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个春秋,母亲……
国庆征文——
六十三个春秋,母亲……
城关镇中心小学 杨锁朝
六十三个春秋, 江山如画诗意酣畅。六十三个春秋, 锦绣大地神采飞扬。六十三个春秋, 轰隆的铁牛梳理着田野的歌喉, 翻卷出丰收的喜悦与欢唱。 六十三个春秋, 贫油的国土拱起钢铁的脊梁, 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 六十三个春秋, 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 宏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茫。 六十三个春秋, “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 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 六十三个春秋, 人民的军队威武雄壮, 捍卫祖国的江山铁壁铜墙。 六十三个春秋, 人民驾驭改革的春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 …… 跨越我们的未来, 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 勃发出震动世界的力量, 光荣和自豪焕发出辉煌的容光。不知你是否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特制了一枚最高勋章,要授给一个功劳最大的人。消息传出以后,他的大臣,将军以及国内著名的科学家,医生,文学家,明星演员都希望得到这一枚奖赏。但是国王却把它授给了一位小学教师。因为无论是科学家,医生,还是国王都曾经受过老师的教育。饮水思源,不能忘本呀!
有人说,一个人走了,他的一切也就随着他的远去而消失了。这是真的吗?母亲虽然和我们离别了三个春秋了,但以前和她一起笑过,哭过的那些日子却好似近在眼前,是那样的清晰。因为她为了学生付出的太多……
她既是我的母亲,又是我的小学老师——建老师。母亲她中等的身材,微微有些发瘦,一头洒脱的短发,几条皱纹也已悄悄地爬到了她的脸上。她穿着朴素,总喜欢穿着那件蓝色的花格子外衣,但又不失整齐大方。我从她身上看到了淳朴这两个字。
有人说老师像园丁;也有人说老师像蜡烛;而我却觉得她更像一支粉笔。她缩短了自己的身躯,为我们铺长了知识之路。她总是默默地在黑板上耕耘着,为我们播下了知识的种子。
母亲有点“怪”。同学的路,有时说近,有时说远。我心想,难道路程也会变魔术吗?
记得那是个大雨倾盆的傍晚。我们班的张琪,由于平时不注意感冐发烧了。看了医生后仍然无济事,一直有气无力地趴在课桌上。眼看已经到了放学的时间了,同学们都已陆续离开了。这时老师来到他身边,说:“我带你回家吧。”“可是我家实在是太远了。”可是母亲却二话没说,把张琪扶上了自行车。风越来越猛了,雨越来越大了,路也越来越泥泞了。母亲显得有些吃力。母亲怕张琪再淋到一滴雨,将仅有的一件雨衣让他穿上,自己却冒雨前进。雨水无情地摧残着母亲,衣服的每一个角落都遭受着雨水的洗礼,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半个小时,母亲却说:“不远,不远。”
我却在雨中扭伤了脚住进了医院,第二天全班同学都猜想到母亲要照顾我也许不会来上课了。可是母亲还是像往常一样笑眯眯地来了。课后,同学们劝母亲去看看我,而她却说:“打一个来回,路远着呢。”此刻全班都肃静了,似乎明白了什么。在这段时间,母亲没有落下过一节课。
有时母亲还有点“傻”。学校要派一位老师去偏远的朱阳镇支教。也许是因为各种原因很少有老师报名,而母亲却毫不犹豫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母亲临走前说了一句令我难忘的话:“我也舍不得你们,可是我知道那儿的学生更需要我。”
在学习上,母亲就像一位导游,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果园里徜徉,摘取秋天的硕果,品尝着成功的喜欢,那果汁滋润着我们求知若渴的心田;在遇到困难时,母亲就像所有孩子的母亲一样,拉着我们的小手一同翻山越岭;当我们犯错误时,母亲总会用母亲的心血,母亲的温和再一次洗刷每一个学生心灵上的灰尘,真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像母亲一样的好老师,他们为学生们呕心沥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为我们流了多少汗水,又不知为我们又添了多少皱纹,直到两鬓飞雪,他们拿着微薄的工资,任学生踏着自己的肩膀走上领奖台,却无怨无悔。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跪在母亲的坟前,我思绪万千,在泪光中,我又看到了母亲站在讲台前……
历史凝聚了宏伟, 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 这气势慷慨激昂, 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三个春秋,母亲啊, 我为你骄傲, 你的身躯已经融入祖国大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汇入历史的长河, 永远在我的胸中激荡。
六十三个春秋,母亲啊, 我为你自豪, 出色神奇的土地上, 又一次萌发了腾飞的希望, 历史的巨笔将沿着你绘出你新世纪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