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 一个还愿之都
“野有蔓草,零露薄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题记
一直有一个想往,去听一听无数次梦中相遇的天籁之音。去感受一下,长久以来,传说中的“语文湿地”,是否就是人们心中心驰神往的欲界仙都。
许昌,一个定情之都。
仿佛有一段温柔的过往,遗落在三国曹城的许昌;仿佛有一份美好的夙愿,等待今生去偿还;仿佛有一份前世的约定,需要今生来完成。人这一生,总该有一些未了的情,它们依稀闪烁在你的梦里,只待合适的际遇,来完成一次美丽的邂逅。
于是,我背起思念的行囊,带上一份婉约的心情,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乘上飞驰的“和谐号”,循着有你的方向,一路飞翔。
曾在心中无数次的临摹,无数次的想象,多少次魂牵梦绕,遥望有你的方向。人未到,心已许。就这样与你赴一场前世今生的约定,邂逅一份无悔的美丽。梦中的许都,等待我的,该是一场怎样温柔婉约的遇见?
窗外是五月的浅夏,满目苍翠,尽管花事已过,但依然风光无限,旖旎如画。或许是最美的风光,一直在路上吧,只是还没等你细细观赏,这流动的风景便一闪而过。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用力地推着它,一直推到你身后。遗漏了身边的美景并不可惜,因为最美的风光还在前头等着你,就像人与人的邂逅与重逢,缘分深浅不同。属于你的会一直在等待你,不属于你的,无论你如何挽留也无济于事,它只是与你擦肩而过的欢喜。
我想我的前世一定生在这里,不然怎么会对这里的一切那么亲切而熟悉?
许昌,一个还愿之都。
惬意地躺在汉魏的怀抱,呼吸着她温润的气息,在这“水韵莲城”的校园,许多年以前,我一定在这有过一场迷离的过往。而今,我又循着飘香的回忆,来到这里。或许是一个不经意的转身,我将一段如莲的心事,遗落在中原温润的莲城。不知这次来,算是初见,还是久别重逢?
春秋楼内的照壁
许昌,这个素以“三国文化”而闻名的千年古城,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书香夫子前来驻足观赏。于是,数以千计的语文教师、教研员,他们携手走来。在许中宁静的校园里,在校友林立的丰碑中,接踵而至,摩肩而行。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赶来,就是为了亲自触摸一下这许都软绵的时光,静静地体味一下,这千百年来人们为之向往的“语文湿地”,到底有着怎样让人柔肠百转的风月情长。
读“东”“君”,读风采,也读气质。儒雅的“男神(肖培东),轻轻地挥舞着他的衣袖,那寛厚浓重的吴侬亲情便“磨刀雨”般飞洒课堂。“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循着肖老师的声音的方向,一起领略“初极狭,才通人。复兴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奇景,一起去参透“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乐事。精灵的王君老师,我不知你是一个怎样的“女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那是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见如故的感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一走上讲台,那是翩若惊鸿;你一举手投足,那是“指点江山”;你一颦一笑,那是“春风化雨”。
丞相府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泛舟激情飞扬的课堂,台下是风吹湖面的翻书声、笔耕尺幅的沙沙声,台上是沁人心脾的读书声,更有那温润甜美如父母的呢喃声。风儿轻轻地吹拂着,绿水悠悠地荡漾着。“欲把‘东’‘君’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东”“君”的美,美的自然,美的极致,在这里,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有一种无语的默契。
相传尧帝要把君位让给许由,他推辞不受,逃于箕山下,农耕而食;尧帝又让他做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这些世俗浊言。抬眼窗外,青砖灰瓦,绿影叠翠。我想:曾经的许由,今日是否也得到了些许安慰?
读“东”“君”,读理念,也读精气神。“听你们读书,很享受,因为大家的声音很响亮,这说明咱班同学很团结,精气神很足。”“实在不行,可以同看一眼。”“出点错就真实自然。”“知道不断地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是聪明的孩子。”“聪明的同学已经把这个句子给勾画下来了,知道这一定时重要的句子。”……这样的语言贯穿课堂的始终,教师的话语中有鼓励,有表扬,有理性,有提醒。
“人生如‘社戏’,拥有时你觉得它不美,离开时又觉得它现在已经很精彩。“找到一个支点,撬动一个课堂。” “说明文的教学也是有温度的。”“情到深处要讲理,理到深处要讲情。”“学生精彩的课堂,才是真正精彩的课堂。”“我的每一节课都不是示范课,它都是一节研究课。假使跟你的观点有冲突,这也就是它的价值。”“要敢于死在公开课上,活在常态课中。公开课要让人听出你的追求、认真、执着、习惯就行。”……主角的话语中有体验,有感悟,有鞭策,有教诲。
坐在这如水的光阴里,赏一赏许都的风景,听一听课堂的神曲,闻一闻风里怡人的清香,感受着时光流水的姿势,在心间缓缓地流淌。平日里那颗浮躁的心,被许都的水,洗涤得纤尘不染。
你尽管这样静默地坐着,细细品味这突然静止下来的时光。这里的一头一臂,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都可以激发你无穷的想象。
还等什么?就在这旖旎的小西湖湖畔留个影吧,用许州学堂的房屋为背景,依依的清水绿树、厚重的青砖灰瓦不就折射了你儒雅的风度和智慧的灵性吗?剪一段莲城温润的时光,装入行囊,掬一捧小西湖的水,带回家乡。许多年后,你依然可以将许都的美景,静静地回想,温柔地忆起。
课堂上的王君
读“东”“君”,读课堂,也读自己。许都,这个响鼓之地,这个温柔之乡,带着中原的风韵,悄悄地走进了我的心里。此刻,我更想把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撷取在这里,来表达我的心情:“一走上去,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许中的舞台上,爆发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婉约的表演啊!这讲演,使燥热的空气立即变得清凉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平静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只听见讲演者发出的响声,碰撞在四壁的墙面上,碰撞在眼前一个个老师的胸脯上,心窝里,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曾经,我们的课堂迷离了多少流转的眸光?今日穿行在许都淡雅的风景里,感受着典雅的古韵与诗意的现代气息交织的风情万种,时而梦里,时而梦外。仿佛一不小心,就会穿越到某个古老而久远的故事中,久久不肯走出来。或许,相逢只是短暂的一瞬,而怀念才是长久的一生。
人生好像梦一场,再旖旎的风光,也会成为流水的过往。只是,待我转身后,你是否还会记住我留恋的目光?就这样与你,匆匆的相遇,又匆匆的别离,尽管我有诸多的不舍。我知道,此去经年,我一定会记得,曾经与你有过一场美丽的约会。
作者简介
彭惠平,中学高级教师,荆门名师,荆门市初中语文教学先进个人,首届综合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多篇作品在《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通讯》《帅作文周报》《素质教育论坛》《荆门日报》发表,辅导学生作文经常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
本期图片由刘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