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七旬老人舞台梦

作者:董建芳 来源:灵宝原创 点击:1849

——记灵宝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夕阳红合唱团团长常育贤

作者简介

董建芳,三门峡市作家协会理事,灵宝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从事广电新闻媒体编辑十多年来在国家、省、市获奖作品达三十多件。近几年注重文学写作方面,倾向于报刊杂志,在《时代周刊》、《河南日报》、《三门峡日报》、《洛神》等杂志发表作品。

 

  

人生文武难以双全。这句话对于灵宝市原实验小学校长常育贤来说变成实现指日可待。9月28日上午,在老干部活动中心礼堂,“庆国庆,迎重阳”文艺演出正在进行,付有磁性的男声“……蔚蓝是天的梦 幸福是百姓梦……”吸引了台下数百名观众。

男声就是常育贤,今年75岁,是灵宝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合唱团团长。退休十六年的他,走进灵宝市夕阳红合唱团掐指算来整整十八个年头了。从1999年到今天,十八年的风风雨雨都刻在老校长记忆的脑海里。当谈起最初走进夕阳红合唱团的时候,常育贤说:“我总感觉想学的东西学不完,想做的事情做不完。”

吹、拉、弹、唱,十八般武艺几乎齐全的常育贤,他的人生路至始至终从没停止过学习。退休后,常育贤每天穿梭在焦村镇的南安头村和灵宝市北区的老干部活动中心之间,风雨无阻,伴随他的是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和一件穿了十多年看不出底色的夹克衫。            

 常校长也有他的梦想、他的追求、他的愿望,就是把合唱团的113人从学唱到合唱再到文工团的正式演出。歌曲:《前进吧!中国共产党》、《光荣与梦想》、《共筑中国梦》等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新歌老歌央视红歌,都是他们练习演唱的最佳选择。

 文工团的老干部年龄大了,打印的歌谱看不清怎么办?!常育贤就用最古老的办法刻字印刷曲谱发给大家;老干局没有活动经费、没有一件像样的乐器,他就从每月的退休工资里节省一千两千块钱自己贴补自己买。扬琴、笛子、鼓、板胡、梆子、琵琶,老干部活动中心墙上挂的、地上放的、桌上摆的,都是常育贤自掏腰包买的。演唱京剧《夜深沉》,没有京胡不行啊!“需要就添呗!”在这上面,常育贤从来没有节省过一笔钱。

人常说:干到老,学到老。常育贤做到了。他不但精通各种乐器还学习五种以上的戏曲,而且不停地拜师学习板胡、琵琶,唱各种剧种的戏。

自从成立老干部文工团后,每年的大型演出都在六场以上,场场主持词、朗诵词都是常育贤一手完成。他淳朴浑厚的男高音领唱更是气势如虹压倒群芳。无论是在体育场、文化广场、三仙鹤、敬老院或者在朱阳山红色根据地,哪里需要歌声、哪里需要精神食粮他们的歌声就到哪里。说到这儿,在教育战线干了一辈子的常育贤感慨万千:“夕阳红文工团所走过的路不容易,可是不经风雨,哪有彩虹?!”

 2005年,那是抗战60周年的时候,已经退休回乡下居住的常育贤接到任务,灵宝市老干部合唱团将代表三门峡参加省里的大合唱。

三伏天,酷暑难耐,常校长看着大家一个个沮丧的表情,他和老姐们、老哥们坐下来好好地摆扯起来:“谁参加过省里的表演?!咱代表的可是灵宝七十多万人、三门峡的200多万人到省里登台演出,参加这样的比赛是咱祖辈的荣幸。”那一次,合唱团苦苦练习了四十多天,夺回了银奖。

2009年,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省里组织离退休干部“庆国庆”大合唱,那是唱的最好的一次,灵宝市老干部合唱团竟然捧回了一枚金奖;2011年,三门峡又要到省里参加建党九十周年文艺汇演,这次由李高民带队编排的情景剧——《红色记忆》演出人员不够,咋办?常校长站出来说:“我去,咱不上,谁上?”于是,他背上挎包到三门峡排练一去就是三十二天。实实在在的野外训练,超强度的排练动作对于七十岁出头的常育贤来说的确是一种难以承受的考验。但是,常育贤没有打退堂鼓、没有叫苦,而是拼出洪荒之力再次从省里抱回一枚特别有分量的最高奖项——金奖。

老有所为为中乐,发挥余热热中悦。如今,老干部文工团每次演出,领唱、朗诵的都是他,大家说:“常校长领唱带劲儿!”常育贤却说:“我一天不来合唱团我嗓子痒痒。”

          

更新:2016-10-05 06:06:4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