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欣哥聊课】智能化的应用与拓展

作者:张欣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544


“互联网+”教育的“道、法、术、器”,众说纷云,从负面上说,影响了混合式教学的落地。从正面上说,积极探索,尝试着混合式教学的模式。目前的状况是混合式教学就技术而言技术,就设备而言设备,就资源而言资源,大都是企业精英们在发声,校长和教师们娓娓道来的很少,也很少能嵌入到具体学校有特色的办学核心理念、课程内容与结构、教学内容与流程中去系统整合混合式教学,很少以学习者个体成长的完整目标体系去着想。

美国迈克尔.霍恩、希琴.斯特克撰写的《混合式教学》(聂风华  徐铁英译),能给我们带来使用和拓展的启迪,能让我们以此去尝试、创新教学,建议大家不妨好好研读该书。

《混合式教学》一书中,把教学的应用和拓展分为四种模式:转换模式、弹性模式、菜单模式、增强性虚拟模式。四种教学模式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在师生互动中有机排列,有效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使教学效能最大化,得以完成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

转换模式:“指学生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或听从老师的安排在任何课程或科目中进行转换,而这些学习模块中,至少有一个模块是在线上学习。”——摘自《混合式教学》

弹性模式:“是以在线学习作为学生学习主体的课程或科目,尽管有时也会要求学生进行线下活动。”——摘自《混合式教学》

菜单模式:“学生要在实体学校中通过完全在线方式修完的课程。”——摘自《混合式教学》

增强型虚拟模式,提供必修的面对面学习部分,但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任何场所在线完成课程的其余部分。”——摘自《混合式教学》

请好好理解这一节的标题,“应用与拓展”。应用,就是使用。使用,为某种目的服务。拓展,拓,开辟。展,发展。开辟而发展,是要创新的。

我们能否以《混合式教学》一书中的“四种教学模式”为我们进行混合式教学“应用和拓展”的原点、切入点,去添加新的内涵,甚至是有质的变化的内涵。就是说,只借鉴它的模块架构,从思维到内容、从模式到流程都进行适合我国基础教育中混合式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学思想、用思想学、学出自己的思想”,创造有中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混合式教学之路呢?

一、转换模式(上)

转换,改变,改换。《混合式教学》一书中的定义是:“指学生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或听从老师的安排在任何课程或科目中进行转换,而在这些学习模块当中,至少有一个模块是在线学习。”

笔者认同这个定义。转换,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并不新鲜,在这里与传统教学中不同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中,除以往的转换外,转换还是在线上和线下之间转换。线上线下为什么转换?什么时间转换?怎样转换?取决于教学参与者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主张。教学在进行中,教学在流程中,就会有转换,“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的转换一定是常态中的常态,就象左手拿东西,有时为了方便,转换到右手拿一样,不但是常态的,而且是很自然的,没有感到别扭和吃力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转换就没有教学,同理,信息化时代的学校,没有线上线下的转换就没有教学。

《混合式教学》一书中,将线上线下的转换分为四种模式:“就地转换、机房转换、翻转课堂、个体转换”。还有其它的线上线下的转换模式没有?有,随着教学参与者对线上线下的教学转换用的得心应手,会创造出许多种转换换式,就像花样跳绳一样,会创编出许多种样式。比如:随机转换、群体转换、诊断转换等等。

在转换模式中,我们常用的是翻转课堂,即“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核心也是微视频(摘自谢贵兰《知识、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是什么关系?》”。

翻转课堂在没有谈及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以前就存在,主要目的是先学后教,用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中,目的是让先学后教更加便易,更加有效果。看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功能价值和意义所在是优化教学,特别优化学习者个体成长的教学。

我们研究、开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要证明出原理,分析出结构,探索出路经,熟练地操作。

我们简单剖析了翻转课堂,我们能不能再剖析“就地转换、机房转换、个体转换、群体转换、随机转换、诊断转换”等模式呢?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转换模式(下)

转换模式,可以对工业化时代的学校教学进行改良和变革,虽然算不上颠覆性创新,也算是延续性创新。转换模式可以让工业化时代的传统教学平稳、渐进地过渡到信息化时代的创新教学,很值得我们认真研发。

