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横渠村民李瑞军,拾金不昧感人心

作者:僧世波 来源:灵宝市川口乡横渠村 点击:1779

常言道:“天上不会掉馅饼!”但是我市川口乡横渠村四组村民李瑞军的头上却多次掉下“馅饼”。这是怎么回事?而面对从天而降的“馅饼”,他又无动于衷,这更让人难易理解?

 

                                                                                      (一)                                           
      今年正月初三,春寒乍暖,节日的气氛正浓,家住三门峡市区的梁女士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刚刚丢失的珍贵财物还能失而复得。
   
      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在卢氏某单位上班的梁女士在路过川口乡科里街下车后,在路边一摊点简单用餐后,急匆匆地往家赶,回到家后,才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小皮包不见了。正在她心急如焚的时候,电话铃响了,原来是川口派出所民警打来的,并声称有人捡到了她的包。
    
      再说当天,正值春节,川口乡横渠村村民李瑞军和往常一样在科里集市摆摊卖小吃。中午时分,有顾客提醒他:餐桌下的包是不是他的时,他急忙拾起,才发现不知是哪位顾客用餐时不小心遗失的。随之,他与科里一位好友商量后,决定交给乡派出所处理,值班民警得知事情缘由后,当场打开包检查:发现包里装有八张银行卡、少量金首饰及2200元现金,还有一张身份证和一个u盘。后来从一张物流供货单上才知道了联系电话。
   
      且说梁女士丢了包之后,心烦意乱、悔恨交加。后来据她讲:其中u盘存有大量珍贵资料,丢失了非常可惜。她原以为是在乘坐公交车上丢失的,没想到是好心人李瑞军的拾金不昧。急忙赶来望着自己失而复得的财物一件不少时,梁女士连连道谢:“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二)

  时隔六天后,幸运之神再次降临。正月初九这天,某镇计生部门因工作失误将一笔480元独生子女补助金打到了村民李瑞军的存折上。当计生工作人员请他吃饭时,他连连谢绝,并急忙到金融部门核实,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原由,于是二话没说,及时退还了错打的款项。

  事情又可以追溯到两年前,同样的事情,同样的经过,同样的结果。不知何故,一笔480元的独生子女补助金也还是打到了他的存折上,他得知后,及时退还。

 

                                                                                   (三)

 2014年10月的一天,村民李瑞军将当天卖猪的一万元现金到某金融部门办理存款业务时,因工作人员疏忽大意,将一万元错打成了两万元。当银行工作人员寻来时,好村民李瑞军毫无怨言,也是及时退还,从没提出过任何要求。
  
    还有数次他将自己摊位上顾客遗失的小物品一一退还······

   
       横渠村村民李瑞军的家庭并不富裕,有两个兄弟至今还未成家,唯一的女儿在上大学,开支很大。夫妻俩早出晚归,辛勤经商做小生意,而面对多次从天而降的“馅饼”,他总是毫不动心,用自己的真情实意谱写了一曲曲人世间最优美的旋律——拾金不昧。

 当有人说让他傻时,这位朴实善良的农村汉子总是憨憨一笑:“不是自己的,一分也不能要,这样活着心里才踏实!”

   
   
    【后记】这是一篇迟来的报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得知了好村民李瑞军多次拾金不昧的感人事迹,采访他时,他总是表现出久违的回避与腼腆,口中不时喃喃自语:“过了的事,还说那干啥。”听!多么朴实的话语呀!
                  这就是笔者的好邻居——横渠村民李瑞军,拾金不昧感人心。    
 
        指导老师:党锁军、僧向增

 

      
      

 

更新:2015-04-22 05:45:0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