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之巅访杜鹃
老鸦岔垴,海拔2413.8米,是河南省最高峰,被称为“中原之巅”。它位于豫陕两省交界的灵宝市故县镇境内小秦岭北麓,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有中原难得一见的灵宝杜鹃群落。
每到春夏之交,这里的杜鹃花妖娆盛开,烂漫多姿,吸引着众多游客来登高揽胜赏杜鹃。我们就在晨曦微明时出发,慕名前往中原之巅寻访芳开在云端的杜鹃花。
车行至故县镇,再朝南至河西村,就到了小秦岭枣香峪口。沿着枣香河逆流而上,两岸山峰夹峙,青翠欲滴,河中巨石遍布,形态各异。在颠簸中爬坡二十公里,我们换乘了林场的通勤车继续上山。通勤车在这段坡陡弯急布满碎石的道路上,就像一只麻雀,蹦跳个不停。有时车子就悬挂在山腰,一侧是峭壁直立,一侧是深渊森然。
爬完十公里陡坡,我们来到林业科研站。这是一座白色小楼,建在削掉一座山包整理出来的小块平地上,下临深谷翼然欲飞。
站在科研站的窗户前,顺着同行的林场张场长手指的方向看去,峻峭的山峰直刺向晴朗的蓝天,可以隐约看到接近山顶端的那片模糊的白色。张场长告诉我们,那就是杜鹃花,离这里垂直高程三百多米,实际路程三公里,爬上去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稍事休息,开始爬山了。石阶陡峭壁立,一路都是当地人俗称的“瞪眼坡”。路边密林交柯,遮蔽天日,夏日里竟生出一丝寒意。山上古树名木众多,有通体透红的红桦,有高达十丈的糙皮桦,还有逾越千年的五角枫。
不知名的飞鸟在林间上下鸣唱,奏出婉转悠扬的天籁之音,愈发增添了山里的静谧。在山里行走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疗养,叫人望峰息心,抛却芜杂纠结的尘俗羁绊。
心里正惦记着杜鹃,转过一个急弯,眼睛忽然被白光闪了一下。我看到两棵树分列在石阶两侧,枝叶在空中交叠,花朵簇拥在一起,仿佛两个运动员合力高擎着一支燃烧的火炬,这就是杜鹃门了。
啊,杜鹃,众里寻芳千百度,不枉我对你的一片深情,终于见到了你的芳容。
我赖坐在杜鹃树下,细细品赏她的冷艳仙姿。这两树杜鹃花洁白无瑕,枝枝簇簇地盛放着无数的花朵,冰清玉洁的花瓣上,仿佛还留着丝缕风雨的吻痕。
我多想变成山间的清风,抚摸你柔嫩的肌肤;我多想化作春天的露珠,打湿你弹指欲破的娇颜。因为有你,山成了我的朋友;因为有你,我愿怀着少年的春心,踏遍千山万水,拜倒在你的脚下。
告别杜鹃门继续朝山上走,杜鹃渐渐多起来。山林间忽而闪出一丛白,忽而闪出一丛紫,牵动着我们的视线旁逸斜出。
在一片紫色笼罩的杜鹃林中,我的脚步再也迈不出去,就倚着树身观赏她的娇媚多情。这五六株高大的杜鹃树,召唤来千朵万朵的杜鹃花,万紫千红地盛放在枝头,千娇百媚地含羞微笑。这么几树紫杜鹃,就像开山的炮手,轰然点燃了山的激情,更点燃了人的激情,将荒蛮的山里时光演绎得流光溢彩。
沿着被紫杜鹃染红的山路走出不远,一棵老杜鹃树就默立在山巅迎接我们。她就是传说中的千年杜鹃王。
这是一颗了不起的杜鹃树。它虬枝龙姿,盘旋屈曲,独木成林,密密麻麻的枝叶形成一个圆形的皇冠,皇冠上缀满了洁白的和紫红的杜鹃花。细看,它的皮呈灰白色,树干低矮粗壮,分出八条水桶粗的主枝,每条主枝又分出七八条碗口粗的分支,分支上分出胳膊粗的细枝,细枝上分出鸡蛋粗的末枝,末枝上分出指头粗的微枝,微枝依然在努力分岔生长。这样,树的最高处就成了数量庞大到惊人的末梢的集结地和杜鹃花的舞池,成为难得一见的树中奇观。
千年杜鹃王,你怎么会有如此伟大的生命力啊!你睥睨风霜雪雨、雷鸣电闪,无视岁月流逝、星辰运转。你就这样默立在秦岭之巅,一站就是一千年。春夏季节,你把灿烂洁白的花朵开在秦岭深处,开在白云深处,为山注入了灵魂中最亮的一抹颜色。秋冬季节,你就默默无言,静静吸收日月之精华,蕴藉山川之灵气,期待着下一个春天。心中有梦的杜鹃王啊,你是我崇拜的精神偶像。
望着树下来来往往的游客,我心生感慨:秦岭杜鹃开在深山,开在云端,开在尘世之外,本不为人类盛开,而是为自己盛开。我来,杜鹃花开;不来,杜鹃花依然盛开。我来或不来,杜鹃就淡定在这里。人,不也要学习秦岭杜鹃这宠辱不惊的淡定风度么?
继续攀登,在海拔二千四百米高度,有一处一人宽的窄岔口,就是老鸦岔。据说这里是老鸦的高飞极限,老鸦要逾越这座山峰,只能从岔口穿过。奇特的是,造物仿佛在配合着这个传说,在老鸦岔周围不远处,竟有五六块岩石极像老鸦,它们或凌空俯视,或临崖振翅,或蹲守问天,栩栩如生,是我所亲眼见到的。
继续前行,转过一个山坳,我们登上了河南最高峰。一块标牌上赫然写着:“中原之巅,老鸦岔垴,海拔2413.8米。”站在中原之巅凭高望远,青山葱翠,云横秦岭,巨石弄姿,无限美景尽收眼底。
然而,此行最美的景色当属杜鹃花,她高高站立于中原之巅,在我心里盛开出一片永恒的春天!
201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