转换模式的使用,可以让教学转变为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教学,改变工厂化教学模式,减少教学进度齐步走,避免教学上对全体学生一刀切现象,这是从工业化时代学校到信息化时代学校的根本性变化之一,是从量变到质变推进的有力抓手。

转换模式的使用,使先学后教成为可能,不要小看了这“先学后教”,精心编制的线上课程产品,可以让“传授知识”这一环节挪到传统意义上授课环节的课前完成,课前能完成知识的传授和对知识的梳理,课内的时空就可以用来启智的质疑答疑,就可以用来进行作业的训练而生成能力。以往,单是“传授知识就占用了大量的时空,就没有多少时空进行启智和能力训练,现在好了,课前有精致的线上课程产品,能让学生从容进行知识的认知和积累,完成了先学,课内的后教,与以往不同,教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

转换模式的使用,使大多数学生以往被牵着走的被动学习,变成人人做主的主动学习,从他教育转化为自教育。以前的班级授课制,统一内容、统一进度,是个齐步走的教学态势,想快,你也快不起来,大家都在齐步走,不允许你跑太快。想慢,你也不敢慢,你必须得跟得上集体的步伐,不然一步慢就步步慢,造成学习群体中有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更是形成学生在学习上“等、靠、跟”的依赖性不良学习习惯,少有超前和滞后的客观存在的参差不齐的学习事实。现在好了,线上的微课程、慕课、微视频产品可以随时反复地供学习者个体学习使用,可以快、可以慢、可以宽、可以厚,这样的服务于学习者个体的先学,使课堂上不再只纠结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关注于启智的论辩、能力的训练,使课内变得丰富多彩,并且个性化十足。

可能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转换模式的价值和意义是多么的重大,里面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内涵。我们要对转换模式进行系统研发、积极创新、勇于探索。它是从工业化时代的学校向信息化时代的学校过渡的最完美的桥梁之一,我们要建好这座桥梁,用好这座桥梁。

二、弹性模式(上)

弹性,比喻事物的可多可少、可大可小等伸缩性。这里的模式是一种呈现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弹性针对的课程、弹性自身的内涵。

弹性空间是一个自由的空间,弹性课程内容也分着不同的层级,达标的,是最低纲领的;良好的,是超过最低纲领的;优秀的,是追求卓越的。弹性自身内涵有三方面可以凸显,其一,你可以这个时空做,也可以那个时空做。可以对做的时空进行弹性选择。其二,你可以做到这个程度,也可以做到那个程度。可以对做的质量等级进行选择。其三,你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可对做与不做的行为进行选择。一切都是由学习者个体的主观意愿来决定。

比如:假设5年级男生立定跳远1m就达标,就及格,就能拿到合格的基础分,这时1.1m是良好,1.2m是优秀,你跳过1m后,你可以选择不跳了,你也可以选择继续跳,因为你已经达标及格了。而要继续跳时,你可以选择这个时空跳(做),也可以选择那个时空跳(做),时空的弹性在规定范围内由你来选择,同时,你可以选择跳到1.1m就不跳了,也可以选择继续跳1.2m,甚至再往上跳去破年级的、学校的立定跳远的记录。同理,迁移到数学、语文、英语等应试学科也如此,在学校设定的计划内,只要考到60分(满分100分)达标、及格就可以了,至于80分以上的良好,90分以上的优秀,都可以归到弹性模式里的弹性课程里来,其实,这是又一个版本的多把尺子量人。是校本化课程体系中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课程分支体系中的课程。

一个班的群体,大年龄学生和小年龄学生,理论上来说相差1岁。拿一个固定时空横截面测评的分数来衡量全班学生,是不合理的。另外,有些人开悟的早,有些人开悟的晚,对不同的事物,在一定的时期内,有些人悟得好,有些人悟得不太好,是有一个时间差的。传统教学中的评价,由于传统观念和教学设备的限制,很难“随意地、轻松地、不加重负担”就能做好这方面的测评,而到了信息化时代学校的“互联网+”教学的智能评价体系、线上课程产品的打破线性时空隧道的变易提供,使这种人性化的和谐操作变成了轻而易举的现实,所以,弹性模式承载的弹性课程、弹性教学、弹性测评等弹性产品可以为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弹性模式(下)

