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游双龙湾

作者:呼新平 来源:阳平一中 点击:2272

 游双龙湾 双龙湾之行,几经周折,今终成真。一路上,崇山峻岭敞开怀抱,团团雾气飞扬跋扈,触手可及。接二连三,长短不一的隧道,曲曲盘盘、一波三折的道路,给双龙湾披上一层神秘面纱。

进入景区大门,需驾车再次行驶一段山路,与前面一样,急弯处如不减速至蠕动状态,就要品尝车毁人亡的苦果。路的终点,是双龙湾渡假村。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建筑形态极具现代元素。 从渡假村去往桃花谷,乘车,步行,漂浮,皆可。陆路、水路无不依山而建,齐头并进,宛如两条腰带一上一下捆扎在青山之间。一块块松木板整整齐齐排列就是步道,一根根松木柱横竖相连便成栏杆,一脚脚足迹踏出就是一曲曲松涛依旧。桃花谷口就躲藏在腰带之后。这里地势开阔,大坝拦截住悠悠河水,河底失去了遮羞布,赤裸着躯体呈现它的魅力。淙淙溪水纵横交错,大小河石杂乱铺陈,颗颗沙粒熠熠生辉。游人越过栏杆,跳下河岸,寻觅鱼虾,搜索奇石,沙滩追逐,肆无忌惮的徜徉在它的躯体上。 一汪清泉横亘在桃花谷口,泉水争先恐后,越过岩石,猝不及防,粉身碎骨,捐身为玉,发出惊恐的呼号。

泉池两边各一块怪石,怪石之后,躲藏着蜿蜒小路,沿路而上,可以目睹泉池全貌。水质清澈,水草招摇,三五睡莲聚为一簇,几朵荷花悠然怒放,袅袅娜娜,风姿卓绝,不由得回想起刘禹锡之《爱莲说》。溯池向上,水声滔天。举目望去,一条瀑布从天而降,水沫乘着微风,滋润一颗颗干渴的心灵。路于此处,似已近头,一番环顾,右壁小洞散发阵阵寒气。举步而入,恰容一人,才入洞,光亮仅可辨别平坦与坎坷,越前行越光明,拐角处抬头看,一条细缝向上延伸,幽深邈远,逼迫你发挥无限想象。刚出此洞,又入彼洞,名为羞花。一脚踏入,彩灯明亮,再入一步,洞呈黑暗,忽明忽灭间,恰似少女初见情郎欲说还羞。出了羞花洞,才是桃花谷,出了羞花洞,才真正领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桃花谷之名据说源于这里满山遍野的桃花,此时已初夏,自然没了花缘。路,时而阶梯,时而平坦,时而乱石,时而隐没在杂草之间,曲曲盘盘,直通云巅。窄小处,仅容一人一足;险要时,需脚踩滑石,身临大潭,稍有闪失,就要身陨山涧,不免胆战心寒。路是水的依托,水是路的灵动,二者相依相伴,形影不离。溪水从“天下第一水帘洞”蜿蜒而下。宽阔处,幽幽静静,清可见底,深不及脚面。狭窄时,汹涌奔腾,咆哮如雷,聚为深潭。顺畅处,波澜不惊,文文静静,似可相拥相抱,障碍时,奋不顾身,怒不可遏,浪花竟天。源头水帘洞,几条瀑布凌空而下,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扯着嗓子唱响银河落九天的诗韵。长年累月的浸润,使得每一片叶儿,每一块石,每一条缝隙,无不光鲜亮丽。洞黝黑而神秘,似有台阶可入,却无人问津。是害怕胜景太美,流连忘返?或是担忧成为“烂柯人”?一路上,青藤冲破山皮,盘绕古树,古树遮挡青天,给路和水增添了无限神秘和活泼。 绕过水帘洞,爬上陡峭阶梯,一片泉池进入视野。这些水是来自山的毛孔,来自树的脉络,来自草的扭沥?无人能答。它们一丝丝汇聚,一滴滴积攒,才有这般壮阔。这难道不是水滴石穿的又一种诠释吗?踏水而行,或是踏石而进,到悬崖边上,俯视下方,才发现这儿是水帘洞瀑布的源头。穿越泉池,走上栈道,雾气调皮起来,或前呼后拥,或若即若离,缠枝绕叶,聚散离合,抬眼望,游人成了仙人。

栈道尽处,沿左手而下,便是桃花渡。从此地乘船可游览溶洞群、螃蟹沟。此时,天色向晚,只得留期盼于心中,待来日方长。 夜晚,天与山浑然一体,难辨彼此。走出农家乐,立刻漂泊在星的海洋。向前,向左,向右,向上,无数颗星辰此起彼伏。直到踏上昏黄灯光笼罩的小路,才明白周围皆是山,那明明亮亮、摇摇欲坠的是隐身在草丛、树枝上的灯光。 第二日,沿原路信步桃花渡,乘船游览螃蟹沟。螺旋桨突突噜噜,万千朵雪花跃出水面,船过处,水痕晃晃悠悠,恰似潜藏水下的双龙,正准备飞跃水面,一展雄姿。两旁山壁满是绿树,只在一两处有岩石裸露,如斧砍刀劈,历经岁月渲染,迸发无限深沉。

与桃花谷相比,螃蟹沟略显肤浅。游的迅速,忘的精光。 吃完午饭,驾车翻越崇山峻岭,一路奔驰回到故乡。

更新:2014-08-26 13:58:4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