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灵宝五亩】一门三博士

作者:风轻云淡 来源:wl 点击:3120

---从五亩走出的博士之家

五亩乡地处丘陵地区,山里人世代耕田为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按部就班,但总有人胸怀大志,想要看看山外面的世界。李景文和张倩红这对夫妻就跟随着梦想,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成就了一段佳话。李景文来自五亩乔原村,其妻张倩红是五亩东淹刘村人,夫妻二人均为博士学位,他们的儿子也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是一个从五亩山区走出去的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学者之家。他们一家三口畅游在知识的海洋,致力于学术研究,在中国乃至世界图书馆学领域、历史文化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李景文生于1958年5月,他从小酷爱读书,学习成绩优异。即使在当时大部分学生丢下书本、以学工学农闹革命为主的大环境中,他也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刻苦攻读。“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这在那个年代是殊为不易的。李景文现任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委员、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编译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等职务,研究撰写的论文和专著达百部(篇)以上。

自1982年本科毕业后,由于家庭原因他未能继续攻读学位,转而在行政岗位工作了数十年。但他对学术的追求始终没有停止过,2011年,年过半百的他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终于完成了自己未了的心愿。朋友取笑他“早已功成名就,还读什么博士?”他认真的回答:“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正是对知识和学问充满的敬畏和渴望促使他将一生奉献于此。

张倩红生于1964年9月,现任郑州大学副校长。1984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后获得辽宁大学史学硕士学位、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史学博士学位。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和以色列巴伊兰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历任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院长、犹太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世界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河南省史学会会长、《世界历史》和《西亚非洲》杂志编委、山东大学和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大学教授的张倩红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坚持原则,从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对朋友、同事真诚热情,合规中距之事尽力帮忙。对学生关爱有加,学生也把她当作亲人,不少学生及其家长进出她家门就像走亲戚一样。她经常教育学生:要有学术自信;平时重视学术积累,多写多练,关注学术前沿;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理准备;研究要讲意识形态,符合国家政策的导向;要有当下意识和现实关怀,从现实问题出发,选择研究方向;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研道路。

在完成繁重的行政工作之余,张倩红的科研也从未拉下。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犹太—以色列史、中东史。独立出版了《以色列史》、《犹太人•犹太精神》等8部学术著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先后五次获得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被评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 “全国教育系统‘巾帼标兵’”、“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2015年,人民出版社公布的年度十大优秀学术著作,张倩红主编的《犹太史研究新维度》入选其中,排名第二位。她主持翻译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在学界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荣获了国家图书馆颁发的“第十届文津图书奖”

张倩红对家乡父老饱含深情。她在《以色列史》后记中这样写道:我想把这本书送给我不会读书的父母,他们生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那个位于秦岭山下的黄土高坡……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是教书先生……我只想让这本书传递给他们这样的信息:你们那个体弱多病曾一直担心活不下来的五女儿如今也成为教书先生,而且自以为教得还不错,这一摞的文字也是她的教学所获。也许她写的东西会引起批评与非议,但她很执着、很尽心,也很少懈怠自己。

李景文和张倩红继承了山里人朴实的秉性和不懈的韧劲,凭着对知识的满腔激情和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他们走出大山,走进了外边的世界。用自己的才智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以灵宝人特有的执着与坚守营造事业,激励后人。(本文经过张倩红教授2016年5月审定)
 

更新:2016-06-02 05:31:1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