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腊月
作者简介 张文康,号闲人,供职于灵宝市烟草局。性率真,喜逸闻趣事。偶有小作博诸君一笑。
儿时的腊月,年味最浓。那时,虽出产少,但过年还是比较讲究的。进了腊月,孩子萦记着过年,大人忙着作难。家家户户都要为过年做准备,杀猪磨面,赶集办年货成了那时人家的要紧事。
天还不太明,父母亲便起了床拾掇赶集的营生。头天晚上,大人油灯下商量着进城的事,大意是卖了棉花、芝麻,置办一些煮染穿戴和锅碗瓢盆。我一听,机会来了,明天可由着性子疯玩了。我要报仇,前一次上村的哑巴赢了我二十几个三角,还有下湾的憨娃一点儿都不憨,竟然使奸耍滑,讹了我六个玻璃球儿。明天我要找我老伙儿,伙住妖儿把他们赢惨,好歹出了这口恶气,想着想着就进入了梦乡。收拾停当了,母亲叫醒我,一一交代我:“锅里馏有馍,晌午回来灶膛里添把火热一热,酸滚水碗调好了放在案板上,你弄着吃。晚上放学,大人没回来,囤沿碗里有玉谷,把鸡喂一下,还要当心邻居家的鸡抢食吃,你可记住了?”“记住了”,我应了一声,心里催着父母赶紧走。
早上上学,也没听见老师讲什么。正是教育闹革命的年代,教学有一搭没一搭地,课间里几个玩伴已商量好,下午自习课带上“装备”后沟大场里决雌雄。到了约定时间,该来的不该来的都来了,立马拉开架势捉对儿“厮杀”开了……天不作美,后半晌起了风,“嗖嗖”地直往大裤筒里钻,揦得人骨头疼,可这又有什么呢?一个个心头冒着汗,手上的活儿一点都不走样。并三角的“翻、送、砍、削”,一招一式精准如有神助。“蹦蛋儿”更是个技术活,手艺高的丈八距离手起球飞,啪啪作响,百发百中。就这样输来赢去地疯玩着,一个个身上沾满了土,吸溜着清鼻涕,皴裂的手背乍满血口又摁上溏土面儿……玩呀玩,大人交代的事早抹到瓢背后了,天擦黑了才想起回家。一路小跑,到了大门口,拍“干净”身上灰土,定了定神,蹑手蹑脚往里走,推开大门,迅速扫了一眼,架子车不在,“嘘——”出了一口长气——大人还没回来!赶紧把“战利品”寻个藏身之地。藏哪里呢?悬窑里太高,取着不方便。狗窝里?不行!容易被人发现。鸡嬎蛋窝里?似乎也不安全。鞋窑里也不能藏——弟弟经常在这里找哥哥的宝贝。藏哪里呢?真急死人,大人马上要回来了。有了,我一眼瞥见下院邻居的烟囱。这家不经常有人,就藏在他的烟洞里。于是,迅速扯把柴草爬上去,用柴草塞住底,把“赃物”藏了进去。哈哈,这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做完这一切,猛想起喂鸡的事,趴在鸡窑一看,鸡都上了架归了窝,喂是喂不成了,于是,把喂鸡的玉米倒进囤里,准备打马虎眼。正踅摸着不知干什么,大人回来了。母亲进门先问鸡喂了吗,我慨然答道:喂了。于是看见母亲往鸡窝走,心里立刻发了毛,母亲这是要验明正身!果不其然,母亲捞住几只鸡,脖子下捏一捏,便大声呵责:“玉谷喂哪了?鸡嗉子扁扁的!什么事都指靠不上,过年你就别打算穿和戴了。”回头又不见了玉米籽儿,“玉谷呢?”我嗫嚅道:“倒囤里啦”“那是瘪瘪芊儿,又混囤里了,真真不叫人省心”。母亲叹口气,便开始烧火做饭了,数落也一直没有停息。我不敢回话,暗自佩服母亲手段老辣。说一次谎还叫她老人家戳破了机关,不怪事不机密,实是谎话难圆。至于烟洞里的宝贝,下场更是离奇,还没有等我挪窝,那家人就开始生火蒸馍了,发现灶膛里回烟,爬高一看,原来烟洞里有“故事”。碰上邻居爸是个暴脾气,他的小子又是捅娄子的“惯犯”,不由分说被抓住就打,我眼巴巴看着一沓三角化为灰烬,肠子都悔青了。那些玻璃球滚进了灶膛,终究为邻居小子所得,也算是代人受过的补偿。三十年后,发小们一起闲谝,说起当年的事,邻居娃哈哈一笑:“当时就知道是你搞的鬼,只是贪念那几个玻璃蛋,也不差多挨一次打”。唉,真君子也。
腊月里的这一场事,先后吃了两次亏,最终鸡飞蛋打,教训实在深刻,也因之影响着我一生谨小慎微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干过那些“不冒烟”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