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感悟故县乡村教育的人和事

作者:李萍 来源:灵宝市二中 点击:2131

迎着春风,沐着朝阳,我们一行人在灵宝教育局副局长彭海英,科长王建民以及崔永飞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故县镇的三所小学,进行考察学习。半天的参观,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洗涤与震荡,现与大家分享如下:

双拐 “守望”的主人-----故县镇桃村女教师梁彩红

梁老师怎么就变成了站在这里的“双拐”的主人?那是去年11月底的一个早晨,梁彩红老师像往常一样匆匆赶到学校,到楼上教室给火炉续煤,下楼时,她突然双膝一软摔下楼梯,钻心的疼痛告诉她:不好了,伤着骨头了。然受伤让梁老师痛悔难当,由于是粉碎性骨折,必须从腰上取下一块骨头移植到膝盖。卧床对一个急性子人是一种折磨。她悔自己当时没有小心,耽误了学校工作,误了学生上课。很快找了一位代课教师,但她又担心:学生能适应吗?刚开学,有些杂事怎么办?开学了,她在家里能听到学校上课的铃声:坐在这里和坐在那里有什么区别?只是更焦心。再三说服家里人,她以医生的“需要适度锻炼为由”拄着双拐来到学校,于是就有了 双拐的“守望” 的故事。

梁彩红老师今年54岁,19岁时走进桃村教学点,像一棵树那样深深地扎根在这里。她先是民办教师,月工资最低时是200元。但在她看来,转正前和转正后并没有多少差别,爱学生、爱学校的劲头没有丝毫改变。桃村教学点加上学前班有54个孩子,由于全镇教师不足,这个小学只有她一个公办教师,其余三个都是代课教师。35年来,她的全部身心都属于这所小学校,她已经习惯了和学生在一起,每天和课本、课桌、课堂打交道。这里的一桌一凳、一草一木,每个学生的一颦一笑都装在她心里。暑假是她最难捱的日子,一个多月中,她经常想那些孩子们在做什么,有没有到不安全的地方去,有没有学到坏习惯……全家人都知道她这个特点,都开玩笑说她:生来是学校的人。

在这个教学点,其他三位代课教师也同梁老师一样令人感动。张仙芳老师,今年也是54岁,在这里做了35年代课教师,张老师面貌清秀,眼神澄澈,看起来很年轻.我们问她, “这么多年一直是代课老师,怎么能够坚守下来?” 她微笑着说: “ 中间也干过其它工作, 干着心里发急,不舒服, 就又回来了。我就爱当老师,爱跟这些孩子在一起,只要站在讲台上,我就开心。当年没有考上“师范学校” , 是一种遗憾,但能够当上老师,也是一种满足。” 她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 一心扑在工作上,毫无杂念, 自己的小儿子也因为忙于学生的期中考试而耽误了病情, 永远的离开了。丧失爱子之后,她把 满腔的爱子之情全部交给了班里的孩子。与孩子们一起上课,游戏,带着孩子们一起吃饭 …….。 我们一起来看看张老师课堂:十二个一年级学生坐得笔直,齐声回答问题的声音震耳欲聋,他们读书的时候都用手指着书,特别认真。张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熟练地操作着ppt课件,俨然一位“优课” 的赛讲者。隔壁二年级正在上数学的孔祥琴老师的课堂也是如此,她们在“双拐”女校长的带领下,严抓学生的习惯养成:坐姿,读书的姿势,握笔的姿势,卫生习惯等方方面面。当时我有一种冲动:如果我有个这般年龄的小孩,我乐意把孩子送过来!

一边羡慕着这样的小班化教学,一边又佩服长期坚守在这里的老师。他们属于包班制-----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的所有科目及事物,从孩子到校一直忙到孩子离校回家,工作时间之长和累,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她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爱这个行业,爱这里的每个学生!

他们用自己平实的双肩,为农村孩子支撑起一片蓝天。

 老骥伏枥谱新篇 惊醒城里睡梦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正是故县镇冯家源小学杨德虎老师的座右铭。

杨德虎老师,就是图中“土得掉渣”,“名不见经传”的老汉,他1976年5月参加工作,一直工作在冯家源小学,40年如一日。40年来,他亲身经历了中国教育的风风雨雨,赶上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好时候,一时间原本像他一样年龄偏大、教龄偏长,职称偏高的老教师,“吃老本”就够了,而杨老师自觉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教材课标、教研教改等的各种培训,学习笔记垒起来足有一尺多高。

随着教学手段的日益发展, 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了摆在他面前的又一难题.全家人节衣缩食的买了一台电脑,他牺牲了一个个节假日,报了电脑培训班,课余时虚心向青年教师求教,现在,他已经能驾轻就熟的制作多媒体课件,上网查找,浏览信息,在网上与同行进行交流;53岁的他,能够熟练地运用白板技术进行上课(图1,2 为杨老师的课堂) ,而不仅仅把白板当幕布, 听他课时,我很吃惊!再也不觉得“他土” ,而是由衷佩服! 作为城里的老师我感到汗颜和无地自容。 亲爱的朋友们,城里的战友们,我们奉献的同时也要加把劲进行充电学习,否则到时候最先淘汰的可能就是我们! 2015年“河南最美教师” 第一名---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教师李迪老师,人称“现代苏霍姆林斯基”, 出于“要向孙子证明,奶奶曾经漂亮过” 的初衷,近几年,写了好几本教育随笔和专著,到处作讲座,已小有名气,我市”市三小”的杨君老师也被评为”河南最美教师” 而登上了领奖台。而我们这个团队中,还没有人获得过高层次的奖项,小有成就的老师就开始翘尾巴了!

经过今天的参观学习,让我们对农村教育有了重新的认识。“ 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甘于平凡,乐于满足;不断学习,勤于充电”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着平凡的事情,就是一种不平凡。希望山区教师的职业精神能够激发我们干事创业 ,务实求进的工作热情 ,增强我们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不断创新地做好本职工作,为灵宝教育的腾飞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此行的目的!


 

更新:2016-04-13 13:14:3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