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又到麦儿黄时

作者:张思辉 来源:灵宝市朱阳镇第一小学 点击:1572

双休日下灵宝经过五亩时,发现公路两边的麦子已一片金黄,一阵风儿吹来,沉甸甸的麦穗低垂着头轻轻摇摆,沙沙地唱着欢快的歌儿,仿佛在催促人们赶快收割它们。只见收割机在田间突突来回穿梭,所过之处麦儿已全部收割,主人只需在地头铺一片大塑料篷布,脱粒后的麦粒就倾倒在上面,然后往袋子里装就可以啦,不长时间,一块地里的麦子就收割完毕,原来收麦竟可以这样轻松,完全看不出一点紧张的气氛。

望着眼前的收麦场景,我不由得想到了二十多年前人们的收麦情景。记得有一年夏天到了收麦的时候,阴雨连绵,下下雨,太阳出来了,然后又下雨,如此反复,一个多星期后,麦穗里的麦子全部出芽了。没办法,人们冒雨在地里割麦子,把割下来的麦子一束一束在地上摔进行脱粒,然后把土炕烧热,把麦粒放在土炕上面进行炕干,那年的麦芽馍看起来黑黑的,吃起来又粘又涩,一想起那年的收麦情景,心里充满了苦涩味。

过去的收麦时节,真是又紧张又劳累,真可谓是龙口夺食,不敢有一点怠慢疏忽,否则一场暴雨或冰雹就会使丰收的希望瞬间化为泡影。在收麦前夕,父亲会早早地把一切准备工作做好,提前把镰刀磨好。割麦那些日子,每天早上四点多钟,天还没亮父亲就已到地里开始割麦了,他一次过去要割七八垄麦子,割得又快又整齐,妈妈和姐姐在后面紧紧追赶,一刻也不停歇,实在累得不行,就直起酸痛的腰,揉揉发胀的胳膊接着继续割麦,全然不顾火辣辣的太阳和刺人的麦芒。到十一点多的时候,就开始用架子车装麦,然后用牛拉回到场里。拉完了麦,在场里用铁叉把麦子腾开堆成一小堆一小堆进行晾晒,中午急匆匆吃点饭,就开始用牛拉着碌碡进行辗麦,吱吱扭扭,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最后要把碾过的麦子堆起来用木锨进行扬麦,有时没风,那这一夜就别想睡觉了。有时多雨,就需要把麦子堆成一个大堆,这特别费劲,而我当时年龄小,这全靠父亲一个人干,天晴了,再把麦堆扒开进行晾晒,然后再进行辗麦,有时天公不作美,堆了扒,扒了再堆,如此反复,把人折腾得够呛。一个收麦的季节下来,一个个又黑又瘦,甚至都要瘦成十斤,不过看着收获的粮食,大家也不觉得苦和累,心中满是丰收的喜悦。后来随着条件的改善,割回来的麦子可用打麦机进行脱粒,人们省了很多劲。再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用三轮车把麦子从地里运回来,再用拖拉机拉着石碌碡进行辗麦,人们更轻松了不少。再后来,人们开始用机器耕种了,收麦用收割机,又轻松又快捷,确实方便了,然而费用也不少,这样一算,人们种麦就有点不划算了。这七八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人们开始种植烟叶,我们那里成了烟区,现在已很少有人种麦了。

又到了麦黄时节,我们现在那里不再是金色的麦浪在随风起伏,而是一行行绿油油的烟苗在茁壮成长。那火眉连天、龙口夺食、抢收抢种、又苦又累、苦中有喜的收麦时节还真的有点让我怀念。

别了,那远去的收麦时节;别了,那苦难的日子。
 

更新:2015-06-02 02:11:5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