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晨诵,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
改变,是从改变一个老师的一点一滴开始。
改变了一个老师,于是,改变一间教室,改变一个个学生,改变一个个学生父母……
改变了一个老师,于是,老师的家人改变了,老师的家庭改变了,老师的同事改变了,老师的单位改变了……
世界就这样被改变。幸福就这样被创造。
非常喜欢梭罗的《瓦尔登湖》里的这句话: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
回想这些年,初识教育在线,跟着毛虫与蝴蝶团队,研发晨诵课程;加入新教育网络培训群,成为种子教师,精心研磨晨诵课程;收听朱永新老师的新父母晨诵,学习网师学院的每日一诗,觉得每一个早晨都比往日清亮明丽起来,不禁想套用这句话,表达内心最纯真的感动:每一次晨诵,都是一个愉快的邀请。
尤其是走进新教育实验项目培训群后,我们这些冬季种子教师参加了密集式的培训,使我课程设置有了前所未有的思考。之后的一年多里,我承担过中段组长,升级为春季种子,成为了网师学员,参加了新教育萧山年会和北京种子教师培训,和孩子们一起实践着儿童课程,辛苦着,收获着,现在回头想想,这一路,步步都有诗。
一、一首诗,和一个变化着的我
06年暑假,在苏州,我与新教育结缘,与一些充满着教育激情与理想的老师结缘,也从此与童书、童诗结缘。那时候,我们最喜欢谈的一首诗是谢尔·希尔弗斯坦的《总得有人去》: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
这首诗,不断地被我们提起,让我们认识到,我们也可以改变世界。而我,曾经就是诗中那只爱抱怨的八哥,抱怨着工作太累,抱怨着待遇不公,抱怨着接的班级生源差,弄得自己整天像个怨妇似的。这首诗却似一盏明灯,使我眼前这个原本黑暗的世界豁然开朗起来。
苏州回来后,我的心态变化了,工作方式改变了,少了许多无聊又无为的愤世嫉俗,多了几分踏实又创新的工作激情。在默默的工作中,我悄悄改变着自己,也改变着这个世界小小的一部分。我和孩子一起谈童书读童诗,我给家长们写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我与同事们共享教育的乐趣。渐渐的,孩子们越来越懂事聪慧了,家长越来越信任我依赖我,同事们也悄悄加入我们的行列中来了。今天再读这首诗时,觉得自己由一只爱抱怨的八哥升级为一个擦星星的人,这样的感觉真妙!
二、一首诗,和一群高产的诗人
总是从早晨出发,我们一起读诗诵诗,议诗画诗,不知不觉中,有一些孩子不但爱上读诗的感觉,甚至还迷上了写诗。贾尼·罗大里的《开满鲜花的头》 在某一天,成了大家的最爱。
那天教学童诗的时候,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前一天傍晚把诗篇抄在黑板的左边,而是等孩子到齐后,在黑板上写下第一行诗:如果头上不长头发。我刚写完,还没提问呢,孩子已经嘻笑开了:“如果头上不长头发?哈哈……”
如果头上不长头发,你希望长什么呢?大概是从没碰到过这么好玩的问题吧,可把孩子们乐坏了,他们边笑边回答:
“我希望长风筝”机灵鬼杰站起来吐了吐舌头。
“富有童趣。”我不忘表扬他一句。
“也许会长皮球。”欢盼说完,下面已经笑作一团了,有人已经笑得都要钻桌底了。
“行呀,你想长什么就长什么。”我及时地鼓励。
孩子们想象力就是丰富,回答更加五花八门了,也更加有意思了。
有长花草树的,有长虫鱼鸟的,天那,还有长录音机、小精灵什么的,只差长火箭导弹的了,呵呵。
我把孩子的发言,写在黑板的右边。然后,又在左边写了第二行诗:“种满鲜花该是怎样的景象?”
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
就这么一句句猜测与讨论,孩子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晨诵课就是这样好玩。
该是让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指着右边的板书,问孩子们,“如果头上不长头发,长水果、长鸟窝、长皮球……也非常有意思,你也能写出好玩的诗吗?”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我把它作为今天的日记让孩子们回家去完成。
从第二天收上来的诗作看,孩子们对这样的仿写非常感兴趣,有些孩子诗性大发,一连作上好几首呢,特别是有个叫章丁娜的女孩,连作七首。事后她告诉我:她写得停不下来了,那些诗好像早就储存在她的大脑里,灵感涌动时,一发而不可收。
随后的几天里,孩子们更是天天大诗小诗不断,一个个成了高产诗人。姚冰洁从开始晨诵金子美铃的诗歌以来,就开始悄悄地仿写诗歌,短短一个学期里写了五十多首诗。
我想,每个孩子天生就是一首诗吧,许多的时候,孩子的诗意表现为隐性的,就连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如果在合适的时候,有一个老师,有一部作品,为他点灯……
三、一首诗,和一个教育的难题
诗歌,有时候可以用来玩,有时候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那一天,窗外春雨沙沙,室内诗香飘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们办公室,不光是我,同事余老师也被美国诗人狄金森迷住了,进进出出把那首《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挂在口上。
向她推荐这首诗,有一个小小的故事。那天早上,她在批阅学生日记时,发现一个孩子用一首诗来发泄她对这个班级、这个世界的不满。原来,这个孩子与班上另一女生产生了矛盾,余老师昨天对她进行了劝导和教育,她却把仇恨的情绪深种,并且以“暴力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连用几个“如果”,句句让人感觉她是一个复仇女魔,恨不得铲平这个世界,最后一句是:“如果我是一只猛虎,我就要活吞所有的生命。”
