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童年时光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童年时光,或如一碗清淡的白开水,或如一首甜蜜的歌谣,或如一杯苦涩的清茶,或如五彩缤纷的花朵,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我们的童年平淡而又不失甜蜜。在我们小的时候,正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刚刚粉碎四人帮,正是百废待兴、拨乱反转的年代,人们的生活虽不像大跃进时那么艰难,但仍然很困难,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童年快乐生活。当时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是粗放式的,并不像现在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期望那么高,双休日放假期间还给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的,要么孩子没有玩伴一个人呆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大人累孩子也累,一点快乐幸福感都没有。那时一家有两三个孩子是稀松平常的事,有的甚至是六个或八个兄妹。什么东西一多了,也就不那么珍惜了,所以家长由于忙着在地里劳动,很少管孩子,就由大的带着小的,甚至小的光着屁股赤着脚,任由他们在场地里或田野里玩耍,虽然孩子弄得很脏 ,一个个像泥猴子一样,但他们却很少生病,一个比一个健康,而且都很懂事,不和家长顶嘴,还能帮家人干很多活呢,如放学后回来带弟弟妹妹、挖猪草、烧火做饭,到地里拾麦穗、到坡里捡柴火等,哪像现在的孩子尊贵得不行,这注意那注意,还一个劲地生病,处处需要大人照顾,更别说帮大人干活了。
当时,我们在学校的学习科目比较少,就是语文数学,书内容很少,书上的内容早都背得滚瓜乱熟 。体育课呢,老师发一个篮球,任由同学们在操场上为一个篮球而抢来抢去,或者往远处投掷木头手榴弹,要么是老师扮“母鸡”,一高个同学扮老鹰,其余同学扮小鸡,玩老鹰捉小鸡游戏,校园里不时传来师生的欢笑声。课间时,男同学要么用废书纸叠成一个个方形的“面包”,然后在地上用自己的“面包”去砸别人的“面包”,砸翻过了就成自己了,男生一个比一个砸得有劲,看谁赢得“面包”多;要么有的从家里拿来木桶上面的铁圈,用一截木棍前面缠着铁丝在地上推着往前滚;或者用弹弓打小麻雀除四害,要么像现在人一样用鞭子打木制的“猴”转(“猴”就是用木头做成的,上半部像圆柱,下半部像圆锥,是一个整体,用鞭子抽打,它可以在地上不停地旋转,现在城市里很多大人都用此来健身。),要么滚玻璃球,虽东西很简单,但男同学玩得津津有味。女同学也不甘示弱,要么跳绳踢毽子,玩丢手绢的游戏,或抓石子,或荡秋千,要么看谁花衣服好看或手有新皮筋,玩得也是不亦乐乎。那时学习任务少,没有这么多的考试,更不用说给学生排名次了,老师也很和蔼,很少向同学发火,任由大家自由成长,于是放学的时间就早,大家玩得时间就更多了。
那时冬天肯下雪,于是大家就在雪地里快乐奔跑,打雪仗、堆雪人、滑雪,吃吊在房檐上的冰条,即使双手小脸冻得通红也全然不顾。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我们到池塘边捉小蝌蚪玩。到山坡上挖小蒜,回来和辣子面、盐一拌,就着烤得焦黄的玉米面馍吃,吃得直吸溜,鼻尖冒汗,那简直太爽了。到地里挖来灰荞菜、苜蓿、蚂蚱菜、水芹菜,让妈妈用开水一烫,拌点盐醋辣子,那就是就饭的美味菜。还有那槐花麦饭、榆树叶麦饭、白蒿麦饭、苜蓿麦饭……让我现在想起来都咂味无穷。春夏秋几个季节,大自然更是慷慨无私,给我们无数的馈赠,也是我最们幸福的时候。我们可以吃到各种果实和食物,如杏、桃、李子、苹果、西红柿、胡萝卜、白萝卜、树上的红柿子、核桃等,还有很多叫不上名的野生果实,让我们填饱了肚子不再饥饿,让我们快乐无穷。如果运气好的话,到地里找到一窝鸟蛋,那更是人间的美味了。如果村子或周边村子唱戏,那就更好了,家里人可以给我们买一点油条包子或冰棍,让我们吃,还可以看戏,还可以看到耍猴的及各种好玩的。如果村子里谁家有喜事,对我们也是大好事一件,终于可以吃到一点肉了,也许还能得到一块水果糖,那太幸福了。对我们来说,过年也太好了,于是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过年早点到来,这样就可以吃肉饺子了,大人还会给我们发压岁钱,有时还有新衣服穿。
那时生活很简单,甚至缺吃少穿还有点苦,可我们一点也没觉得苦,留在记忆里反而都是很多快乐。因为当时家长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期望,管教也比较宽松,只要你健健康康,任由你在大自然里自由成长,我们的心灵是自由的快乐的。相反,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吃穿用的都是最好的,可家长对他们太关注了,孩子就像笼中的小鸟,没有自己的自由,一切家长都给设计好了,在学校、家庭、辅导班之间疲于奔命,他们的幸福快乐何从谈起?啊,难忘我那美好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