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故县镇高柏村的来历—巫师、伯高与《黄帝内经》

作者:李效民 来源:灵宝原创 点击:3180

 作者简介


李效民,男,汉族,笔名山民,中华辞赋社会员。灵宝市焦村镇西册村人,曾任市委督察室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市档案局局长等职。

工作之余写下大量诗歌、散文和游记,出版了《话说灵宝》专著,以大量的篇幅和证据,为“华族核心在灵宝”和最早的中国在灵宝、陕县、卢氏一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学者专家的肯定。用诗斌的形式写下了《史证灵宝见》,《可爱的灵宝》、《故乡之恋》等作品,并举办了专场《李效民诗歌作品颂读会》。其中《当我们唱起国歌的时候》被收录到《中国当代诗歌集》,荣获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和国成立60年国庆征文全国特等奖;《想起小时候》获感动中国词曲选拔组委会全国原创歌曲大赛银奖;《酒神赋》获得“茅台杯”海内外征文优秀奖。

 

 

 

巫师、伯高与《黄帝内经》

 

从浩瀚的中华典籍中不难发现,我国古代先民们曾把科学技术发明看成是崇高神圣的事业。黄帝时代主要表现在农业、制陶、纺织、建筑、交通、天文、数学及医学等方面。尤其是在医学方面,创造了举世闻名、博大精深的中医。

古代传说中的炎帝、黄帝,还有炎黄时代的英雄个个都是天生异禀、可以通鬼神的人物,实际上都兼有巫师和部落首领双重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讲,巫师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政治的统摄力,没有它,我们将无法理解人类是如何从蒙昧跨入文明的。中医来源于神医,神医就是通灵的巫医。灵字,老写为“靈”,下半边就是“巫”, 医字老写为“毉”,下边也是巫。向我们透露出作为部落首领和治病救人的医生最初就是巫师。巫师佩玉为宝(寶),用来避邪,既是一种礼器,也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标志。礼记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诗经》讲“佩玉将将,寿考不忘!”可见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奇怪而神秘的作用。他们一方面苦苦祈求神灵的庇佑,一方面也执着地寻找对抗疾病与死亡的办法。用符咒、驱神、祈祷等方式结合药物、手术等为人治病,对后世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黄帝内经》的诞生,正是人们在这两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努力的结果,是一部集前人哲学、医学、民族智慧、情感灵魂的生命巨著,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黄帝内经》是以黄帝与岐伯、伯高等医臣的对话方式写成的。《内经》的经络理论指导中医诊断、治疗、预防,而且是针灸学的灵魂,与伯高有关。它的理论基础、指导理论的思想,是阴阳理论。以五行的思想讲心、肝、脾、肺、肾,它可以配上五行。比如说心火、肾水、肺金、肝木、脾土等等,这样一配,五行本身又体现了一种阴阳的思想,其对立、制约、互根、依存、互用、消长、平衡、转化、升降、出入、标本、表里、虚实、寒热等理性思辨的精彩学说,是中国哲学思想中最为闪光的一章。

王大有先生在其著作《三皇五帝时代》中说,黄帝来往于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山之间,寻医学道。往豫州临汝密县访广成子,又西行岐山,问岐伯医学大法。回途中收方雷氏雷公为徒。至华山清水之东肇山,问伯高气血运行医理。请伯高居阳平之西柏高寨,即今故县。学少俞少师决脉结筋起死回生之术,学华盖童子健身术。铜鼎的发明,也与伯高有关。鼎原本是煮食物和熬中草药的三足砂锅。铜器的发明与应用,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它将人类推进到了文明时代。《管子·轻重》载黄帝与伯高的对话道:“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上有赭石者,下有铁。”这些矿物,灵宝都有。用金、铜、铁、锡铸鼎,制造生产生活工具以及武器,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以及医疗保健。伯高又叫柏高,不但精通中医理论,而且懂得采矿之事和祭祀山神礼仪,后来黄帝升天成仙后,伯高也飞升成仙,侍立在黄帝身旁。在汉语中,“伯”和“柏”同音,都可读“bo”或“bai”,因此,今故县的高柏寨实为柏(伯)高寨,它是对黄帝和伯高大师的最好纪念,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发源地,中医由此传遍神州。以《黄帝内经》为纲领的中医学,支撑了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数千年的医疗和保健,迄今还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新:2016-12-19 05:23:2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