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想象更加亲切和丰富

作者:哪里好看 来源:学校 点击:2250

最难忘是小时家里的窗户。小小的一扇窗,没有玻璃更没有窗栅,更惶论窗帘和纱网。就是这一扇小窗,同样是一家人生活的天地。每到冬天,为防御寒风,父亲就用一块塑料膜封住。北风呼呼的刮,不透风的塑料膜受到风的张力一松一弛叭叭作响,三更半夜确实可怕。遇有风雪的日子里,我只能在那不太透光的窗口下读书,父亲在窗下挑拣农作物种子,母亲也常在窗台下梳理那因忙碌而散乱的头发,有时让我帮她拔除那剌眼的睫毛,暗淡的光线下,母亲因操劳而红肿的眼睛让我好难找到要拔除的睫毛,常常弄到母亲流泪而收场。夏天天气热,父亲又拆下塑料膜,屋子里通风没那么热了,房间的光线也亮了。在窗户的下方放置一块旧铁皮,既防止窗沿上的杂物跌落又起了一定的隐蔽作用。夏天雨水多,一到刮风下雨,无遮无挡的窗户却又有新的麻烦,只有在窗户上方订两个桩子,下雨就用一块竹编的帘子罩起窗口,一家人在没有光亮的房间里听风声雨声,有时在外玩耍误了罩窗口,那必定给母亲惹来许多麻烦。小小窗户麻烦多多,但没有它又万万不可能,那时多想有一间窗明几净的房子,有一扇宽敞明亮的窗户。

读完书,走入社会,看到大千世界的繁华富庶,更惊叹那装修考究的各式窗户。有次出差武汉,到客户的办公室,那大厦里全是落地玻璃窗,窗户跟房子一样大,更配有白色纱窗和米黄色窗帘。临窗而望,远处的长江,近处的楼宇,空中飞翔的白鸽,地下奔流的车辆尽收眼底,不觉神清气爽,似欲破窗而出乘风归去兮。

见过的窗户样式越来越多,对窗的感觉和想象更加亲切和丰富。春风二月,透明玻璃窗外,杨柳轻拂,乳燕翻飞;夏日炎炎,轻拢荷叶绿意窗帘,任窗外骄阳似火,室内却一切淡然;秋高云淡,落叶纷飞,时而心旷神怡,时而伤感落寞。2000年的李琛的一首《窗外》,不仅将青春的寂寞和爱情的渴望从窗户演唱得淋漓尽致。更进一步加深了拥有一扇窗户的强烈渴望。

终于有了自已的房子和窗子,将前窗设计成带阳台式的落地宽窗,后窗带外窗台的欧式雕花窗,所有窗子一律安装双层窗帘。站在落地窗前,品江南烟雨,赏万家灯火,叹花开花谢,观长空惊雁,沉浸在窗的景致和暇想中不知所以。此时的窗不仅仅是通风和透光,窗也是一幅流动的风景,更是一方富于想象的天地。

记得有一年春节回家,上幼儿园的儿子一早起来打开音响,唱他喜欢的儿歌,我也起来和他一起唱。儿子招商却要妈妈一起来,当时正流行《2002年的第一场雪》,儿子也会象模模象样的唱几句。那时光,春日的早晨,春风从微开的落地窗轻轻吹入,吹动着白色的纱窗帘,沙发旁的干花轻轻摇曳,“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的感觉,再一次把温柔和缠绵重叠”,搂着儿子,拥着妻子,是爱情更是亲情,此时的窗前恰恰是一幅相亲相爱的亲情画卷。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窗户就是一所房子或一幢楼的眼睛。窗小天地大,小小一扇窗户,其精致、豪华和宽敞的程度显示出主人的社会地位。但其简陋、朴素或狭小却不一定影响主人的生活品味。寒窗陋室亦不乏名人志士。“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就是说只要有窗就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下;“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窗同样是文人骚客抒情写意之天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西窗之下,一家团聚剪烛长谈,诉说离愁别恨;“醉卧北窗呼不醒”人生难得糊涂,醉卧北窗是何等快意人生;“纱窗月落日黄昏”,将日夜交替之美景由纱窗映衬而出;“守着窗儿,怎生熬得黑?”痴坐窗前无人陪伴,满腔相思愁恨尽在方寸窗间。

更新:2014-04-01 02:51:4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