年以来的学徒制试点工作基础上,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将在2019年全面推开。

具体模式培养模式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方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方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
(二)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

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项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与普通大专班和以往的订单班、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现代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传承,由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设立规范化的企业课程标准、考核方案等,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2]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1]2019年6月,山东提出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加快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重要意义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三)“技艺劳育”“守正创新”各校“明师”探索在行动

什么是明师?能得道,行道,传道之人,才能称之为明师。《周易》里有两个卦分别阐述了道德和文章之间的不同。《小畜》说的是礼乐文章,孔子大象辞说“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文德”,文德,礼乐文章之事;《大畜》说的是道德,大象辞说“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德,得道行道为有德。

贤明的老师。《韩非子·五蠹》:“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由此论之,明师之恩,诚为过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可不崇之乎?可不求之乎?

“技艺劳育”进车间(实训室)教学基本环节---《基本法》

课前准备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准备、检查、班前会 ①教学资料准备,实习材料准备,工量具准备:②7S养成教育:考勤、检查工装、卫生、实习物品摆放等:③班前会:讲评前一课题(日)实习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先自查前一课题存在的问题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改进方向(技术要领)。

课题引入 教师为主导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教师根据课题进度预设情景或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训练项目、内容。教师也可直接引入课题。

理技传授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精讲知识、规范演示 教师精讲相关专业知识及新知识、新技能,规范演示操作过程及要领,视情况引导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成果,教师对技术操作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强调和突破。

计划任务 学生为主体 学生制定、教师认可 学生根据分组讨论确定的训练项目、内容或预设情景及要求,确定任务,制定实施计划,分组交流,教师引导确定最佳方案。

实施展示 学生为主体 分工合作、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师生评价 ①根据方案合理分工,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②学生训练相关操作、熟练掌操作要领:③教师巡回指导,发现个性问题及时纠正,发现共性问题统一指导:④督促7S养成:展示实习成果、操作过程,师生共同评价。

联系应用 育人、结合 企业、管理、应用 ①结合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生产过程进行操作训练,将企业文化引入实习教学,7S管理贯穿始终:②注重知识的内化,形成学生的内在技能,做到举一反三。

归纳总结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归纳梳理、总结提高 归纳知识及操作要点。进行全面总结点评。项目成果记录归档、推广成功的方法及项目成果,提出实习报告操写要求,布置技能作业,预习作业。

五、职业院校强化“技艺劳育”的新思考新措施

 其一,在“技艺劳育”内容选择上要“质与量”并重,突出强调劳动精神培养。

 其二,在“技艺劳育”资源供给上要“内与外”协同,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

 其三,在“技艺劳育”考核评价上要“知与行”合一,注重劳动素养发展。

 《意见》对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而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另一种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来说,必定是一个新挑战:强调“质与量”并重的劳动精神培养,建立“内与外”协同的开放共享机制,注重“知与行”合一的劳动素养发展,都需要与之配套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师培养的改革与创新,都需要新思考、新措施、新路径。这正是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技艺劳育”新使命。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1月3日

职教先锋职教鲶鱼"四传研"服务赋能职教高质量发展第N站
草根的力量职教鲶鱼“四传研”全国游学服务赋能职教高质量发展纪实
职教先锋团队“三协同”“四传研”“十年磨一剑”队员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三协同”“四传研”内涵和外延

一、协同备课 学理念“手把手”“带入门” 传播职教教研思想一一问题导向教研引领

研读相关政策 传播教研思想 影响较广


二、协同育人 练技能“离开手”“练提升” 传承职教教研精神一一追求获术究理悟道

研究产教融合 传承教研精神 规模较大

三、协同发展 精应用“带助手”“育精英” 传习职教教研路径一一教研相长敦行致远
研发三教平台 传习教研技能 实用性较强
四、新赛道“新突破”“新成果” 传行职教教研成果一一研究交流落地升华
研磨课题成果 传行教研成果 效果较好

教鲶鱼侯银海简介:

侯银海,商丘技师学院高级技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发展工作委员会理事(第二届),
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三协同”数智赋能劳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共同体”联合发起人,
《劳动教育创新与实践》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
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编者。
2023年被商丘师范学院聘请为教育部“国培计划(2023)”紧缺薄弱学科骨干项目劳动教育教师培训班授课教师。

更新:2024-01-31 18:22:0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