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职教鲶鱼学术劳育交流第66场/次)劳育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继承弘扬乌兰牧骑“送”“两不管”精神

作者:hyh18637088026 来源:"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共同体)学术服务团队 点击:519

劳育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继承弘扬乌兰牧骑“送”“两不管”精神

profile-avatar
数智赋能育人侯银海2022-07-22 07:20

鲶鱼技艺劳育说:劳育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继承弘扬乌兰牧骑一个“送”“两不管”精神


深入牧区“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

乌兰牧骑红色文艺小分队“深入”集体“送”到基层(底层)去,深入农枚民“送”到广大的农牧民群众当中去,不管路途多远,不管人多人少,始终“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习近平总书记的概括很真实、很动人。其中“送去”和“传递”两个词,尤其抓住了乌兰牧骑精神内涵的特点,揭示了乌兰牧骑精神内涵的本质所在。

乌兰牧骑的传统和作风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团结拼搏、勇于创新,这是乌兰牧骑的价值观,是乌兰牧骑精神的基本元素。而这种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不正是中国精神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吗?所以说,从深层次意义上说,传承乌兰牧骑红色文化基因,就是传承中国精神;坚持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的原则,就是坚守文艺的使命和初心;弘扬优秀的蒙古族文化,就是体现文化自觉和自信;坚持走特色发展、文艺创新之路,就是真接地气,就是与时俱进。

  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哪个文艺团体能把“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作、创新”这六项任务高度统一起来。这的确是一个创造、一个奇迹,是文化的瑰宝!它已成了乌兰牧骑精神独有的徽章,乌兰牧骑人耀眼的标记。当我们承认“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时候,同样承认乌兰牧骑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重要内容。因为乌兰牧骑精神是属于中国精神范畴的,它们之间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的问题。乌兰牧骑精神的内涵,就是中国精神内涵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和大地上的呈现与绽放。我们要让乌兰牧骑精神的旗帜永远迎风飘扬。


更新:2023-08-31 06:54:1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