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业
有一家早餐店停业了。我心不由衷地产生了恻隐之情。
那是两个月前,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开了一家早餐店。那家早餐店的环境和经营项目还算可以,都是一般家常的口味。
一个清早。我去吃早餐。为了节省时间,还未进门,就说:“老板,给我来一碗豆腐脑儿。少放点盐。”那人就盛了一碗,只见他在加糖的时候,我就问:“是给我的吗?”他没吭声就端了过来。我说:“你听错了,我说少放点盐,没说加糖。”他顿时脸色阴沉了下来,把那碗极不情愿地撴在他的帐桌上,坐了下去。与此同时,恰好一个顾客进门说:“来一碗豆腐脑儿,加糖。” 不知那人听见了没有。他仍去锅里给我盛了一碗,之后,才给另一个顾客去盛加糖的那一碗。先前加糖的那一碗闲置在那里了。此后,又坐在那里,耷拉着脸,点了一支烟。
虽然只是极小的细节,但我感觉,这样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怎能成呢?若是恰当的时机,把先盛好的加糖的那一碗让给后来的顾客,是不是后来的顾客接受到及时的服务会更加满意呢?这样灵活调整一下先后次序,对顾客的招待,对自己的经营都有好处,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接下来,我趁他坐下来的时候,想让他把餐费收了。因为我那天身上带没零钱,就说:“老板,你把帐算一下。”随手把一百元放在碗旁,示意他来收钱。他坐在椅子上,往这边看了看,就像没看见,坐在那里一动没动。直等到我吃完了,亲手把钱递到他手里,他才开始一张一张地数着要找的钱。我这心急的人哪,当时不为自己,反而为他着急、难过。当时,我就想:这人为什么要选择早餐这样的服务行业呢?一种不祥的预感升上了我的心头。以后,我很少去那家吃饭。
当我每个早晨路过的时候,视线总会有意无意地光顾一下那个店面,发现吃饭的总是稀稀落落的没几个人。经营了两个来月,就停业,不再营业了。
一般的停业,背后进行的是盘点,装修,排查,整顿,反思等。但这家小店停业之后,主人不知道在干什么?
不知他们是否认清了自己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