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树,一道迷人的风景
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实际上,当地人并不把伊宁市叫伊宁,大部分人都将她叫伊犁。内地人说去伊犁,可能是指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某个地方,而这里的人说去伊犁肯定是指去伊宁市。地域概念的认知尽管各不相同,但并不妨碍人们对伊宁市的评价。
漫步在伊宁市街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高大挺拔的白杨,还有青杨。在伊犁,看到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实在不足为奇,但在一个城市,特别是在首府伊宁市看到这么多白杨和青杨,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我到过内地许多城市,尽管到处绿树成荫,但与伊宁市相比,便显出它们的不足之处,这种不足之处表现在树的绿化和点缀上。内地一些中等城市的风景树虽给人以整齐的感觉,但却有点小家子气;而来到伊宁市,感觉就大不一样了,这里的树给人的感觉是豁然开朗、气势凛然。你看无论是新华西路,还是伊犁河路,那些白杨、青杨树一排排整齐肃穆,挺拔高大,枝干银亮,绿树成荫。两排白杨之间是笔直、干净、宽敞、平坦的街道,车辆鱼贯而行,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白杨树下,不时可以看到的是具有当地特色的行人,尤其是那些衣着艳丽、民族风情浓郁的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少女,她们亭亭玉立的身姿就像一株株迎风招展的小白杨。而那些身材高大、健壮的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男子,则像一株株威风凛凛、坚强结实的参天白杨。伊犁虽处遥远的西北边陲,但她绝不寂寞,这里有上世纪五十年代来这里战天斗地的支边垦荒英雄,有八九十年代来这里无私奉献的各类科技人才,还有新世纪以来踊跃报名甘当志愿者的热血青年。他们就像一棵棵白杨树,在这方既美丽又荒芜的土地上坚强地挺立着。于是,伊宁市乃至整个伊犁的白杨树,又成了伊犁各族人民美的化身。白杨排排,白杨猎猎,这座被人称为“白杨城”的西域名城,给人的感觉是那样伟岸而又亲切。
除了白杨树,苹果花也是伊宁市街头的又一道迷人的风景。据说,人们评价伊宁市有两句话:“春来满城苹果花,秋至满城苹果香。”我们回到伊犁时这里刚好是春天,伊犁和江南一样,也进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印象中,我看到家家庭院都种有苹果树、杏树、梨树或海棠树,甚至还有樱桃树,整洁的住宅区被大大小小的苹果园和纵横交错的水渠串连起来,这种景象随处可见。在伊宁市的大街小巷,甚至在党政机关大院,看到的依然是以苹果花为代表的鲜花,遥望似一抹灿烂的云霞,近看似一片花的海洋,在阳光下闪烁着万点银波,半座城市浸在浓浓的花香里。南方的广州被称为“花城”,南宁被称作“绿城”,依我看,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伊宁市一点儿也不比这两个城市逊色,“花城”和“绿城”均可以兼之。这不是奉承吹捧,也并非妻子是伊犁人便“情人眼里出西施”,伊宁市确实有她独特的气质。这里的空气比我到过的任何一座城市都要清新,这里的鲜花比我看到的任何一个地方的鲜花都要明净美丽,空气和鲜花透着一股雪域的冷峭和清纯,有一种让人不愠不腻的淡雅俊秀之美,它是任何一座内地城市都无法比拟的,是西域伊宁市的“酷”点。
伊宁在白杨树环绕之中,在果树簇拥之中,在花香弥漫之中,在晶莹的雪山顶和如洗的蓝天下,在伊犁河水浸润之中,一座古老神秘而又新鲜现代的城市就这样安然地静立于此。徜徉在伊宁大街上,你会感到那些疏密有致的空间线条牵引着一座座中亚与中原特色相结合的建筑,无论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还是那些错落有致的民族建筑,它们的存在都是那样自然地锁定着一种复苏引人的文明之源。哈萨克族少女的笑靥像苹果花般甜润,所有物华均可在这里铺陈,一切天宝尽可在这里布点。完全可以这样说,内地城市没有的,伊宁有,内地城市有的,伊宁也都有。看看那高耸的楼群,繁华的商场,宽敞平坦的街道,络绎不绝的车流,环抱全城的绿阴,你就会感觉出昔日的西域小镇今天已成了现代都市。至于昂首欲啸的骏马雕塑,在昭示着伊宁市正在快马加鞭,新时代孕产子热火朝天的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则向人们展示着伊宁改革开放的风貌;宏伟的人民广场敞开了伊宁市开阔的胸襟;移动通信大厦、电信大厦、证券交易所告诉人们伊宁市正在追赶时代的潮流。还有,那书香飘逸的伊犁书城充实了人们的内心世界;127米高的电视塔则丰富了伊宁人的精神生活;华灯初上时,五光十色的灯光又把伊宁市绘出一片辉煌。
白杨树和苹果花,辽阔飘香的草原,清纯的雪域气息,当然还有这座城市与时俱进的风采,是我对伊宁市最强烈的印象。今后,我还会去很多地方,也会见到很多美丽的风景,但是伊宁将令我终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