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作者简介
康随富,修武县方庄矿学校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河南省第二批教科研专家库成员。 国家级与省级课题主持人。发表诗文多篇。
题记: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清)倪瑞璿 ,母爱是一条长长的路。无论你走到哪里,她都伴你延伸、顺畅。那悠悠的牵挂,那谆谆的叮咛,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其实孩儿早想把这份思念倾注于笔端,可一是文字功带底欠缺,写不出那份深沉的母爱,二怕触及内心深处的疼痛,彻夜难眠。唯有把深深的思念埋藏于心间。
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她会指引我、照亮我,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母爱是明澈的山泉,洁净而碧澈。母爱是盎然的绿洲,芳菲而宜人,母爱是雄伟的山脉,高大而伟岸,母爱是无垠的大海,博大而精深。母爱是体贴、慰藉、宽容、理解、善良、慈祥的源泉。母爱是人世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
在岁月的长河里,记忆中曾经储藏了许许多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随风而去,有的依稀可辨。岁月可以风干记忆,抚慰伤痛,可唯一挥之不去的是母亲的形象,母亲,是我们脑海深处的一根琴弦,虽然母亲辞世已经二十多年了,可他一刻都没有离开我,她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她在我心中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不会被时光流水所涤退。母亲是一位伟大而平凡的女性,个子不高,眉目清秀,面容姣好,性情温和,心地善良,勤劳朴实,勇敢坚强。母亲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人,出生在那战火纷纷的年代,16岁嫁给了一个军人,新婚不久丈夫为国捐躯,丈夫牺牲不久生下一个女孩,由于兵荒马乱,颠沛流离,没过多久女儿也夭折了,丧夫失女的打击无异于晴天霹雳。使我母亲肝肠寸断,一病不起。
后来母亲又嫁给了我父亲,复仇的怒火仍在心中燃烧,毅然决然的又送我父亲参军杀敌,父亲在一次战斗中光荣负伤回家疗养,伤愈安排到硫磺矿上班。家里的一切全靠母亲一个人来操持,她跨越了生死的鸿沟,却独咽苦水,从不在我们面前叨念过半句。母亲相继生下七子,我是老六。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母亲更是历尽了艰辛。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为了增加劳动力减少开资,农村实行了大锅饭,吃饭都是都是定量的,由于我家劳力少,孩子多,是全村最困难一户,孩子们的口粮标准少的可怜,可吃的比大人还要多。每次打的饭连孩子都吃不饱,母亲连一口都舍不得吃,等大家吃过饭散去以后,偷偷地溜到大锅旁捞泔水里的锅巴吃,但每次都会遭到肥头大耳的司务长(我本家的一个叔叔)的辱骂:“侉妞,你把泔水捞完了让猪吃什么呀”。我母亲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可为了孩子们的生存,每次还都厚着脸皮去捞泔水吃。还有一次,母亲偷偷地拿了一个馒头卷在了裤腰里,偏偏让那个司务长看到了,结果将母亲在全村大会上进行批斗。母亲羞愧难当,恨无地洞可钻,本想一头撞死,可又不忍心撇下几个可怜的孩子。母亲实在饿了就吃一把观音土充饥。上工的喇叭像催命鬼似的不停地吆喝着:“杀猪宰羊啦!都来吃吧!”可几个哥哥因为吃不饱而抱着母亲的腿不放。母亲一怒之下将三哥捆在树上狠狠地抽打一顿,三哥声嘶力竭的喊着:“妈——妈我不饿了,妈——妈我不饿了!”打过以后母亲又抱起三哥,抚摸著道道伤痕痛哭流涕。“母性的力量胜过自然界的法则。 ——芭芭拉•金索尔夫 ”一天夜里,三哥突然重病,母亲抱起三哥迎着刺骨的寒风,在漆黑的夜晚翻山越岭,趟过几条涧水沟,跑了几十里找到一个老中医,使三哥保住了一条性命。我外地一个伯父家无儿无女,母亲为了使孩子活命,决定把三哥送给伯父家,伯父也特喜欢三哥,可伯母却极不情愿收留,三哥也哭着不愿留下,母亲也舍不得骨肉分离,母亲出了大门又折回去抱起三个就走。