《混合式教学》(美国.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一书中,是这样描述弹性模式的:“在世界各地的教育家翻转课堂或是在课堂上增添在线学习之前,另外一群人正在开拓一种主流教室以外的新混合式学习模式,主要是在重修学分的机房和备用学习中心进行(P46)”。“尽管大多数课程都是以服务辍学学生,以及主流教育领域中的非消费者为出发点开创的,但,这个模式也已经开始出现在了学校的核心学术课程中(P47)”。

弹性模式,适合于把线下实体教学中在规定时间没达标(及格),或刚达标(及格),但还有发展空间的学科,放在线上,在弹性时空内、在任意的地点,采用自先的方式在线上学习。当然,有时也求助于教师的指导,或教师主动指导,我们可以把它定义取名为“慕课后修课程”。有“慕课后修课程”就会有“幕课先修课程”,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先学先成。有了弹性模式,没必要做教学中掐头去尾的工作了,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呀!

在混合式教学中,转换模式和弹性模式的职能分工不同,转换模式支撑的课程是一所学校的主体课程,弹性模式支撑的课程是一所学校的辅助课程。转换模式实施时的时空、师生、设备、场所较为固定和正式,弹性模式在这些方面较为灵活和随机。转换模式的实施以线下教学为主,弹性模式的实施以线上教学为主。它们之间可以说是树干跟藤蔓的关系。

信息化时代的学校,追求网联互动下学习生态环境的构建,而弹性模式中承载的课程产品能够起到聚焦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调节教学生态环境的作用。

弹性课程是学习者个体成长过程中的自选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无师课程,往往是主修课程的超前涉猎和滞后巩固,往往是课程达标后的学习者个体个性化的向上成长。给人以在生态环境中,万物自由生长的美好感觉。

弹性课程可以创造一个有自主权、有自己学习计划,主动成长的学习氛围,弹性模式为完成弹性课程的组织、协调的活动过程的内容也是一门课程的一部分,这是难得的“课程是个过程”的课程素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几门课程取得高分数的价值还要高的多的多。

在线上以弹性模式先修后修的课程,梯度难度能自控,为的是学习者个体成长中基础加特长。

弹性模式所承载的产品,可以改变一考定优劣的弊端,面对课业,可以随时增补,可以机会多多,这种教育生态下的氛围体现的是人文关怀,使每个人的上进都机会多多,使每个人都能挺直腰扞,人人都能不服输地在学习过程中敢说“走着瞧”。

混合式教学中的弹性模式和弹性模式下承载的产品,有着广阔的开发领域,有着美好的前景。

混合式教学中的弹性模式,我们来开发你了!

