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香
早上,我在进行锻炼时,四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我心里一动,拿起手机一看是五月初一,再过三天就是端午节了。
前一个月的时间,各个超市就开始卖起了与端午节有关的东西,如黍子米、江米、大枣、豌豆等东西,很多超市都设了卖粽子的柜台,人还未走到跟前,那冒着热气的小巧的粽子就散发出了一股诱人的香气。街道上,也有不少小摊贩在卖粽子、香囊、彩色丝线,处处都让人感觉到浓浓的端午节的气氛。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不由得想到十几年前的端午节。那时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但还不太富裕。快到端午节时,村子里的大人便早早做好包粽子的准备:大部分人家用的是自己地里种的黍子米,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就到镇上的商店里买几斤江米,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到沟底的池坝里采摘芦苇叶、马莲叶,初三四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包粽子。在包粽子时,妈妈要在前一天晚上把芦苇叶、马莲叶用清水洗干净,用石头压住在锅里煮,煮后的叶子变黄了,但也变得有韧性了,同时还要把豌豆煮熟但不能煮烂,要包的黍子米、江米提前淘洗干净,放在桶里用水浸泡着。第二天早早起来就开始包粽子,包粽子时,妈妈在左手掌先放两片苇叶,右手拿勺子挖了一点米放在上面,并在里面放几颗枣和豌豆,然后把苇叶折叠缠绕起来,再用细长的马莲叶捆绑好,一个圆鼓鼓的粽子就包成了。包粽子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想包好却很不容易,不管我怎么努力,就是把米包不严,没办法只有看着妈妈包。一个上午,妈妈就包了两大桶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摆放在大铁锅里,给里面倒水,水要盖住粽子,把锅盖盖住,再用石头压住锅盖,开始生火烧,大火烧开了以后,接着再继续用小火烧,大铁锅咕咚咕咚直冒热气,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股浓浓的带着苇叶、米的香味的香气便扑鼻而来,两三个小时以后,灶膛里面的火仍是红通通的,这时不能揭开锅,继续捂着,到傍晚的时候,粽子终于熟了。一个下午,我心急如焚,急切盼望着粽子快熟,好让我快快吃一个。等妈妈把粽子从锅里拿出来时,我也顾不得烫,赶紧拿一个就吃起来,那种又黏又香的味道让我至今还难以忘记。
端午节那天早上,父亲早早起来割一些艾叶,摆放在每个门口,妈妈用彩色布片在里面包上朱砂、雄黄、香药等一类东西做成香囊让我挂在脖子上,同时用五彩丝线绑在我的手腕脚腕上,据说这可以辟邪,让一家人平平安安,不受蚊虫袭扰。
每年端午节大多也是收麦的时候,天气很热,当我们中午从地里回来的时候,真的是又热又饿,这时拿过一个粽子,拆开洒一点白糖,吃一口真是又凉又黏又甜又香,那真的是人间最美的享受,以至于我现在回忆起来还要咂咂嘴,回味无穷。在端午节那段日子里,天天吃着香甜的粽子,我觉得生活真的是美好极了。
现在,父母的年龄也大了,我们那里这几年也不见芦苇叶了,于是就不再包粽子了。每年都是买几斤江米,在端午节时放在锅里蒸一蒸吃。如果真的想吃粽子,超市各种馅料、各种造型的粽子都有,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到,不像我们小的时候,只有到端午节才能吃到那香喷喷的粽子。不过吃着买的粽子,我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那种味道。
那远去的端午节,真的让我很怀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