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播下了知识的种子
日月累积,光阴荏苒,一年又一年……书被争相传阅,不曾歇息。播下了知识的种子,也刻下了时间的年轮。再看书容,不敌当年,容颜既已半损,青春永逝不再。当年洞房花烛的完婚夫妇亦不堪回首,忽如一夜“秋风”,换了时节,也染了风霜——中年已悄然而至。起居作息之间,憔悴了面容;叮咛目送之臾,增添了皱纹。于是累了,倦了,身体单薄了,虚弱了,各种病痛伺机隐忍潜伏了下来,等待时机整装爆发。
此刻,道道流传中,新书俨然成了旧书。旧书亦是书。虽说是旧,岂有喜新厌旧之理!指不定当今钟爱之新欢亦是他人昔日之旧爱。旧书还得身拖疲惫之躯,奔波于宿命的旅程中,尽管气数将尽,臧克家却有老马“抬起头看看前面”。
又历经数载。岁月不饶人,旧书只得以苟延残喘。封页早已筚路褴褛,衰败不堪,甚至破碎离间,各自成家。再翻书页,当初的硬朗清脆之声早已学会了《红楼梦》里的贾敬,撇下了红尘遁入空门,一页页软绵绵无精打采,好似酷热里耐暑不过的狗伸出的舌头。
旧书至此,再观其人,已步入晚年。劳苦一生,不胜岁月,只剩风烛残年。中年过度劳累而种下的病痛于是工业类并发作,折磨着,吞噬着。他们坐下,躺下,整天想着,想着自己一生的劳作,想着儿女未完的房贷,想着膝下的儿孙……
一如残花败柳,旧书寂寞地躺在书架的旮旯角落里,布满灰尘,终于再也无人问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