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孕育了20多年的班会课
20多年前,一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当班主任。在他和学生之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这位年轻的老师凭着对教育的热情,在班里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历程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20多年后,这位班主任已是灵宝市教体局教研室主任,当年的学生也已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很多学生忆起当年的任老师,感慨颇多。他们认为,班主任真心为学生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有可能会在学生的生命里留下印迹。20多年后,师生聚会,一节孕育了20多年的班会课上演了——
农历大年初四,灵宝市第一高中1992届高三·一班学生在一起聚会,我作为当年的班主任理所当然受到了同学们的邀请。于是,就有了20多年后我为一群已经40岁左右的学生们“上课”的故事。
这一次聚会令班级每一个成员激动不已,特别是对我这个当时的班主任来说,更是终身难忘。
“下面,请同学们热烈欢迎我们当年的班主任任杰老师讲话!”
听到主持人的邀请,我登上了台。出乎在场所有人预料的是,我又为学生们上了一课,圆了我20多年前的梦——“同学们,大家过年好!主持人请我‘讲话’,可是我要告诉大家:我今天不是‘讲话’,而是‘讲课’。我这节课,是为了兑现20多年前我曾经给同学们许下的诺言啊!”我站在酒店餐厅的舞台上,开始了我“讲课”的开场白或者说是课堂导入语。
台下安静极了,在场的所有人一下子愣住了,“课堂”的气氛好极了。
“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展示几件我保存至今的我们班的一批珍贵‘文物’。”我边说边拿出了我的“宝物”——我们当年的毕业照片、我当年的班务记录本、班级的班费收支记录本和原始记录条据、部分同学与我的通信原件及节日贺卡等。“同学们,我的班务记录本里完整地记录了我们在一起的一年时间中,每一次班会的详细过程以及同学们当时的一些趣事。20多年来,我搬了三次家,可是,这些物品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我将继续保存下去,到2037年学校建校100周年的时候,我将会把这些‘文物’捐献给校史馆!”
台下,短暂的寂静之后,突然一下子响起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的脸上都显出激动的亮光。
“同学们,20多年前,我有幸成为了你们的高三班主任,虽然我们在一起只有短短的一年时间,但对我来说却是终身难忘的一年幸福时光啊!因为,这是我教育生涯中第一次做班主任啊!”
“同学们,20多年前,我曾经在一次班会课上讲过:几十年后,当我们都变得白发苍苍的时候,如果我有机会能够给学生们再上一次课,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同学们,今天,就让我把这里作为教室的讲台,再为大家上一次班会课!”我仿佛是一口气说出来了我准备了20多年的话。
1991年,是我在灵宝市第一高中任教的第三年,送走了一届毕业生。那一年,我被学校继续留在了高三任两个班的语文课,并兼任高三·一班的班主任,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涯的第一次的班主任工作。
这是一个高三时才组建的文科班,全班88人加上后来中途插班复习的2人全班总共90人。许多同学是因为基础差才来学习文科的,再加上当时学校重理轻文,学校对这个班并没有抱多么大的期望。甚至,学校当时没有给我班分配升学的指标任务。
我为全班学生感到委屈、感到不平。在认真分析具体情况之后,我给每一个同学谈心鼓劲,天天与学生泡在一起进行我们所谓的青春的冲刺。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当年的这班学生,竟然在1992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绩。当年三门峡市的文科第一名出自我班,一大批学生升入了各级各类学校。
翻开我当年的班务记录本,从1991年8月16日的第一次班会记录到1992年7月6日的最后一次班会记录,厚厚的两本,详细地记录下了当时的班务情况:哪位同学起床早,与哪位同学谈心了……都详尽做了记录。每周班会课上,我的讲话内容,也记录得清清楚楚。
20多年过去了,许多同学的样子已经变得模糊了,但全班同学的名字,我却能够一个不剩地清楚记得。聚会过后,班级通信录的学生名字,全部是由我提供的按姓氏笔画排序的班级同学名录。
“同学们,今天看到大家都事业有成,老师发自肺腑地感到高兴!我希望我们大家今后加强联系,继续发扬我们班的班风,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
“同学们,我提议:让我们今年每个人写一篇文章,我们共同编写一本书,书名暂可以定为《永远的高三·一班》。我自愿做这本书的主编!几年后,我们还可以适时编写这本书的第二集、第三集。为了方便联络,我建议我们建立一个qq班级群,把大家联系起来!”
我的提议得到在场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和响应。
很快,我的邮箱里相继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当年的高三·一班同学写来的文章:或抒写当年岁月、或诉说现在生活、或展望未来愿景……读着每一篇文章,我为同学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也为高三·一班感到自豪。我班的故事已成为了一条友谊的纽带把我和我的学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我们师生间的人生珍藏,如同一坛美酒佳酿,时间愈久则愈加香气四溢。当年的高三·一班的故事主人公们如今已经成为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或者做学者教授、或者主政一方、或者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但可贵的是,人人牢记“只要耕耘,自有收获”的班训,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每一个教育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固然,那些学生时期能努力进取保持自信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然而,那些40岁以后依然能够积极进取、保持自信的学生不更是永远的好学生吗?
(作者单位:灵宝市教体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