母亲因严重缺乏营养,得了浮肿病卧床不起,大哥二哥在外边捡了几粒玉米在火上烧烤,还没等烧熟,二哥就抢先吃了,大哥一口咬住二哥的大腿不放,大哥撕心裂肺的哭声惊动了驻队干部范叔叔,范叔叔含着泪水说:“我也好久没回家了,也不知道我的孩子现在怎么样”。范叔叔用自己的钱和粮票给我家里买了一些粮食,使我们全家获得了新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也有所改善,慢慢的几个哥哥也长大了,可不懂事的我每当母亲提起那伤心的往事,我还总以为是母亲的莫大耻辱,我哪里知道这是大爱无疆的母爱啊!母亲心灵手巧,又能吃苦耐劳,裁剪、缝纫、做鞋、纺线、织布无一不精,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暑,还是滴水成冰的隆冬,都白天干活晚上纺线,每天晚上都纺到夜半更深。母亲还经常给我讲一些民间故事,如:“武松救虎,罗成,唐僧”等,教会了我弃恶扬善,勇敢坚强。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喊,我在母亲的故事中渐渐的长大,每天下午放学以后都去打猪草,可贪玩的晚上很少按时回家吃饭,特别是秋天,满山遍野的野果,像玛瑙一样晶莹剔透的山枣,红灯笼似的柿子把肚子填得饱饱的,然后不是掏鸟巢,就是捉蟋蟀。夜幕降临了,母亲总是跑到房后的小山岗上呼唤着我的乳名,我的名字就会在一条条山沟里回荡:小——六——孩,小——六——孩快回家吃饭了。晚饭后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有时候躲在比较隐蔽的角落里不知不觉的睡着了,母亲就会找遍所有的大街小巷,有时一直找到天亮。母亲没有念过一天书,不认得一个字。但她那双充满慈爱的眼睛,和那双粗糙的手,却给了我数不清的温暖与关怀,她经常给我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教育我好好读书。也许母亲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在学校我看到同学们都有书包羡慕极了,回家就让母亲也给我买书包,母亲就把出嫁时一直舍不得穿的花衣服给我改做了一个漂亮的花书包,我喜欢得不得了,学习也更努力了。1978年的一天是母亲最开心的一天,部队在学校招飞,我五哥被光荣的录取了,他是全县唯一的一个,而我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中,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考入的一个。在高中的几年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的往学校给我捎吃的,有时候招找不到人捎就步行几十里往学校给我送。
当你远行时,母爱是声声的呜咽,当你取得成绩时,母爱是激动的泪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当我考入师范时,母亲总是把我的衣服洗了又洗,缝了又缝,送了一程又一程。可我从来没有去仔细端详过母亲的容颜,寒假回家母亲再在给我钉棉衣上的纽扣时,我才发现母亲满头银发,手像干裂的老柿树皮,脸上也布满了深深的邹文。我的心中有说不出的酸楚。我毕业后分到一所高中教书,后来娶妻生子,就更少回家看望母亲,母亲也很少给我添麻烦,即使病了也偷偷的瞒着我不让我知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后来母亲卧床不起,我因工作繁忙只好托付给哥嫂照顾,只有在星期天节假日略尽孝心。当我接到母亲病危的通知时,全家匆匆忙忙的回到家里,母亲已奄奄一息,可母亲在冥冥之中还一直含糊不清的叫着我的乳名不肯瞑目,见到我以后才安详的离去,我整整哭了一天一夜,哭干了泪水,哭哑了喉咙。一次次深情的怀念,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呼唤:母——亲,母——亲——我最亲爱的母亲,如果有来生,我还当您的儿子,哪怕是跟您去乞讨,替你去死,我都愿意。母——亲——您听到了吗?。在出殡的前一天,母亲的灵柩移到了大路上的灵棚里,天空忽然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这也许是母亲那舍生忘死大爱无疆的爱感动了上苍,是苍天唱的悲歌流下的泪水。我在暴风雨中紧紧地守护母亲一刻也没有离开。“树欲静而风不止,儿欲养而亲不待”,只有对着母亲的灵柩发出深深的忏悔。母爱之情,惊天地,泣鬼神。母爱之恩,与天地同在,与日月齐辉。愿天下母亲,别忘了留一份爱给自己。愿天下儿女,别忘了回报母爱一缕浓浓的芳馨。二十多年过去了,面对一堆黄土,我只能把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变成一串串晶莹的泪珠洒在母亲的坟头……。母亲:儿子是含着泪水敲击着键盘,儿子又哭了,您看到了吗?你听到儿子的哭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