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刘军锋 来源:三门峡日报 点击:1534

从开始认字读书那天开始,我听到的最多的是“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古训,直到在人生的某一刻读到杨绛先生的“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如醍醐灌顶,不禁脑洞大开,感到这才是关于读书最为恰如其分的解读与表达。

人生的所有努力,何尝不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呢?读书也正如此。我从7岁开始上学读书,那是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代。那个年代,农村的家长对孩子的读书大都很少过问,完全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状态。我受父亲的影响爱好读书,凡是父亲借回家的书,我都会一字不漏地读完,尽管当时不明白其中蕴含的人生道理,但总是一本接着一本地读。小学五年级时,语文老师是位文学爱好者,总会在作文课上给同学们读《高山下的花环》《人生》等名著,让我对读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没有书读时,我还从广播里听评书连播,《三国演义》《西游记》《穆斯林葬礼》《平凡的世界》等都是从广播里听到的,尤其是《平凡的世界》对我影响最大,让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无限想象与向往,也产生像孙少平一样“坐上火车去看外面的世界”的想法。书中那个爱看书的孙少平形象更是让我产生敬意,感觉他就是另一个自己。为了改变命运,走出黄土地,我把希望寄托在读书上,总是最后一个走出教室的人,生活中忘我、无视健康的急功近利让我备受打击。中考时一场病,把我的梦彻底粉碎。心灰意冷的我决心在农村广阔的天地挖掘生活的“金矿”进而实现作家梦。但当看到一个个同学考上理想的学校后,那种不甘心不安分“蠢蠢欲动”,于是又走上了复读之路。最终,我通过读书走出了黄土地,让“坐上火车看外面世界”变成了现实。

参加工作后,有了自己的收入后,我就开始买书读。单位曾流传着关于我一句不同常人的话:“工资的百分之八十都用来买书”,我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世界里静静地读书,睡得最晚,起得最早,倘徉书海沉醉不知归路。在读书的过程中,儿时的文学梦复活了。读书之余我还在业余时间 “偷偷摸摸”地在方格天地耕耘经营着文学梦想。那时投的稿都是手写的,写好的稿子,我都是认真地抄写在方格稿子上,一遍遍地检查。勤奋和虔诚并没有收获惊喜,而是一次次石尘大海。但一次次失败并没让我一蹶不振,读书与写作反而更加勤奋,“笨鸟先飞”的努力让我的文字变成了铅字。那本首篇文章的样刊在岁月的变迁中已经发黄,但我至今还保留着。每次阅读那些文字,我总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读书带给我的人生改变。

书是没有生命的,但文字让书焕发着生命的活力。打开书页,世界就在面前,读书则是与古今中外的先贤哲人进行心灵对话,促膝长谈,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不管工作有多累,生活有多忙,我都会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清晨第一抹阳光没有跃过地平线时,开启自己的读书之旅。与书为伴30年,读书没有让我物质富裕,但让我的精神世界丰富,让我面对工作和生活的挫折及人生失意时,总是通过读书找到答案,寻求到人生的出口,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迎接生活挑战,坦然面对人生得失,做“挫折打不倒、困难压不垮”的生活强者。

正如一句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言,读书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捷径,在不厌其烦的阅读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增加生命的厚度,从而与那个更好的自己相遇。

更新:2016-05-01 04:36:4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