余老师感到了昨天谈话的失败,感到了教育的无奈,不知道该如何在孩子的诗后落笔。于是,我向她推荐了这首诗:“她用几个‘如果’,我们就还给她几个‘如果’,你看如果?”我缓缓地背诵起来: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我就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
平息一种酸辛
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
重新回到巢中
我就不虚此生
余老师一听就喜欢上了,工工整整地抄在孩子的日记本上和自己的摘记本上,然后一遍又一遍地诵读起来,甚至连上洗手间时也在默默地记诵,被我们善意地笑话。
我不知道这首诗对那个写“暴力诗”的女孩是否有一点点触动,但我知道,我的身边的老师中多了一个疯狂的“金丝”。
四、一首诗,和一个孩子的生日
很多时候,我喜欢选择一首诗歌,稍作改编,作为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孩子。这一天,这首诗就属于他,印记在他的生命里。
有一段时间,过生日的孩子特别多,陈昊、文青、傅立、姝屹,一个接着一个,我每天都在为这些孩子找适合他们的诗歌,唯有陈昊这个孩子,我不知道能为他送上什么诗。
悄悄地问过几个同学,让他们说说陈昊的优点,可是人人都说陈昊没有优点,缺点到是能倒出一箩筐来。
确实是这样的,陈昊个特殊的孩子,学习成绩相当差,每门功课,每次考试基本上接近个位数;语言表达能力极差,甚至班中有不少同学一直认为他是不会说话的,跟哑巴没什么两样;脾气还特别倔,若是有人言语或行动上冲撞了他,他会红起眼,抡起拳,和你没完没了。
久而久之,大多数同学们跟他越来越远,私下里谈起他,多的也只是鄙视他,唾弃他。我常常有心帮他一把,明言暗语地告诫班上的孩子们,要多关心他,要试着去了解他,孩子们到也懂事,至少这一年多来,也有些孩子能和他一起玩了,有段时间,还常见他和同学们下棋呢。但是,要数出他的优点来,还真是有些困难。
可是在读到他的轮流日记时,我才了解到陈昊不为人知的一面:他在家里最喜欢玩电脑游戏,为此什么事都答应去做。有一天,陈昊妈妈的电话欠费停机了,想让他儿子去电信营业厅充话费。一向胆小得不敢与别人交流的陈昊起先很不情愿,听说充完话费可以玩半小时电脑,他就骑着自行车去了营业厅。
我要把这件事借陈昊的生日,大张旗鼓地宣传,让孩子们更全面去了解陈昊,理解陈昊。
我为陈昊选择了金子美铃的《星星和蒲公英》:“……虽然我们看不见,但他们存在着,有些事物看不见,但存在着……”
陈昊的生日说到就到了,我大肆表扬陈昊,表扬他的轮流日记写得棒极了,并作为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当我读到他去营业所交话费,大家也都表示惊叹。我对孩子们说:“陈昊就是诗中白天的星星呀,就是散落的蒲公英呀,他有些优点我们看不到,他却存在着。请大家再找找陈昊的优点吧,细心的同学一定可以找到。”
于是,晔涛说,陈昊下象棋很棒;承雨说,陈昊主动帮他们抬餐具;我说,陈昊这次交的日记不但文通理顺,而且字也写得特别好。我用手机相机拍下他的作业,展示给孩子们看。然后,我们一起读改编后的诗,一起唱生日快乐歌。陈昊越发开心了。晚上,陈昊妈妈打电话来,一个劲儿地感谢老师,感谢同学……
陈昊的生日过去了,这一天,写进他和孩子们生命里不只是快乐吧!
五、一组诗,和一次野外亲子游
因为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教师担责问题,没有老师敢组织校外亲子活动。
缘识新教育后,看到常丽华老师常常华丽丽地带孩子们野外活动,有心生羡慕过,但只停留在羡慕的份上,还不敢行动过。
成为种子教师后,见萤火虫义工们把线下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我的心也勃勃地萌发起来。
终于,在家长们的支持下,我做了第一次“红了樱桃”亲子活动:以诗歌入手,先在教室里诵读了为期一周的樱桃诗词,然后在周末,和家长们带着孩子摘樱桃,品樱桃,诵樱桃。那一天,我们成了樱桃园地里最亮丽的风景线。周一返校后,重读樱桃诗,重温亲子游!那种幸福和快乐简直无法言表。
这次活动非常成功,深受家长孩子的喜欢。
之后,我们组织过多次亲子活动——中秋节赏月烧烤,清明节“清明馃,亲子情”……当然,每一次活动,我们都不忘跟晨诵诗相结合,使活动效益最大化。
六、一首诗,和一条走不完的路
有一次家长会,当时,别的班都是以晚上时间家长自愿到校与老师交流的形式开展,我向校长申请,准许我用一个下午和家长孩子一起开一个诗歌朗诵兼家长会,校长同意了。
在诵读会上,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一首或几句最切合他生命的诗句,会议结束后,家长会纷纷表示,这是最有意义的家长会,希望多开这样的家长会。
其实平时在给家长的每周一信里,我也常常通过用分享诗歌的形式来展开交流,开展活动,比如用谢尔的《频道》来启动“让童书战胜电视”的活动,效果就非常好。用金子美铃的《这条路》来邀请他们进行亲子共读活动,也很能打动他们。
加入种子计划的一年多来,我和孩子们在晨诵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精彩,期待着其他课程也越做越完美。这个学期里,我们沉浸在古色古香的、美仑美奂的农历课程里,刚刚还在全校师生面前诵读了《桃花源记》,表演了童话剧《丑小鸭》,受到一致好评。
教育这条路上,一定会有更多更完美的课程花园吧!大伙儿一起去吧,我们去走这条路。
作者:黄芳(网名:凉月如眉)新网师学员 新教育春季种子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