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模式实践研究—为新时代劳动实践育人装上数字化“引擎”

作者:hyh18637088026 来源:“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共同体)学术服务团队 点击:837

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模式实践与研究

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模式实践研究

——为新时代劳动实践育人装上数字化“引擎”

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学术服务团队核心成员侯银海(收集整理征求意见稿)


【摘要】随着教育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师资数字化、学生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流程数字化、评价数字化、通证数字化等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领域,对现代化背景下数字化学习新需求,推动数字化技术与劳动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育劳动育人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构建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劳动育人体系。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在劳动体验、科研科创、产业技术、人文社会、自然空间、能源生态、文化体育等多类型、多领域的数字化学习内容与体验场景系统集群,实现全新劳动教育要素数字化与之结合中呈现一种新趋势,给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带来新挑战。在此环境下,为进一步了解数字化时代对劳动育人的实效性,通过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公开课,依据数据化探讨现阶段如何切实提高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实效性,从而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落到实处,培育新一代数字科技型劳动人才。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学生;劳动育人;实效性

以劳促全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为劳动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将劳动教育全面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追踪学生全程化的发展进程,形成多样化、系统性、常态化、长效性工作机制,开启了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创新发展的新生态。

一、体验数字化劳动育人学习“新模式”

二、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是新时代对劳动教育的“新要求”

三、新时代新变化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亟需教育“新面貌”

四、新时代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学习新空间”

五、新时代数字化赋能数字化学习空间的“新机制”

六、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快速发展产生全新“新变化”

(一)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场景的变化

(二)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课程内容的教育教学形式的变化

(三)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教育教学过程的变化

(四)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成效评价收获体验的变化

七、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劳动教育人重新探索新时代劳动育人的“新入口”

八、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面向未来的职业体验“新形态”

九、数字化赋能盘活劳动育人“新课堂”

十、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助力实现劳动实践全程化“新管理”

十一、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规范劳动教育“新考核评价”

十二、数字化赋能构建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教研机制”

十三、数字化赋能牢固树立师以劳促全着力强化劳动教育教学“新师资力量”

十四、数字化赋能助力劳动育人走入“新时代新前沿”

(一)数字化赋能打造“劳动云社区”数字化场景凸显技艺劳育特色

(二)数字化赋能劳动目清单项“O2O”自主竞领给学校师生选择权

(三)数字化赋能打劳动“社交圈” 唤醒学生内心的自觉

(四)数字化赋能促成劳动育人“人本化”

十五、数字化赋能劳动育人面临的“新挑战”

(一)数字时代创造劳动实践“新形式”

(二)数字时代呼吁劳动教育“新模式”

(三)数字时代催促教师教学能力“新提升”

十六、数字时代劳动育人“新实效性”

(一)数字赋能将劳动育人融入“新日常管理”

(二)加速新旧劳动体系结合促进劳动育人“新的有效开展”

(三)扩大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推动专业技能“新提升”

(四)打造数字化教育教学平台营造全社会“新的劳动氛围”

对于劳动教育,不再是简单的劳动知识、劳动精神的传授,也要强调劳动知识和数字时代劳动实践相互衔接,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这个转化。首先,高校需要利用数字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打造一个专业、有安全保障的劳动教育场所,为学生提供综合全面的劳动教育设施。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从不同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特色专长出发,分成小组进行劳动教育实践以获得劳动教育技能的提升。其次,高校也要积极利用社会为学生打造的劳动教育平台。当下,全社会鼓励劳动教育,有很多地方成立了教育基地、还有具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博物馆对学生开放。各院校应该学会对社会资源加以利用,在课余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有意义的实践,从而在学校、社会劳动教育环境的双重影响下,促进学生质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李政林.成事与成人:信息时代劳动教育的突破与创新[T].中国教育学刊,2020(08).

[2]汤素娥,柳礼泉.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方略[T].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01).

[3]毛平,黄金敏.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特征及实效性路径研究[T].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


更新:2023-02-21 09:41:3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