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收起那份寂寞与感伤

作者:褰撳勾鏁呬簨 来源:学校 点击:1838

 

四季的更替,岁月的轮回,谁也无法不跟着它们的脚步走。春之花、秋之月、夏的雨、冬的雪。其景色虽各异,韵味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会在人的心中,涌动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来。秋却冬来,在这萧萧凉意中,又应怎样来解读枯与寒的风情呢?

抬望眼,眸中的山,是山山寒色,眼里的树,是树树枯残。听风,耳鼓只闻瑟瑟声,望水,目内尽是水萧萧。何处不见红衰翠减,一地尽是残叶焚烟。

无绪地走在弯延的山道上,寒意透入双袖,让人后背生凉。一片枯叶悠然落下,顺手将其接于手中,翠消黄现,唯那清澈的经脉,还透着一丝顽强与不屈。这是它的本性所然,就是叶均腐尽,它也一样能做到丝毫不乱。

一叶可知秋,一叶可障目。就这样一片叶子,在人的心中,究竟会承载多少情愫,到底能牵扯多少故事?悠悠长河,叶之所以能动千载心魄,就是因为它与人生有着太多的相似。春时的明媚、夏时的火热、秋时的萧瑟,冬时的凛冽。最后随风、化影、成泥……。它是那样的来去匆匆,而人生过客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路旁的山花,受冷雨凄风的不断侵袭,虽可摇曳,却再也不能生姿了。花已垂首,叶也残破,无奈地背负这连天的寒意,默默地听风神伤。此情此景,正应了李璟的那句诗:“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空山寂寞,怎不让人心生一缕惆怅呢?

其实人生走到现在这个阶段,红尘中的许多事,已经没有什么看不开的了。就是触景生情,也无须在如此多愁善感了。行走山中,求得不就是心灵的一种宁静,给自己一份淡然,抛开都市的喧嚣,放下世间的恩怨,回归本真的那份纯净吗。枯叶都能经脉如新,难道人还没有那么一点骨气不成。

随身带着的收音机,恰好播放着钢琴王子克莱德曼的《秋日的私语》。乐声如梦似幻般地弥漫着。那一串串优美的音符,在空中跳跃着、旋转着,轻舞着寒意中那份独有的清幽。

那秋的旋律,和着这冬的韵味,似乎更有一种深意渗染其中。现在听来的感觉,它不是一首秋的颂歌,而是用人生的坎坷写就的一首诗。只有历尽艰辛与困苦的人,才可能从枯黄的落叶中,品味出最优美的舞姿。才能在被收割一空的田垄里,看到那份坦荡的赤诚。才能从横陈在松枝上的蝉壳上,听出生命无限轮回的赞歌。

虽然,人心无处不脆弱,但,叹不消愁愁更愁。还是收起那份寂寞与感伤吧。只要换一种心情,也许就能与这萧萧寒意,尽情地跳个舞。只要不惧寒冷,就大可牵起这双冰冷的手,在还未谢尽的野山菊前,跳起深情年代孕慢四,激昂的快三、柔情的伦巴,与那欢快的恰恰。只要能忘我投入,尽情挥洒,也许会让那只落单的孤雁,一时忘了季节,忘了寒冷,而不忍南飞,随着你的脚步而起舞三弄。

活在当下,古人早有明训:“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禅意讲的也是一切皆空,唯有当下。直面这萧萧冬意,虽然四野芳容憔悴,但,它依然内存着一种其它季节所无法比拟的美之内涵。若没有它的萧瑟与悲凄,不是它这般的寂寞与寒冷……,人生怎么可能会像一坛酝酿千年的老酒,变得如此醇厚与甘甜,变的如此丰富与多彩呢?

面对这样的恩惠,应当去扯下一块彩云,浣月纱为丝,弄清风为剪,再摘几颗星钻缀上,做成一件美丽的霓裳,赠送与它。当来年再一次站在秋末的车站,看它是否还穿着这身美丽的衣裳……

更新:2014-04-05 06:10:0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