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底河畔师生情
僧应卫,男,灵宝市川口乡横渠村人,笔名“闪光送亮”,灵宝市作协会员。
五月的阳光虽说不是很热,可是在二十一号的这天却弥漫着烤人的热气,下午,在知行老师的引荐下,我有幸见到了《枫叶教育网》的杨丰烈老师。
他中等身材,微胖的身体给人一幅祥和的印象,虽然我们是在网络上相识,但一见面,好似故交一样,话语投机,无拘无束,没有一点生疏的感觉。
我们是在知行老师的私企厂办公室见面的,虽然他是从教的(已退休,现任郑州市某教研处),彼此素未谋面,但我们的相识还是从他创办的《枫叶教育网》上相知的。
知行老师侍我们如贵宾一样,冲茶倒水,问候不断,亲热的那股势头好似潮水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推波助澜,待我与闺蜜(僧世波)、电视台伍勤鹏老师,杨丰烈老师等落座后,知行老师给我们一一端茶倒水,稍刻,我起身问杨老师好,感谢他百忙之中腾出宝贵的时间专程来到灞底河畔看望我们由知行老师发起的一群川口文化人,接着杨老师问起我们平常都做啥,现在地少了,以什么为营生,当听到我在做凉粉这一行当时,他又不厌其烦地与我谈起了生意上的商机,如何开发与利用,又特別提到了他曾经写过的“一生凉粉”这篇文章,他说:“做生意,要城信,要以质量求生存,要想办法把生意做活。”随后我们又商讨了一些如何销售,打开市场知名度的方法等。
在我们谈话的当口,陆续又来了“中国龙”(贾赞顺)、"黄河艄公"(石跃强)、“李XX"(李学习)等三位老师,看到他们的到来,杨老师起身与之一一相见,寒暄过后,我们又提到了登录《枫叶教育网》等一系列的电脑上的问题,杨老师说这好办,我现在就给你们说说,于是在知行老师的电脑室边一边给我们讲解,一边示范,给我们又上了一堂名幅其实的电脑课,使我几人的脑海中充实了网铬世界的又一秘密,随后,知行老师提仪,我们又小聚"微山湖渔庄",在少桓老师的沟通下,会生兄又如约而止,人未到,声传耳,原来他与杨丰烈老师不但相识,而且还是同班同学。
为了欢迎众位的到来,知行老师又拿出了珍藏的绍兴名酒《女儿红》,并说:“今天,共饮《女儿红》,探讨灞川韵”。席间,互相问候,推杯换盏,你言我意,都是关于写作方面的问题及我们川口的人文古事。期间杨老师又鼓励我们,不要看自己的出身,要做一个有文化、讲道德的新型农人,他又说:“读书是育己,教书是育人,写书是育世,知道咱们川口有一文化群,你们要好好写,把咱川口的大好文化书写出来”。接着,杨老师又为在座的一一敬酒,为能与这么多的川口人同聚一桌而高兴,酒逢知已千杯少,不觉间,己然西阳夕下,相逄总有相分时,临別之时,我们又与杨丰烈老师合影留念,背景又恰是育英幼儿园那一排高大的楼房,仿佛在诉说着师生间谈不完的话语,期待着我们再次的相聚。
五月二十六日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