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藤子京:从灵宝到岳阳后修了岳阳楼
滕子京与范仲淹
岳阳楼
本文作者李效民与育贤文学社的孩子谈写作
庆历四年(1044年) 正月,腾子京任虢州知州,任职一个月后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名扬天下。
特別是在春节期间,作为灵宝人应铭记这段历史, 怀念他,学习和发扬他的精神,与时俱进。
字字珠玑,句句耀光。力透纸壁,寓意深长 ,刻骨铭心,終生难忘。反复拜读,费尽思量,恍然大悟,热泪盈眶。
原来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就是《灵宝市志》记载的第四任虢州知州腾宗谅。他在虢州从政,受到了“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熏陶影响;他从灵宝走出,效法了尹喜的雄才大略、气魄肚量。尹喜挽留老子著书,函谷关成为千古名关,《道德经》成为万经之王。
藤子京重修岳阳楼,恳请范仲淹作记,驰名中外,万代颂扬。 腾子京,名宗谅,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东)人。康定元年(1040)九月,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大举兴兵侵宋。朝廷升任滕子京为刑部外郎、集贤院学士、泾州(今甘肃泾州北)知州。
庆历三年(1043)八月,身为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县)知州兼环庆路都部署司事、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的范仲淹,被朝廷召回出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范便推荐滕子京接替自己。两人同为大中祥符(1015)年进士,天圣(1023——1032)中又一同到泰州(今属江苏)任职,不仅在政治上同属革新派,而且私下也是要好的朋友。范仲淹回京后向仁宗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建议,史称“庆历新政”,严重触犯了高官们的既得利益。
九月,宰相章得象与贾昌朝指使御史梁坚、王拱辰等保守派以“泾州公案”发难,拿滕子京开刀,劾奏之前违规使用16万贯经费问题,把矛头直指范仲淹。实际上,滕子京在泾州保卫战中,临危不乱,机智果断,胜利后仅用3000贯祭奠英烈、优抚遗属、犒赏“诸部属羌”等有功之士,其目的是为朝廷笼络人心,“并无侵欺入己(《续资治通鉴》)”。
由于此事发生在范仲淹担任滕子京的上司期间,便挺身而出两上奏章为滕辩诬。范仲淹称滕“情亦可恕”,乃“急难可用之人”,并表示“如宗谅显有欺隐入己及乖违大过,臣甘与宗谅同行贬黜”。谏官欧阳修义无反顾,也上奏力辩。由于宋仁宗改革态度不坚决,为了稳定朝政,最后还是屈从了保守派。滕子京被削去兵权调任陕西凤翔府。保守派仍不罢休,精心策划,再兴风浪,以辞官要挟皇帝。庆历四年正月,腾子京被贬虢州。
二月,再贬岳州(今湖南岳阳)巴陵郡。庆历五年初,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为邠州(今陕西彬县一带)知州。到这年冬天,因病又请调到河南邓州。 滕子京来到巴陵时,岳阳楼已破损不堪。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期,改称“巴陵城楼”。唐朝时,才称“岳阳楼”。历史上重修岳阳楼尽管三十多次,但真正让人难忘的是北宋年间滕子京的重修。滕子京认为名楼古迹“莫不兴于仁智之心,废于愚俗之手”,毅然担当起重修岳阳楼的重任。可是,大话好说,实事难干,在没有国家投资的情况下,一般人看来只有向老百姓摊派。滕子京没有这样做,而是让官府帮助老百姓催讨旧账、呆账、烂账、死账,把催讨来的钱用于修复岳阳楼。老百姓明知各种宿债,都是自己的血汗钱,但赖账要回很难,还不如落个好名声,“献以助官”。
滕子京面对困难,不甘示弱,坚定信念,敢想敢干,用这些钱修成了雄伟壮观的岳阳楼。史学家司马光为此撰文,“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治为天下第一”。
岳阳楼高耸洞庭湖岸,“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浩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鱼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两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矣。”因此,岳阳楼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远远瞭望,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
滕子京多次被贬,历经磨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承先制,崇教化,治水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滕子京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在重修岳阳楼的同时,写了一份“求记书”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寄给时任邠州知州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楼作记。
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时任邓州知州的范忡淹呕心沥血,成竹在胸,满怀豪情,笔走龙蛇,写下《岳阳楼记》。此时的范仲淹被贬官在外,本可清闲自在,独善其身。但他不肯,仍以天下为己任,“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勉励自己、朋友以及后人,并为滕子京呐喊点赞。可见他的胸怀境界之大,思想性、艺术性之高,如雷贯耳,震撼心灵!
从虢州到岳州,跌倒了再奋斗,从被贬到昂首,把精神传千秋。滕子京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铁骨铮铮,义薄云天。像尹喜一样,高风亮节,宏图大展,成就了别人,也成就了自己,令人津津乐道,传为美谈。
梁振宇先生《登岳阳楼赞滕子京》,掷地有声,发人深省。“因为藤子京的卓识,才有范仲淹的盛名。因为范仲淹的雄才,才有岳阳楼的雄风。
自此一千年,《岳阳楼记》在神州大地,穿堂入室,人人传诵,那一排排流光溢彩的字眼儿,奔腾于情感的湖面,浇灌着传统的道德与品行。” 滕子京,好样的,你真行。向你学习,向你致敬。你于虢州结缘,你与灵宝有情。我为你喝彩,我为你高兴。风雨兼程到虢州,又贬巴陵当太守。不以物喜识荣辱,不以己悲知乐忧。为官一任何所求,造福一方最优秀。肝胆相照范仲淹,名满天下岳阳楼!
2016年1月15日于聚贤庄山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