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欣哥聊课】关于施教技能素养的生命因素(下)

作者:张欣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247


 
要想做好生命状态、质量的最佳选择,至少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修行。
 
第一方面,“1+x”的生命架构。这里的“1”,是生命的呈现形式,借用李开复先生“同心圆”说,一个人生命的呈现、生存的支撑、生活的幸福是由一个从里到外的同心圆表现出来的。圆的核心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中圆圈是态度,外圆圈是行为。也就是说,一个人生命、生存、生活的优劣是由价值观→态度→行为来决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客观行为,而一个人的文化肌理都是由这个人对社会的言行举止来呈现的。如果说“1+x”里的“1”是一个人生命状态的呈现形式,那么,“1+x”里的“x”就是一个人生命状态的呈现内容。这里的“x”可以借用“多元智能”理论说,即语言、数理逻缉、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适应等能力,无不给“1+x”里的“1”增添生命的光彩、色彩。一个人的生命,无论您是刻意地追求这一点,还是您“随然、顺然”这一点,其生命状态都是由“1+x”的形式和内容来呈现的。
 
第二方面,“双力”的生存权重。这里说的“双力”是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关注力和影响力。关注力,即对人和事所关心重视的程度。
影响力,即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的能力,或者对人或事物所起作用的能力。当一个人的关注力的广度、深度大大多于影响力时,会给这个人带来无尽的烦恼、焦虑和奔忙。因为,关注力一般是个体没有能力掌握操控、不可驾驭的视野以内所企及和有所思的或人或事或物。而影响力一般是个体有能力掌握操控、可驾驭的能力范围内的或人或事或物。在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中,在影响力一定的条件下,关注力越大,影响力就越小,关注的范围越广,影响的范围就越窄。当一个人的关注力远远大于影响力,再把自己的关注力等同于自己的影响力,这个人就不可能再产生幸福感,对自己生命的认可度就会越低,他们生命的幸福指数会如何?而我们基础教育领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是这样生存着,给自己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甚至可以说是在自寻烦恼。其实,只要稍稍在这方面做一调整,就可以“悠然见南山”,就可以生活在恬淡的桃花园中,自在地耕耘着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是把关注力缩小到和自己的影响力等同、全等的圆中即可,或者稍微地大一圈。
 
我们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就源自于一个人生命过程中的关注力和影响力的权重。如果一个人的影响力大于关注力,主观意愿都在自己掌握、控制和驾驭之中,而且其影响力又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可操作的执行力,这个人生命的幸福指数会如何?会很高,会过得很幸福。活着、生存、生活是不同的人生感受,有时,同样的一种经历和体验,但就活在活着、生存、生活三重天地间,这取决于我们的感受。因为,幸福真的只是一种感觉。
 
一个人的关注力比影响力稍稍“大那么一圈”,会给人“内驱”的动力,况且,二者的广度、深度越大、越深,这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会越大,给这个人带来的幸福指数也会越高。洽当、匹配、权重合理的关注力和影响力,关乎着人的生存状态,这也是施教技能素养中生命因素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
 
这一元素有时就在一念间,可就决定了施教技能素养的品位和质量。
 
第三方面,“三进阶”的生活定位。生命是“大自然”和“天意”赋予您来到了这个世界,无论您愿意还是不愿意、喜欢还是不喜欢,您是无法选择地来到了地球上的某个国家、某种社会、某一家庭,而且自己的爸爸、妈妈在您来到这个的第一时间,是不可选择的。但是,您要牢牢记住,不管怎样,反正您是以一个“宇宙的主宰”者一一人类的一分子,来到了这个世界,是人类大洋中的一滴水,那您就要精心地关注着您自己的生命状态,而自己的生命状态来自于您的生存支撑,而您的生存支撑取决于您的关注力和影响力的权重,取决于您对关注力和影响力的正确认识,取决于您的影响力的广度、深度,而决不取决于您的关注力的广度和深度。还有一项能决定您的生命质量、生存架构、生活幸福的就是“三进阶”的生活定位,即从职业进阶到专业(),从专业()进阶到事业。这种晋升就决定了您的生治定位和生命质量。
 
职业,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专业,即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根据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门。这里的专业,更多的是在从事的专业里的专长、特长,即专长是指专门的学问技能,况且是优秀、特质的专长,即特长。
 
事业,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职业是“养家糊口”的工具和岗位。专业(),是您在所从事的职业中技能素养的高低、优绩。各行各业中都有大国工匠,您在职业中的专业(专长)凸显不出来的话,您在这个职业中就没有份量,而一旦您有了份量以后,能否把职业、专业(专长)上升到事业的层面,是每个人生命的质的突破和不在一个空间层面的飞跃。因为,一旦一个人视生存养家糊口的职业为自己专业(专长)中的事业,又视事业为自己生命的宽度和厚度之时,这个人就处在《道德经》所语中的“大私”之人,达到了忘我的天下为私()的境界。这个人的生命、生存、生活还会停留在锱铢必较的状态之中吗?都会因为职业变专业(专长),专业(专长)变事业,视事业为生命的完全、完美的链条之系统中,看看那些“感动中国”中的边远地域中执教的中小学教师,我们就会感受许多许多。具体到施教技能素养中素养内涵中的生命元养,会给我们教师的施教技能素养带来多少不可想象的变化和能量呢!
   
施教的技能素养,无论是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生命因素等等,我们都不可以小觑。其实,技能和素养,就如同人体中的骨骼和肌肉,骨骼再强硬,缺离了健康的肌肉是无法支撑的,而肌肉是干什么的?是支撑骨骼站立、行走和奔跑的。这也象我们谈及技能就一定要谈及技能本身素养以外的其它素养一样,就是把技能、技能本身素养和以外的其元素养捆绑在一起的缘由。
 
有些事,特别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是不能再莺歌燕舞唱高调的。如果解决不了教师物质财富待遇问题,我们就要真心解决教师精神生活层面的认识问题,但千万不要“唱高调”,而是让教师们真正找到他们“丰衣足食”后的精神追求,给心灵一个“窝”,即一个家,而不是、不致于因为物质财富的尴尬而失去做人的自尊、自信和没有了幸福的人生指数地活在人间。这里需要外界的平等、互尊、和谐,也需要我们教师“心灵”的自信和内心的强大。
 
人,首先是为自己而活着,而自己的影响力和关注力要客观地对待世界上的人或事或物中的一切和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
 
因为,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您就在改变着世界。

更新:2021-08-19 06:00:4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