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海绵里的水
中国有句古话:“有得必有失”,得到与失去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是相互对立的,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一个人在得到的同时也在失去些什么,我并非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但是我依旧很困惑,我在这个地方实习究竟是得到的多,还是失去的多,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我们响应国家支援边境教育事业的政策,来到阿勒泰实习加支教,跟五六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差不多,我也说不清是幸运还是不幸,或许的命运的安排,我被分配在哈巴河县最远的一个乡,距离哈萨克斯坦边境只有28公里的萨尔布拉克乡牧业寄宿学校当老师,学生全是哈萨克族,这里除了冬天就是夏天,要么下雨,要么刮风,和我一起来的还有两位老师,我们既然来了,就没选择的余地了,“既来之,则安之”,我本来是教七年级语文,结果这里学生的语文课是哈萨克语,而我来这里纯粹就是多余,他们两个是来顶替上学期新师大的那两个老师的,学校给我安排的课程是全校的计算机,计算机课程在这里其实就是哄学生的,况且我也不懂哈萨话,对于我来说,我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我是来实习的,我也不想就这样混混澄澄的混日子,经过我的争取,总算让我给学生上汉语课了。
就在学校实习支教时,我也学到了一些在大学里学不到的东西,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如何给学生上课,怎么才能把学生管理好,如何与学生,老师,领导相处,虽然在书本上,或是在社会的耳濡目染下,多少听说或了解一些,但毕竟说和做是两回事,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我们不可能把理论生搬硬套,我们也只有向别人,社会学习,来尽量的适应这里的一切。
我不是伟人,无法将这里染红,也不是圣人,不能独善其身。但我也在失去许多,比如说:以前我认为时代孕育我的专业课学的还可以,经过这一学期的遗忘,我以及生疏了许多,许多诗句似乎就在嘴边,可就是说不出来,还有一些我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好习惯,比方说,早起,可我现在起床太早,也没什么事情做,还打扰别人睡觉。我也渐渐被他们所同化。还有我的字写的本来就不是很好看,也打算好好写字,可由于承担的课程太多,练字计划不了了之。说是没时间,可时间,如同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整天疲于上课,使我的毅力没以往那么坚定,定力不够。
失去的可能还远不止这些,可得到的却也不是很多,我曾经细细思量过这个问题,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浮躁的心理,和毅力信念的衰退,以及自身意志的不坚定,再加上周围环境的诱惑和安逸平静的生活氛围,使得我们放松了对自己的修炼,“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你在得到的同时注定了要失去些什么。我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可这些问题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将想办法来达到双赢,使得到和失去调和到最小的比值。如果有那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