三、莱单模式(上)
 菜单模式和菜单模式承载的课程类产品,充分体现了“课程是产品”的课程构建理念。以往,“课程是工具”的课程构建理念,把教育对象当成产品来制造,是过时的、落后的,应该摒弃。而“课程是产品”,能够充分体现教育的服务意识,因为产品是用来消费的,把教育对象当做服务的对象,明确了教育的服务功能。目前,线上有许多课程类产品供您选择,您对线上不计其数的课程类产品列出适合自己的菜单,供您享用。这就是体现“课程是产品”的线上课程提供的菜单模式,如同进了高档的自助餐厅,里面的菜品分门别类,应有尽有,当然啰!可您的胃口就那么大,需要选择适合您的产品,逐步品尝之、消化之。
 与弹性模式的指导教师是线下面对面辅导不同,莱单模式的指导教师是线上辅导,好在线上有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微视频,可供学习者自己选择、编缉,进行很好的自教育,这其中不乏也有“课程是个过程”的成分,很值得研究。
 菜单模式和菜单模式所承载的课程类产品,最适用于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课程分支体系中选修课系列中的指导性和自主性选修课程的研修。通常情况下,选修课程系列分三种,一种是指令性(必修)选修课程,一种是指导性(建议性)选修课程,一种是自主性(自选)选修课程。一所学校,无论你的师资多么强大,你的教学条件多么强大,也不可能面面具到地对应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选课爱好,唯一的办法就是提供无尽的线上课程,给出建设性的或介绍性的课程菜单,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去选择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选修课程。
 菜单模式和菜单模式承载的课程类产品,可以使学生广博起来,视野开阔起来,别看只在那小小的校园里,照样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我们常说“地球是平的”,在“互联网+”下,世界上什么样的信息、世界上哪个地方的事件还不能检索、获取到呢!其实,使用菜单模式的意义之一也在这里。但是,怎样处理如海潮般的线上信息产品,学校该怎样对待?怎样教给学生们去处置,在这方面,能系统去做的学校不多,大多数学校还是盲区、还是空白。我们倒不如在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菜单模式、如何去选择课程、如何去编缉等这一系列线上学习方法的同时,把对线上信息的检索、归档、使用等也一并教会给学生。面对信息化“无孔不入”的渗透,有些负面影响和带来的问题是绕不过去和躲不开的,禁止学生带个人信息化终端产品其本身就是违反客观规律,但为了“整肃”校纪,许多学校常常又不得不在这方面进行高压下的禁用,需找出良策,加以解决。
 如果我们用好了菜单模式和菜单模式下的课程类产品,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又一片蓝天,又能开创新的教学空间。怎样看待莱单模式和菜单模式承载的课程类产品,怎样去很好地使用它,是课程改革与教学优化中一个绕不过去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问题如何解决,要看您和您团队的智慧、热情和执行力。

莱单模式(下)                  
 有人说,教育行业是“互联网+”最难渗透嵌入进去的一个领域。懂“互联网+”技术的不懂教学,懂教学的不懂“互联网+”技术,这一现状确实影响“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推进,原因应该在学校管理层,只要学校管理层更新观念、改变态度、再学一些“互联网+”的操作方法、再根据教学创造个“互联网+”的学习环境,菜单模式和菜单模式承载的课程类产品给我们带来的优质课程是不可想象的。关键的一点是如何“享用”。用惯了筷子,换一种方式用刀叉,也是很惬意的,筷子和刀叉、线下和线上,混合着用,会更好。一味固守、顽固、僵化地使用筷子,而拒绝用刀叉是万万要不得的。
 分析莱单模式和菜单模式承载的课程类产品,除上述主打选修课程以外,还附带解决了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其实,在教学上,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一,菜单模式和菜单模式承载的课程类产品,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小学,有着更大的功能发挥和责任担当。由于师生比例的限制,100人左右的学校,理论上只能配5-6名教师,每个年级平均只有1名教师,无论如何课是开不齐的。这时,我们转变一下观念,在线上编制好课程菜单,由教师在教室里开课,组织线上学习,担任组织、协调的辅助性教师,甚至,有时可以培训学生担当小老师,这既是没办法的办学,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下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现自教育。好的教学方法、过程有时是被“逼”出来的,问题是能“逼”得出来,而不是面对困难束手无策,只摆困难,不去创新。
 其二,线上的选修课程资源是一个方面,如何形成相应的系列课程文件管理好线上的这些选修课程又是一个方面。目前的状况是,线上课程类产品很多,怎样把它们纳入到校本化课程体系之中,安排相应的时间、空间,用什么样的一种教学方式让这些课程落地,为教学服务。这样的课程安排应该是一环扣一环,越缜密越好。如果这方面的课程文件不配套地编写出来,菜单模式一类的线上课程都难以使用。线上的教学全都难以落实,
 其三,在菜单课程和其它课程对接、转换的时间、空间地带的一些活动行为,完全可以纳入到“课程是个过程”的课程内容之中,这些衔接配套的部分和环节,既是教学组织的一部分,也是课程实施的一部分,这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可以利用的空间。混合式教学的使用,可以使“课程是工具”、“课程是产品”、“课程是过程”,同时使用,这了不得,这是课程改革向高端发展的趋势。
 我们不妨在莱单模式的使用过程中加以尝试、探索,去拓展、创新。
     
