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中本该有的桀骜不驯
我们在十七八岁的花季,重复着同一个故事,适应着同一种生存方式。
我们在宿舍—教室—食堂的“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中想尽办法过的充实,过的快乐,努力让这个花季留下多一点的特别回忆。
我们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谈论着谁与谁的事,讲一些朦朦胧胧的故事。
我们也会偶尔忧伤。我们会用一种平淡的文字渲染出一种90后特有的忧伤气氛。我们哭过、笑过,可就是甩不掉这淡淡的点点蓝色忧伤。
我们在单调的生活中憧憬着可有可无的事情,让思想遨游在我们之外。我们每天老老实实地坐在教室里,老老实实地听课,偶尔觉得无聊,释放一下,用自己的声音让课堂更加活跃,或者走神三五分钟。
我们喜欢品读一些忧郁的文字,感受这悲凉的味道,乐此不疲。我们喜欢忧伤的感觉,一种淡淡的苦涩、心酸,让我们更加深沉。
我们有着青春中本该有的桀骜不驯,却又不得不在各种压力下努力地学习。在夜深人静的晚上躲在被窝里打开手电筒,灯光照在笔尖上反射回刺眼的光芒。我们看着考试成绩,感叹着“有努力就会有收获”抑或低落地看着别人进步的快乐。
有人说我们故意把悲伤夸大,搞一些无聊的事情。但是我们的东西叫做“非主流”,我们有我们的忧郁世界,它毕竟是“主流”之外的,没有遮天蔽日的效果。
我们的世界,只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