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老师,再让我叫您一声爸爸

作者:温春明 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河南站 点击:2061

 

作者简介
温春明,现任山西省兴县交楼申小学校长。有大量作品曾发表于《山西省学习报 教育周刊》《吕梁教育》《兴县报》《新兴县》和兴县新闻网等。
从教二十余年了,回想我的从教历程,一幕幕往事仿佛发生在昨天。 “爸爸,爸爸……”“老师,高小岩,又说胡话了。”一个女生报告。我感觉有点不对劲,走到高小岩桌前,伸手一摸,呀,老烫呀,我二话没说,背起高小岩,一路小跑,几公里的公路,终于气喘吁吁地到了乡镇卫生院,诊断是急性肺炎。等高小岩的爷爷奶奶的赶到,已经输上液了。医生说幸好早到了几分钟,再迟就有危险了。“老师,这可怎么感谢您呢,要不是您,我们小岩就没命了。”爷爷说。唉,这些留守儿童太可怜了。
总是缺少父爱和母爱。“爸爸……”高小岩又叫了,孩子,这是你们老师,不是你爸爸。他伸出小手乱摸,我赶紧抓住他的小手,小岩安静了许多。“老师,你回去吧,还有那么多学生。”两位老人说。我看过了危险期,回学校上课去了。我好不放心呀,两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等到一放学,我又匆忙赶到了医院,小岩已经苏醒了。“老师,对不起,我昏迷中,以为您是我爸爸,我想我爸爸。”“孩子,醒了就好,没关系的。”孩子好了,我也放心了。教师节这一天,我收到了小岩的礼物。纸鹤上写着:“老师,再让我叫您一声爸爸”。我也希望孩子再喊我一声“爸爸”呀,这是责任、爱心,更是回报和欣慰。对这些留守儿童以及所有的学生,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有“爸爸一样的爱心”,“父亲一样的责任”。
一种执着,一份坚守,扎根农村教育岗位,关爱学生,给留守儿童一份关爱,我们山村教师责无旁贷。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从教历程中的一段真实经历,这也是我从教二十余年来,尤其作为一名乡镇农村的教育工作者身边经常发生的。这些年来,我对农村教育工作产生了一种思考,“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了农村教育工作中日显严重的问题,我写这些文字更希望广大社会爱心人士能够给“留守儿童”一些关爱。当然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留守儿童”问题,我对教育工作更产生了一种新的体会,我渐渐觉得三尺讲台就是我的依托,或许人活一辈子都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参与其中,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施爱于人,这不也是一种有意义的人生吗?三十年前,我喜欢上了站在三尺讲台上展现我的风采、我依然决然的放弃了在大城市发展,毕业以后,我回到了家乡,我开始了用一根粉笔来书写我情怀的人生,我喜欢去跟每一个纯真的孩子们在一起,他们活泼、他们可爱、他们对知识又充满了渴望、他们向着未来眺望,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引导,能让他们了解到山外的世界。
“老师、让我再叫你一声爸爸”,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这是学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爱的回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希望希望广大教育同仁能够承担起 “孩子、再叫我一声爸爸”的责任,我更呼吁广大教育同仁敢于去承担起这一份责任,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够得到如家的温馨。作为一名党员,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演绎自己别样的人生追求,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的为“留守儿童”们打造一个舒适成长的乐园,把我们更多的关爱集聚去营造学生们需要的“爱”之坏境,把“孩子、再叫我一身爸爸”与“老师,让我再叫你一声爸爸”交融、结合,去参透到我们的校园。“树立兴县情怀,担当家园责任”,作为一名乡镇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关爱每一位山村留守儿童,积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这也是我应有的一种家园情怀和应该承担的一种家园责任。执着坚守,抉择无悔,让我们携手共进,去托起我们家园的“教育梦”。时光匆匆而去,多少个花开花落,“老师,再让我叫您一声爸爸”依然在我心间回荡.......
更新:2016-11-09 03:46:5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