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探访竹林寺

作者:木兰哥哥 来源:灵宝二中 点击:4727

灵宝市故县镇的竹林寺庙会在晋陕豫三省名气不小。

农历二月十九,是竹林寺庙会的日子。骑着摩托车,沿着阳平,途径程村,虽是水泥路,但山路难行,上坡、下坡,七拐八绕,终于到了故县镇最繁华的地方安家底——这是故县这个黄金之镇通往矿区的咽喉。当地人戏称家底为灵宝西部的“小香港”。

街头,准备好山上的食品饮水,准备继续前进。问路,街头做生意的大婶。今天去的人多,跟着路上的摩托车、三轮车、汽车,应该都是到竹林寺赶庙会的,顺顺就到的了。出发,又是几乎一小时的路程,到来进家村,这是故县和豫灵两镇交界的地方了。那庙会是进家村的自然村嵇家沟举行的。沿着村里的水泥路,准备进山。骑摩托走了十来分钟,嘿,堵车!由于庙会,七里八乡几千人赶往这里,大小车辆堵了几里地,最方便行驶的摩托车都难以前行。经在路上维持秩序的当地人指点,绕道东南方向的河滩小路行走,车起土飞,终于到了庙会场子。

经过了解,竹林寺庙会由附近的几个村子轮流主持。这庙会的场地不小,一台大戏,一座敬献着佛像的神棚,是两个主角。佛像是庙会开始的日子,当地人敲锣打鼓从竹林寺里请下来的。值得一看的是,还保留着原始风味的扎花和面塑。凡是赶会的人,一节红头绳是免不了是要求的,象征平安,寄予幸福。

看着拜佛求福忙忙碌碌的人群,寻找探访竹林寺是我的目标。继续打听,竹林寺在庙会场子的南面莲花山上,沿着山路,步行前进。稍稍进入山口,就静了下来。一路上,山溪淙淙,颇得几分惬意。一路上,有陆陆续续的朝拜者同行。奔走,歇息,问路的距离。数着一路走过的新建的空荡荡的罗汉小庙,大约七八里的山路,终于到了竹林寺的脚下。

远望,竹林寺在高高的石阶上,座依莲花山脚。看四周,竹林在哪里,寺院的西边山沟里有一片,面积不大的。我想,竹林寺里,没竹林。寺院坐北朝南,小门开在了北面。拾阶而上,来到了寺院里,摆着寺院的书籍、香火、佛像拜请摊点。寺院正面是一座新近修建的正殿一座,里面敬献着叫不上名字的几尊佛,这里刚刚举行过开光仪式。看着崭新的庙宇和亮铮铮的佛像,有点失望,名气颇大的竹林寺就是这样哦?

四处寻找,绕过新建的正殿背后是一座面积不大的的小殿。看起来有种古朴的味道,探头进去,嘿,这里才是竹林寺的灵魂。小殿墙面上五六十年代的报纸还依稀可见。剥落报纸下面,显露出墙面绘制的墨画。一面墙上的壁画,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活生生的,似乎记录讲述着什么故事。另一面墙上,壁画是舞动的飞天和佛教神仙人物。在抬头四周,墙柱屋檐,飞龙盘绕。最惹眼的是楼阁式建筑佛龛。主体一层敬献观音菩萨,上面四层相对独立,各自成九个小庙,每个小庙里都有观音像。整个楼阁完全是木制而成,垂檐挑梁精细到位,窗棂门面,镂刻精美,精到细腻。整座佛龛,造型、设计、技术浓缩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这座佛龛年代我无从考证,只有惊奇于佛龛的保存完好,精美绝伦。

竹林寺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令我惊奇。正要告别,走出了寺院的庙门,被一居士叫住了,说寺院的主持想结缘与我。回头见到了竹林寺主持——空素师傅。他刚刚从空相寺来到了竹林寺三天。一杯清茶,和空素师傅聊了起来。从空相寺说到了竹林寺,从人生红尘谈到佛海参禅,从迷信说到了佛教。

看着不大年纪的空素师傅,钦敬于出家人的放下与放开。一句放下,抛却了功名利禄,一句放开抛却了人世间的烦恼纷争。几杯清茶,告别了空素师傅,告别了竹林寺。临别,空素师傅送了一本佛家书著留念。翻翻看来,佛教的超然大度,谆谆教化,也有辩证思想,作为俗人值得学习。

造访竹林寺,竹林寺很小,但竹林寺价值不小。竹林寺里现在竹林不多,但对于我老说,收获很多。
 

更新:2011-04-08 04:52:4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