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欣哥聊课】新生态学校的智能化教学方略结束语

作者:张欣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727


无论是第一节阐释的“平台与技术”的建设与优化,还是第二节阐释的“网联与环境”的建设与优化,都是为了第三节阐释的“应用与拓展”的建设与优化。至于应用,有句话说得好:“用才有用,有用不用也就没用”,三通两平台如此,“互联网+教育”也如此,混合式教学更如此。至于说到拓展,是在应用中不断完善、优化、创新“平台与技术”、 “网联与环境”等混合式教学的基础要素,目的还是为了“应用”,当然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为了性价比更高的应用。
   我们千万不要小看模式,模式结构,如同水渠,如同高速公路,如同飞机跑道。没有模式就没有事物,不,是万物,如同没有形式就没有内容。每个模式内部的结构优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优化组合,构成不同的应用流程,就象传统的万花筒一样,随着转动,里面呈现五彩缤纷的图像。混合式教学也如同传统的万花筒,转统模式、弹性模式、菜单模式、增强型虚拟模式,还有这四种模式中的子模式,如果它们都在我们得心应手的教学操作中转动起来,会是多么美好、如意的教学万花筒!如果让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跟得上信息化时代的潮流,驾驭它们的我们就要解放思想、打破观念、创新方案、积极行动,就会有可人的教育成果。
   如果我们在拥有大量的微课程、慕课、翻转课堂、微视频以后,还有与之交叉,又独成体系的系统软件:
   1.
达标告知软件系统,是导向性自主学习的关键;
   2.
流程告知软件系统,是自主性学习程序的关键;
   3.技能告知软件系统,是操作性学习保障的关键;
   4.激励告知软件系统,是兴趣性学习刺激的关键;
   5.设备告知软件系统,是功能性学习知晓的关键;
   6.监督警示软件系统,是自动化学习习惯的关键;
   7.内容告知软件系统,是前置性学习可靠的关键。
   这些在校园里能充分实施、穷尽享用,工业化时代学校的痕迹还会有吗?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就会茁壮成长。  
 “形式决定内容”,是说内容决定后,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教学中,课程材料的内容和形式的结构,决定教学方法的内容和形式的结构,本章阐述的混合式教学,也就在谈论教学方法的内容与形式,那么,决定教学方法内容与形式的课程材料的内容与形式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有一个 《数学课程形式结构》的设计方案,当做砖抛出去:

其实,数学是解决逻辑思维最强烈的学科,那么,我们就用逻缉思维的知晓(即识记、认知、理解)、应用(即分标、综合、训练 )、表述(即表达的格式)的课程形式的结构,设计课程来学习数学这门课。就是说学数学要解决好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的知晓、应用、表述。

一、逻缉思维的知晓(理解) 一一基础型数学课程单元结构(输入阶段) 概括性讲解知识点、重点、难点和掌握后的亮点学习方法的前置指导与掌握后的应用(教师施教方法和家长教养方法也同步实施)课前看“要件”(针对性极强的微课)集锦、看动漫视频、“周学习目标”等,以自教育训练的习得为主课中梳理后的训练(体现“345N”启动型课程模式)阶段(单元、章节等)形成性测试修复、巩固。

 (线上以“转换模式、增强型虚拟模式”为主,线下按原有模式进行优化,融通到混合式教学之中)

二、逻辑思维的应用(训练)一一拓展型数学课程单元结构(编码阶段)
 
基于综合、《中招题集》的梯度应试训练,形成应试文化。
 基于项目(任务)清单的多元训练,形成应试能力。
 基于课程化校园的“应景”训练,形成习惯。
 体现“345(3)N”驱动型课程模式。
 着重变概念数学为训练数学中的应试数学、生活数学、故事数学、趣味数学、游戏数学。
  线上以弹性模式、增强型虚拟模式为主。线下按原有模式进行优化,融通到混合式教学之中。

三、逻辑思维的表述(格式) 一一探究型数学课程单元结构(输出阶段)
   
基于规范性表述的格式训练。
   基于周末、节假日的拓展性表述的格式训练。
   基于寒暑假的论文性表述的格式训练。
   体现“343(3)N”拉动型课程模式。
   着重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学术上的修炼,在观点上的主见。
   线上以菜单模式和增强型虚拟模式为主。线下以嵌入式整合和混合式教学为主。
   
有了完整的课程实施的内容和形式,就要设计附着在它身上的教学方法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就可以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操作安排。
  《语文课程实施结构》:

语文整体课型=基础型课程单元螺旋版(使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345N”启动型课程模式)+拓展型课程单元实用语景应用版(使用从公民教育为中心的“345(3)N”驱动型课程模式)+探究型课程单元结构双体格式(双体为口语体系和书面体系的表达格式)表达板(使用从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343(3)N”拉动型课程模式)。
  《英语课程实施结构》:
   
英语整体课型=基础型课程单元结构,以学生自教育为主的听、说、读、写(使用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345N”启动型课程模式)+拓展型课程单元结构的情景系列课本“应景”多元剧和学校日常学习生活用语(使用以公民教育为中心的“345(3)N”驱动型课程模式)+探究型课程单元结构,以家庭生活英语小老师和社区旅游英语小导游(使用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343(3)N”拉动型课程模式)…….以英语思维的口语+体态语+书面语表达为系列。

我们一直认为课程形式的结构也很重要,就象飞机的跑道和高铁的线路,可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这是块短板。
   
融通“智能化+智能体系+有特色的办学核心理念(教育主张、观点、思想)”的信息化时代面向未来的学校又是怎样的呢?其一,积极主张将教育、教学整合到大数据的“云端”。主打线上线下相融通的混合式教学。其二,从课程化校园的构建切入,积极构建“智能化教育生态圈”,涵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以学校教育为核心,辐射其它领域,使普及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触为一体。其三,从校本化课程体系和校本化教学体系切入,积极构建“教育生态圈课程体系和教育生态圈教学体系”,涵盖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家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社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未来学校(或学习中心)如此构建,要认真思考朱永新先生提出的未来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将有十个基本切入点的趋势:

从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的内在本质来说,它会走向个性化;

从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的外在形式来看,它会走向丰富化;

从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的时间来说,它会走向弹性化;

从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的内容来说,它会走向定制化;

从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的方式来说,它会走向混合化;

从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的教师来说,它会走向多元化;

从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的费用来说,它会走向双轨制;

从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的评价来说,它会走向过程化;

从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的机构来说,它会走向开放化;

从学习中心(或未来学校)的目标来说,它会走向幸福化。
  大工业时代的学校如何向信息化时代的学校转变?信息化时代的学校究竟是什么样的形态?有人说学校会消失,我们不这样认为,学校不会消失,消失的学校是大工业时代的学校,而且是逐渐消失,信息化时代的学校会建立,而且是逐渐建立,其实大多是在工业化时代学校在校址上如何渐退,信息化时代学校如何渐进,最终完全过渡到信息化时代学校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并且马上着手要去做的。不然,所在的学校就会被淘汰而消亡。
   信息化时代的学校,叫学习中心也好,叫未来学校也好,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基础教育特质的智能体系的建构,即学生智力、能力体系的构建。信息化时代的学校为学生服务的最大特点是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为此,大工业时代的学校如何转变? “断崖”式的、硬着陆的现象不允许在教育领域发生,那么,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式改良、“温良恭俭让”式的变革怎样开展?未来学校的大数据、智能化的教育生态圈的构建,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那是要有人去做的。谁来做?怎样做?听到了许多创新者在说:“我来做!这样做!”


更新:2021-09-25 05:56:3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