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道子宇宙论的自然哲学原理(2)

作者:陈少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803

——老子的“道”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作者简介:陈少毅,汉族。1962年5月4日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教高级职称,高级中学教师,现已退休。

第一章 物理学的疑惑

物理 你怎么了?幽灵管理着原子,意识决定着物质,物质可以凭空出现,也可以凭空消失,统计和概率也能决定物质。一个又死又活的猫,不确定性被确定,上帝也掷骰子了,物理好像变成了摇奖机器。能用就是真理,拼凑也能成为理论。瓦特的茶壶、牛顿的苹果、凯库勒的蛇等等神话满天飞,哲学被抛弃了,因果被践踏了,意识决定物质。世界大战打了两回,可是物理世界大战打了无数次,物理学家们该坐下来想想了,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物理学的理论与实验。

第一节、地球磁场学说

一、永磁体学说

永磁体学说是最早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永磁体,由这永磁体产生地球磁场。这是一个永磁场的假说。

疑点: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发现磁石的物理特性,就是当磁石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地球的内部远远超过这个温度。也不能解释磁极倒转。

二、内部电流学说

内部电流学说认为地球内部存在巨大的电流,形成巨大电磁体产生地球磁场,但是既未观测到这种巨大电流,而且巨大电流也会很快衰减,不会长期存在。

疑点:宇宙中的物质正负电荷都是平衡的,地球的内部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的电流流动,也不能解释磁极倒转。

三、电荷旋转学说

电荷旋转学说认为地球表面和内部分别分布着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电荷,由地球自转而形成闭合电流,由此电流产生磁场,但这学说缺乏理论和实验基础。

疑点:电荷符号相反、数量相等的电荷在地球的内部不可能形成那么大的电流流动,正负电荷一起运动也不可能形成电流,也不能解释磁极倒转。

四、压电效应学说

压电效应学说认为在地球内部物质在超高压力下使物质中的电荷分离,电子在这样的电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和磁场。但理论计算出这样的磁场仅有地磁场的约千分之一。

疑点:在超高压力下只能使正负电荷结合而不能使物质中的电荷分离,更不可能形成那么大的电流流动,也不能解释磁极倒转。

五、旋磁效应学说

旋磁效应学说认为地球内的强磁物质旋转可以产生地球磁场,但这种旋磁效应产生的磁场只有地球磁场的大约千亿分之一。

疑点:学说本身就不能自圆其说。

六、温差电效应学说

温差电效应学说认为地球内部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使熔融物质发生连续的不均匀对流,这样产生温差电动势和电流,由此电流产生地球磁场,但理论估计也同地球磁场不符合。

疑点:有热量就能使产生熔融物质发生连续的不均匀对流?动力何来,学说本身就不能自圆其说。

七、发电机学说

发电机学说认为是地球内部的导电液体在流动时产生稳恒的电流,由这电流产生地球磁场。

疑点:导电液体的流动就能产生稳恒的电流,那发电不就是件很简单的事了吗?可是导电液体正负电荷是平衡的。

八、旋转体效应学说

旋转体效应学说是根据少数天体观测得到的经验规律,认为具有角动量的旋转物体都会产生磁矩,因而产生磁场。这一学说需要使用一无科学根据的常数,5年后又被提出这一学说的科学家根据精密的实验结果加以否定了。

疑点:学说本身就不能自圆其说。

九、磁力线扭结学说

磁力线扭结学说认为在地球磁场磁力线的张力特性和地核的较差自转,会使原始微弱的地球磁场放大,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疑点:扭结可以放大那原来的磁场从哪里来的?

十、霍尔效应学说

霍尔效应学说认为在地球内部由于温度不均匀产生的温差电流和原始微弱磁场的同时使用下,会由霍尔效应产生霍尔电动势和霍尔电流,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疑点:原始微弱磁场哪里来的?温度不均匀能产生如此大的电流吗?温差是从地心向外的方向,要形成电流也是一个从地心到地壳的电流,现在需要形成的电磁场应该是一个绕地心旋转的电流。

十一、电磁感应学说

电磁感应学说认为由太阳的强烈磁活动通过带电粒子的太阳风到达地球后,会通过地球内部的电磁感应和整流作用产生地球内部的电流,由此产生地球磁场。

疑点:地球磁场在抗击太阳磁暴,不可能是太阳的作用,如果是太阳形成的就和太阳是一个磁场了,怎么会抗击太阳磁暴呢?

综上所有理论没有一个能够完美解释地球磁场的理论。


更新:2020-09-16 06:22:1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