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灵宝美石八种

作者:张驼 来源:灵宝作协 点击:2619

美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以山为本,以水为工,以天地之异变为机巧,以日日水涌石走、砥砺不息为功夫,终由丑陋毛砾的山石,激荡淘汰成神形各异的可爱美石。灵宝市总有二山,一为小秦岭山脉,一为崤山山脉。因造化不同,小秦岭山脉奇峰竞拔,如群骏争跃;崤山山脉岭似宝盖,如珠相连。每山有石,质各有别,形各有异。更难能可贵的是,每峰每岭之间必有泉涌,必有水出,于是淄阳河、好阳河、灞底河、断密涧、弘农河、沙河、阳平河、枣香河、十二里河、玉溪涧等河流,汇小溪而成奔腾之势,从山间卷石而出直入黄河,造就出洋洋大观的灵宝美石世界。数十年来,笔者与诸友踏山涉水不怠,尽将灵宝山水揽与胸中,就石质而论,故作灵宝美石八种。

 

一、虢州石

 

虢州石分布于崤山脉系,与灵宝连山带水的卢氏、洛宁等地亦不乏其石,但唯灵宝最佳。灵宝虢州石或红或紫,颜色鲜艳水润,质地细腻如软玉,抚之手感最佳,透着光亮,一扫周边等石多呈赫红、色调深暗之状。据考古发现,灵宝虢州石自新石器时代起,就被人们磨制成石环、石佩等物,作饰美之用。最负盛名的,当数用虢州石制成的砚台——“虢州砚”。隋始科举取仕制度,至唐日臻完善兴盛,西赴长安京城的赶考者,途径灵宝函谷关时,必做做二事:一到太初宫焚香跪拜老子,祈望圣灵保佑能一朝折挂;二在稠桑驿上选购一方虢州砚,作考试之用,随使虢州砚名扬天下,人人皆知;至宋代,虢州砚倍受文人雅士的青睐,既为藏品又做用品,大书画家米芾在他的《砚史》中,就对虢州砚作过极高的评价:“虢州石,理细如泥,色紫,可爱。发墨,不渗。久之石渐损回硬,墨磨之,则有泥香。”从上世纪90年代起,灵宝市朱阳镇延请石雕名手,重新开发虢州砚与茶托,取得了相当好的文化效果与经济效果。

虢州石除可制砚之外,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灵宝市朱阳镇有处的虢州石,呈层层迭夹状,小心劈开各层观之,大有石开惊天之奇。只见上下平整两面,各种草木栩栩如生,宛如高超画师,用一枝细笔精绘其上,疏密浓淡之有致、生动活泼之传神,使人不禁慨叹叫绝,这便是虢州石中的神品,“草花石”是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爱石,时一位姓薛的虢州郡守,命人采了一方“草花石”,做成屏风送给了司马光。司马光特作《答薛虢州谢石月屏书》为谢:“观此石,自生花草,如秋过气清,信夫!非刻非绘,天地之异气,山泽之殊宝也”。“殊宝”二字,精准绝妙,恰到好处。

月石,又是虢州石一绝。《云林石谱》是宋人编著的一部论石著作,其云:“虢州石,朱阳县石。产土中,或在髙山,其质甚软,无声。一种色深紫,中有白石,如圆月,或如龟蟾吐云气之状,两两相对。”“间有天生如圆月形者,极少。昔欧阳永叔赋月石屏诗,特为竒异”。原来欧阳修爱石,时任虢州太守张景山,主修河桥时,从河滩得到两块奇石。其中一块,“石中有月形,石紫色,月白,月中有树森然。其文黑,而枝叶老劲,虽世之工画者不能为。其月西旁,微有不满处,正如十三、四时。其树横生,一枝外出,盖奇物也。”便将此石送给了欧阳修。欧阳修得石后,极是欣喜,遂邀好友梅圣俞等人在中秋节那天,到家中赏月观石。不料那天晚上,浓云掩月独让月石占尽风头,欧阳修便作《中秋不见月问答》一诗:“试问玉蟾寒皎皎,何如银烛乱莹莹。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梅圣俞即回《中秋不见月签永叔》诗一首:“天嫌物兼美,而使密云藏。已向石屏见,何须照席光。”夜至深,客走席散,欧阳修再观月石屏时,兴犹未尽,又作《虢州月石屏》:“月从海底生,行上天东南。正当天中时,下照千心潭。潭心无风月不动,倒影射入紫石岩。月光水洁石莹净,感此阴魂来中潜。自从月入此石中,天有二曜分为三。清光万古不磨灭,天地至宝难藏缄。”

灵宝一方虢州月石,竟为天下成就了一桩赏石论诗的美谈,幸甚。

 

二、龙纹石

 