四、增强型虚拟模式(上)
 在《混合式教学》(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一书中,增强型虚拟模式的诠释是:“提供必修的面对面学习部分,但学生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任何场所在线完成课程的其余部分。”这种模式不同于翻转课堂,因为在增强型虚拟的课堂,学生几乎不会每个工作日都与教师见面。这种模式又与全日制在线课程不同,因为实体校园体验是必修的课程部分,而不是可以随意选择的教师答疑时间和社交时间。很多增强型虚拟课程最初是作为全日制在线学校项目创建的,在意识到学生需要更多帮助之后,便发展了混合式课程,提供面对面的强化培养以及安全、平静的学习环境”(《混合式教学》P50)。
 我们在借鉴《混合式教学》一书中增强型虚拟模式的定义时,根据我国基础教育情况,要扩大原定义的空间,添加新的内容。校本化课程体系中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分支体系(着力解决的是全体学生智力因素达标水平)、以公民教育为中心的课程分支体系(着力解决的是全体学生非智力因素达标水平)、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课程分支体系(着力解决的是全体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达标以后,个体自身潜能、特长、爱好向上成长)中的所有课程,都能够使用增强型虚拟模式。“增强型”,是指对学习中任务、问题进一步细化、拓展、巩固等,“虚拟”则是强调使用线上的课程类产品。以往在传统教学中,线下实体教学也有许多需增强的教学任务、问题等,但是,并没有使用线上的课程类产品去辅助,去支撑,线下实体教学手段不多,内容单一,效果不会太好,而现在充分使用线上课程类产品,手段多、方式新、内容丰富而应有尽有地辅助、支持着“增强”的内容,使用得当,效果会很好。所以,增强型虚拟模式能够使用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之中。冲着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加以研究。
 试想:面对每一位个体学生,课程都应该呈现个体易于接受的形式,所以,当个体深入探究时,总要是寻找适合自己便于接受、理解、消化、掌握的佐证课程的材料,这时,线上的增强型虚拟提供的方方面面、各个维度的易于接受的课程材料就显现在眼前,这是每一位深度学习的学生、个性化学习、独立性学习不可缺少的课程阶段和课程内容。

增强型虚拟模式(下)
 我们要以创造性的方式去重新定义增强型虚拟模式和增强型虚拟模式承载的课程类产品。创造性定义方面:增强就是加强、进一步的意识,就是某个教学问题现实解决不了,解决得不太好,解决得不理想,怎么办?通过线上虚拟手段、线上的课程材料、线上的网联信息等给予增强性地辅助、支持,最后得到解决。
 比如:化学课程中的有些分组实验很危险,在实体情况下认知、操作,有了真实的感知后,大部分的巩固练习,或者弄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放在线上,用虚拟工具、手段多次、多角度来完成“实验”,许多课程中类似这样的教学环节,在线上实施的好处是在线下实际操作实验环境中做不到的,例如:可以暂停实验、思考讨论后再进行,可以打破线性时空隧道倒着、跳跃着反复进行操作实验,可以避免有些操作实验的危险确保安全、可以节省实验材料,可以进行改变方式的创新尝试等等。
又如:立体几何讲析过程中,有些“隐藏”的线的画法理解不透时,可以利用构思中的线反复、随机地虚拟去画,辅助学习者的大脑进行思考,可以根据思维随意画辅助线、延长线去解决问题。各种立体几何的转动、拆解、组合便捷而高效,能极大提高单位时空内的容量和质量。类似这一类的增强型虚拟开发,可以拓展到许多方面,涉及到各个层面,很有课程开发的价值。
 再如:思考、撰写论述式作业时,在网上搜集相关的信息,对作业内容给予“你能想到、就能做到”的全方位支撑。还有,宏观的宇宙,微观的量子、纳米,从种子到大树的成长过程的呈现等等,和用虚拟的线上内容可以增强我们许多方面的教学。
 鉴于此,我们把增强型虚拟模式建议安排到所有的教学过程中,它能随时随地支撑所有的课程实施和教学优化。
 增强型虚拟换模式承载的课程类产品有泊来的,我们采取拿来主义,但要拿的恰别好处。有改良的,即对有些课程产品根据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条件加以变更、优化。有自创的,这很重要,有创客、创课的味道,很高品位的。如何分类,用在需要增强的哪些方面,如何更好的去虚拟,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


更新:2021-09-24 08:20:1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