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第六章 证据 第九十九节、第一00节

作者:陈少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310


  作者简介:陈少毅,汉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高级中学教师,现已退休。

第九十九节 脑电波的证据

根据道子宇宙论中的“电子论”和“光子论”,脑电波是电子的跃迁得到光子和释放光子的电子种类变化的磁震动波,光子的种类很多,完全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信息量。神经细胞上的电子与电子之间靠光子的交换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细胞上的电子数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并不存在电子的得失,只是电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接受和释放了光子,从而完成了信息的传递。脑电波的信息传递频率就是电子释放和接受光子的频率,即电子的跃迁频率,正常的范围在0.5-100Hz,思考问题时频率在8-100Hz。因此脑电波的信息传递是脑神经细胞电子之间光子的传递过程,脑电波的频率变化是电子跃迁的频率变化。因此脑电波并不是脑神经细胞之间电子的传递波频率,而是脑神经细胞之间电子变化的传递波频率,信息的传递是电子中的光子而不是电子本身。电子本身并没有传递,只是电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光子的得失,是光子的传递,脑电波是脑神经细胞之间电子的变化传递波,是磁波,并不是电波。

因此,脑电波的频率变化是道子宇宙论中的“电子论”和“光子论”的有力证据。

第一00 人脑天眼的证据

中华民族几千的文化历史,人脑天眼的存在已成不争的事实,根据道子宇宙论中的“电子论”和“光子论”,人脑的天眼,是人脑内的松果体,人脑内的松果体已经退化,只有个别人在保留,通过后天训练也能形成。很多动物具有发达的天眼也叫第三只眼,人在进化的过程中仍然保留着退化的第三只眼,人脑的天眼开通的人不用眼睛可以感受外界的影像,天眼与人眼一样也是感受光波,在人脑中形成影像。人脑的松果体能够接受外界的光子磁波动,在人脑中形成物象,人在三岁以前还具有这个功能,后来逐渐退化了,只有个别人能够保存,很多动物都有这个功能。另外也有个别成人经过训练也可以恢复脑垂体的这一功能。天眼的存在为道子宇宙论中的“电子论”和“光子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更新:2021-01-04 06:44:5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