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佛山攀崖石刻考证
元金吾卫上将军,河北等路兵马都元帅许威,征西过灵宝,爱梁村风土之美,始家焉,于时灵宝许氏,迄今已有近800年历史。威传九世进。进生于明正统二年(1437),成化二年(1466)中进士。累官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谥襄毅。《周礼》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天官为吏部,居六部之首。后世亦称吏部尚书为天官,由是,人称进为许天官。
佛山位于灵宝市西南 57公里。有赋云:“桃林之南,弘农之源有佛山焉。北距金城百二十里,南去洛州百五有余。处伏牛之西北,连秦岭于东南。层峦叠翠,泉瀑争流是其秀也;俊峰挺拔,关山重重称其雄哉。辘轳关,乃洛阳之门户,实长安之咽喉。昔有将军驰马,许论巡关,闯王屯兵;今有文人挥毫,李准题诗,敬夫墨宝。禅林寺,自东晋而兴建,至明清以鼎盛。续焰于庐山东林,别传于嵩岳少林。沙门讽诵国昌盛,游人乞求家平安……”佛山林壑尤美,历史悠久,能不令许氏族人寻古探幽,游历其间吗?
许论(1485—1556),许进八子,字廷仪,谥号恭襄。以通晓兵法,能征善战而负有盛名。因累立战功,官至兵部尚书,加授太子太保。著有《九边图论》。1539年游历佛山禅林寺。有摩崖石刻为证:“明嘉靖己亥夏,邑人员外郎许论游此。”巡查辘轳关时曾题诗一首:“道路崎岖类井阱,车难方轨马难行。一夫拒守能坚壁,群寇何由得进兵。”
许茂林,进曾孙,诏孙,儒子。1543年游禅林寺。题记曰:“明嘉靖癸卯春,邑人监生许茂林游此。”官云南五井提举.
许茂檚,进曾孙,词孙,份子。“明万历甲戌夏,光禄寺监事许茂檚游此。”光禄寺,主管宴享。监事,从八品。
“明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八日,邑人知州许任、知府许倓、少卿许僴、监生许茂樳、茂栌、许自然、生员许浑然、许廓然同游。”即公元1588年农历九月十八日,同游者8人。此石刻位于禅林寺石塔东北200米,小河对面崖壁之上。
许任,进孙,诰子。富于诗文,尤工草篆诸体。嘉靖己卯科(1555)举人,山西霍州知府。
许倓,字静夫,进孙,论子。历任户部郎中,湖广衡州府知府。加赠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掌锦衣卫右军都督府右都督。
许僴,进孙,诗子。嘉靖己卯(1555)科举人,嘉靖乙丑(1565)进士,仕至太仆寺少卿,兼按察司俭事。
许廓然,许论曾孙,茂杞子。官嵩县守备,袭弘农正千户。公元1591年许廓然再游佛山,题记曰:“万历辛卯秋许廓然游此。”
在寺上村峪口大桥东200米弘农涧河之中,兀然而立着一块巨石,型如巨龟,长约30米,高约15米,昂首向西,与上游500米河中的另一块石龟遥遥相望,两龟中间有一条石蛇,关于它们还流传着一个悲怆动人的爱情故事,所以被叫做龟蛇石。就在第一块石龟的头部往下约3米处有一石檐,面积2平米大小,上有石刻:“许任、许茂樳、许自然、许浑然游此,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
距朱阳4公里的佛山脚下有座著名古寺,名曰鱼窟寺,又名延寿寺。创建于唐开元年间,至明代天顺壬午年重修(1462),成化元年(1465)复修,直至嘉靖二十年(1542)八月落成。其时,由许诗撰文作记。现今还保留一座古亭,修建于明弘治年间,已有500多年。构造独特,堪称建筑之杰构。许诗,进子。嘉靖戊子(1528)科举人。
自明嘉靖己亥年(1539),至万历辛卯年(1591)的53年中,许氏族人游历佛山者络绎不绝,有据可寻者达十数人。由此而论,灵宝许氏族人与佛山之缘可说是源远流长。真所谓,山因人而名,人以山而盛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