龙纹石,以纹赋名。此石质地坚硬、细密油润,通身呈翠绿色,有碧玉品质;绿体之上,又缠绕着奇特的金色纹理,阳光之下,闪闪烁烁、斑斑驳驳,极为舒展大方。龙纹石,多分布在崤山流域,以河卵石为上品,因其质地坚硬,韧度好,在河水冲刷滚动、与它石撞击中,不易“粉身碎骨”,而是层层蜕变,故多形成浑圆一体的孵石状出现在河流里。龙纹石为灵宝所独有,一可赏形,二可赏质。上好之石,其形圆润,大有历尽千劫终修成“正果”之圆满相状;有的绿体之上,金色纹理与红色斑点相映成趣,如梅开山野,更给人一种不尽的美的享受。此石初如天外来客,除在一二河里偶有发现外,不少觅石爱好者多次溯河而上,寻找出处而不得。后来,国家实施209国道改道工程和开工修建蒙西铁路,穿越灞底河沿线的山岭时,才从开凿的隧道中发现此石,人们才知此石原来藏在山体里。灵宝赏石爱好者如获至宝,抢救了一大批龙纹石资源。山料龙纹石以赏质为佳,精心打磨后,通体翠绿鲜亮,明光见鉴,实在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尤其精雕细刻成蟾蜍最妙。蟾蜍为古代神话传说中吉祥之物,有刘海戏金蟾步步得金钱之俗传,又有蟾宫折桂之雅说,用灵宝龙纹石雕刻成的蟾蜍,妙就妙在通体碧绿之上,巧布着那些金色的斑纹。而那些斑纹,正是蟾蜍最具代表性的特征,真可谓是“活脱一跃出水中,滚珠滴翠鼓祥声”。因此用灵宝龙纹石制作的蟾蜍工艺品,一经面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三、璞玉石

 

璞玉石为一种呈不同程度的黄石,亦质地坚硬、细腻滑润,因耐冲刷、耐撞击,比重大,河面少见,多沉积在河底的淤泥深处。后面在弘农河上建起了多个砂石场,挖掘机在河床上取料时,才使此石重见天日。璞玉石,因硬度在6以上,又少有杂质,显得更加浑圆,表面上均匀地分布着石片撞落后的“指甲”痕。透过“指甲”痕,隐约可见一种明净的青色透了出来,玉感十分强烈,笔者故将此石名为璞玉石。十多年前,笔者有幸结认了长安大学的一位地质学教授,请他来家赏石。特别是对璞玉石,想听听他的见解。他看后肯定说,此石为玉,可暂名为璞玉石。璞玉石,多其体征无损,形状圆润敦实,颜色高贵典雅,给人以质朴厚重、雄浑大气之感,具有极高的收藏观赏价值。真正识其“庐山真面目”,纯属偶然机会。六年前,笔者与几个石友,到弘农河上游的一沙石场觅石,无意中看见一块斗大的璞玉石,裂成两瓣出现在石堆上,想必一定是从装载机上抛下时被摔破的。直呼可惜时,突然发现被裂开的石面清纯无杂,一种青光由里而外透了出来,用手抚之,温润细腻,毫无冰凉糙手的感觉,皆惊,此石原为玉者是也。这才明白,璞玉石上的那层“石皮”,不是璞玉石的本色,而是久在淤泥中浸上的“玉浸”。浸色的深厚与色调黄淡,一取决于玉质的纯度,二取决于入浸的时度。玉质越纯净、入浸时间越长,其色就愈具腊黄深沉。多少年前,笔者就听说,有一年一个羊倌在弘农河滩上放羊时,从河边拣到了一枚拳头大的青白美石,就爱不释手地把玩起来。隐隐约约,他总感到石头里发着一种晃动声,于是心生好奇,就将此石砸了开来,发现里面竟然包着一泡水,顿时让他后悔不已。原来此唯天下奇物——玉包水。弘农河何时能再现玉包水的奇观,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四、矿物石

 

灵宝市矿产资源丰富,储藏有金、银、铜、铝、钼、锌、铁等有色金属和石墨、大理石、石英、磷、硫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因此,矿物石也就成为灵宝赏大观石中的一个浩瀚的大家族。铜矿石绿意萦绕如春之山野,生机昂然;铁矿石朱色浸染如残阳泻地;铅矿石银光隐隐如暮色笼罩;硫矿石金碧辉煌如骄阳高照。灵宝一石友藏一矿物石,其上有金有银有硫有铅有铜有瑛有墨有蛭,长宽约50公分,置于厅堂奇妙景象扑面而来:既有茂密的层林,又有千仞高峰;既有飞瀑直下,又有小溪潺潺;既有炊烟缭绕,又有牛羊点点,层次分明,远近有序,实是大自然之绝唱。目前,灵宝最为叫好的矿物美石收藏,当数金矿石。灵宝市长期保持着全国第二产金大县(市)的记录,有金城之美誉。黄金因其昂贵与来之不易,常常被人们蒙上一层神秘色彩。近年来,灵宝市乘势而为,不断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遂开辟出了黄金旅游热线,由采矿到选冶,再到加工成饰品全程参观游览,从而揭开了黄金生产的神秘面纱,满足了意广大游客的好奇心。因此,金矿美石标本便成了游览者的抢手纪念品。众所周知,金矿分岩金和砂金两种,灵宝金矿属于岩金,含在石英岩脉里,与银、铅、铜、磷、硫等物质共生伴生。石英岩纯白如雪,磷、硫矿物金碧辉煌,两者相交如雪山晨晖,妙不可言。灵宝一石友藏有一方金矿石,高20公分,呈伞状,下部雪白,顶上密布着硫矿物,直如一棵白生生、水灵灵的大白菜。

