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王五中
大王五中在老城。老城,大概就是老灵宝城,历尽沧桑而风韵犹存;五中,说白了就是一联办中学,爹不疼娘不爱,地处偏远而处境艰难。这,就是我以前关于大王五中的所有道听途说和遐想。
谁也没有想到,近两三年来,大王五中这所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乡村联办中学却因在全市中招考试中接连夺魁而声名鹊起,创造了令人头晕目眩的“大王五中”现象。作为金城教育人,但凡稍微有点好奇心的,无不想一探究竟。2015年9月22日,恰逢灵宝教育第一共同体活动移师大王五中,笔者这个从来没有去过灵宝老城的人焉能不怦然心动?
出发的那天早晨,天地间大雾弥漫,能见度令人揪心。经历大约40分钟的颠簸,我们的车队终于抵达老城。啊,原来老城只是一个移民村,并非原来的老灵宝县城。深秋的早晨,整条老城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卖菜的,买早点的,热闹非凡,俨然一座繁华的小镇。
车子缓缓驶过街道驶入大王五中,只见两栋普普通通的三层教学楼一前一后矗立在校园中间,校园四周是一溜低矮的平房。走进展览室,我们一边品尝东家招待我们的新鲜红枣,一边仔细观赏大王五中老师的各科教案。我首先察看了他们七年级历史教案,系用蓝色钢笔和红色圆珠笔双色撰写,工整,干净,详略得当,每一节教案都由“导-学-讲-练-测”五部分构成,极其规范。接着察看了他们学校九年级历史老师张艳的教案,依然是双色书写,依然是五步教学,依然是一丝不苟,新授课复习课活动课课型齐全,足足写满三大本;开学仅仅一个月,张艳老师的教案就已经写到第21课。由此看来,“导-学-讲-练-测”是大王五中倡导的教学模式,双色书写教案是他们学校的硬性要求。他们把备课做得如此认真,如此扎实,如此前瞻,也难怪他们的中招成绩在全市遥遥领先了。
尽管那天张艳老师公开课的成功早在笔者的预料之中,她的课堂容量之大,节奏之快,密度之高,效果之好,还是让我自愧不如。但是,也有一些东西是笔者没有预料到的,比如大王五中的教室和备课室要么挂错了牌子,要么没有牌子,让人找得好辛苦;后边教学楼的楼梯台阶也有几处坑坑洼洼,显然年久失修。有人对此颇有微辞,我认为这正体现了大王五中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大智慧。
那天评完课在大王五中的校园里溜达,发现有两棵高大伟岸的梧桐树恰到好处地挺立在刚进校门的空地上,树龄已老却生机勃勃,在正午的阳光下美不胜收。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两棵树正是大王五中的写照与象征。
那天由于急着赶回本校上下午的课,我们没有时间去吃老城久负盛名的猪头宴。但我觉得不虚此行,因为我发现大王五中雄起的秘密,这个秘密就在大王五中展览室悬挂的一块标语牌中:“赢在备课,输在备课”;这个秘密就在大王中心校为他们全镇教师印制的课时计划的封皮上:“备好课是你的责任,责任重于泰山”。难能可贵的是,大王五中人不仅深知这个道理,还能把它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个教师的每一天每一节,这才产生了常规武器就是核武器的惊人效应。知易行难,我在心里默默祝福大王五中的明天更辉煌,也期待有更多类似大王五中的教育黑马横空出世,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