 

五、小秦岭石

 

因豫陕交界的小秦岭地区,其地层属太古界太华群,岩组与崤山的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蓟县系南天门群、古生界寒武系的岩组大不相同,因此也造就出灵宝又一丰富多彩的美石品种,笔者将灵宝小秦岭流域里的美石统称为“小秦岭石”。小秦岭石多以片麻岩为主,石质脆硬、颗粒粗大,色调单一,又因河流落差大、水势湍急,在枣香河、十二里河、玉溪涧等河,多以棱状和巨石状出现在河道里,很难觅到一块完整如意的美石,唯阳平河情况不同。阳平河虽然也穿越小秦岭矿区,但流域大,河面开阔,河水经过阳平镇所在地的小盆地时,所挟的山石进入缓速冲击淘洗动态,故形成了大量的河卵石。又因相当一部分的片麻卵石中,含有石英石、磷灰石、石墨、蛭石、铜、铁等成分,也就构成了丰富的色差与形质,具有最高的观赏价值。各矿物质硬度不同、疏密度不同,经河流冲刷后,去粗取精,极易形成人物、动物等像形奇石。近年来,在灵宝市小秦岭石的收藏中,收获了很多佳品,如《牧童摇鞭》《高山流水》《老子骑青牛过函关》《秦岭雪樵》等。最神奇的,当数一位石友收藏的《伟人石》,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可谓不可多得的神极之品。藏家视为珍宝,烧香供奉,密而不宣,笔者曾有幸一睹为快。

 

六、黑石

 

灵宝黑石,也称试金石,属玄武质喷出岩,致密坚硬。灵宝五亩、苏村、川口、阳店一带有玄武岩存在,故在凤凰峪、断密河、弘农河等河流出现过不少黑石。作为观赏石,以通体黝黑者为佳,若其上又有如游丝状的金线,则为上品。黑石形态各异,有的圆润如卵,有的布满波纹状的坑凹起伏,有的留有如同人指甲掐过的痕迹。从古至今,黑石在民间一直被当做辟邪物、护身符使用,安置家中,可招财、转运、辟邪、镇宅。

 

七、印花石

 

灵宝印花石,与黑石、龙纹石和璞玉石同质,坚硬油润。石本靛青色,无杂质、无杂纹理,与民间土染布色无异。神奇的是石头上均匀地分布着呈长方形的白点,恰如巧妇秉笔精心点上一般。此石一赏质、二赏神笔点醮,三赏纯朴之气。多有石友去棱角、刨损伤,制成规整形状置于几上,浑厚与灵动、奇巧与拙朴相映成趣。

 

八、干介石

 

灵宝东南部山区,有山岭名为干介原。干介原的秃岭荒坡上,布满着大大小小的独立一体的山石,大者如牛,小者不等。受风霜雨雪的常年浸蚀与山雨的冲刷,干介石千奇百怪,形态各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直可与以“皱漏透瘦”而著称的太湖石媲美。有石友将此石称为“北太湖石”,笔者认为不妥,还是以“干介石”命名为好。一则可以显示此石的准确出处,与其独具魅力的地方特色性;二则与“太湖石”相比,干介石确有其精妙独特之处。巨形者可移置庭院独立为景,而大小适中者,以丑、以奇、以怪为美,置于厅室,自然雅趣横生,不失为难得之品。

只有将心身融入灵宝的山山水水中,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灵宝石文化之厚重。大自然把崤山和小秦岭给了灵宝,将诸多黄河的一级支流给了灵宝,于是也就把取之不尽的美石给了灵宝。山和水用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用一种千年万年不知疲倦的力量,用一种无为而治的大艺术家的风范,日夜不停地创造着无穷无尽的美。只要你走进灵宝的山,踏进灵宝的水,亦如走进了一个超然神奇的美的世界,给你的不仅是一种惊喜,更是一种享受。吾师李效民兄有诗为证:“寻觅奇石走四海,跋山涉水荡云彩,一腔烦恼随风去,满怀喜悦石中来”。
 

更新:2016-04-19 16:31:2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