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在《忆读书》中忆读书

作者:任杰 来源:灵宝市教研室 点击:8538

下乡调研,讲了《书》那一单元,过了把上课瘾。那篇出自冰心笔下的《忆读书》勾起了我许多回忆。于是又写了一篇《忆读书》——

我的《忆读书》

读了语文教材上这一单元“书”的几篇文章,特别是冰心的《忆读书》和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勾起了我对自己读书生活的记忆来了。用冰心的话说,正是“一提起读书,我的话题就多了!”

我读得第一本大部头的书,应该是在八、九岁时读的《欧阳海之歌》。这本书也是奠基我一生文学基础的书。那时,作为一个农村的娃,又在那样一个文化极度贫乏的时代,我的读书可以说是毫无选择的,只能是见到什么读什么,逮着什么读什么,用家乡的一句俗话,就再恰当不过了——“捡到篮中就是菜”!

《欧阳海之歌》是我跟着哥哥们一起读的。看到他们读,我也跟着凑热闹。不想,从此培养起了我浓厚的读书兴趣。因为当时并没有过多的书供我读,所以我只能把这一本书翻来覆去地一遍遍读。记得那套上、中、下三本的《欧阳海之歌》,由新变旧,直至没有书皮被糊上牛皮纸做书皮,然后继续从头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阅读。几十年过去了,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标志。对书中的许多章节比如开头“饿死不讨米”、比如书中的“响鼓也要重锤敲”、比如结尾欧阳海牺牲前那四秒钟的描写,许多段落、许多句子我至今记得。这本书,我读了最少有十遍以上。后来,等我做了高中语文,常用此例子教育学生,读书不在于多,要精,应付高考,读透读熟一本大部头的书,什么修辞语法标点写作全都解决了。

小学阶段,学校的负担并不重。我的一个本家堂哥是大队的会计,大队部当时有许多评法批儒、批林批孔的各类书籍胡乱地堆放在大队部院子的一孔窑洞里,因为堂哥掌管着大队部的钥匙,所以,我也“近水楼台先得月”。那孔窑洞成了我常常光顾的地方。我经常会独自一人钻在那孔窑洞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直至感到饿了或者慢慢发现窑洞的光线变暗才出来回家。从《柳下 怒斥孔老二》、《读一点法家著作》到《金光大道》、《西沙儿女》、《隋唐演义》,各类书籍,读得杂乱无章,但都乐在其中。

我读的第一本繁体字竖排版的书是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使我基本上能够认清疏通繁体字了,不至于再像开始时总把繁体的“从”字和“后”字分辨不清。从这本书开始,我又开始涉猎到了其他能逮到手的繁体字书籍,比如《呼延庆打擂》之类的书,甚至是繁体字的中药中医方面的书。

初中时,遇到了一个很好的语文老师——李松龄老师。李老师常常对我的表扬鼓励,促使了我对语文课的兴趣,我从那时大概就开始做起成为作家的梦来。

高中时,我才知道了“图书馆”是什么,尽管当时学校的图书馆根本不能算什么,但是我还是在当时感到十分的满足幸福。当时的我,真是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家》、《雷雨》、《原野》等书,大体都是那个阶段读的。

我至今还在家中完整地保存着一本1979年的《灵宝文艺》。这是一本地方的内部小刊物。任化民、李雄高、姚继忠等灵宝业余作者的作品,是我当时钦佩不已的。想起自己当时偷偷用作文本上的方格纸抄写好作文寄到《灵宝文艺》的情景,想起来就忍俊不禁。

由于我的大量阅读,应该说,我初中、高中的语文成绩以及文科成绩一直都是遥遥领先的。同时,也造就了高中阶段的偏科现象而影响理科的学习。那一年高考,我的语文成绩发挥得很正常取得了很好的分数。(107,满分120分)

读书多了,常常就会产生写的欲望。参加工作以后,因为要评职称的功利目的,就鼓动一些大学的同窗,计划编辑一套适合中学生使用的工具书,于是自己做起了《文言文注译》一书的主编来。但是最终这套浩大的工程中出版了一本之后,因为参与者都认为目的已经达到,而最终半途而废。《文言文注译》一书应该是自己写的第一本“大部头”的书了。

工作几十年来,舞文弄墨,偶尔为之。也不时会有短文见诸小报。但真正满意的文字并不很多。总结原因,大抵与意志颓废不无关系。

至今,我仍盼天天能扎进头去醉心读书,只可惜光阴紧迫,事务冗繁,而社会这部深奥绵长而无页码的大书,我什么时候才能读通啊!

我讲《书》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书》

教学设想:

1.本单元教学,教材安排在五年级,编者的意图应该是:(1)学生的年龄特点已经具备了读大部书的一定基础,因此要抓住这一阶段年龄特点,引导学生爱上读书,点燃好这一把火。(兴趣引导)(2)读书的方法应该是关键。(方法引导)

2.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关于“读书”或“书”的,但只能是例子,是导引,所以可以让学生自己用一节课去自学处理。

3.要特别重视“日积月累”、“综合活动”的落实。

课前准备:

1.学生手头要有字典、词典。

2.搜集关于“读书”、“励志”的名言30条(可以打印,但必须上网自己找),打印的剪成每条剪一幅。

3.选择一至两本课外书,带到学校,准备交流。

4.准备一个较精致的“读书摘录笔记本”。(16开,行距宽一些为宜)

第一课时 综合活动

“读书方法指导”课

预备:小组长检查准备情况(字典、摘录本)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书”。

问:我们班最喜欢读书的同学是谁呀?最喜欢上网的同学?

问:请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

师:请翻到语文书21-23页金钥匙之前。

一.师:请同学们富有感情地朗读21页下面一句话,注意读的速度、节奏、停顿点。(4分钟)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规划自己的读书行动。

填空写句子:

让书像 照耀我们每一天,让书像 温暖我们的心田,让书像

成为我们生命的必需品。

二.自学22-23页内容(5分钟,包括小字)

1.完成《我的课外阅读计划》

师:老师要提醒大家读书的读书方法:(1)有计划,计划要切实可行;(2)保证时间。(书上说“化整为零”)(3)读书方法:A读书三到B读书三写:写摘要、写批注、写感想C两使用:使用目录,使用工具书

师:老师将自己幼年读书经历,展示自己写的作品。(8分钟)

提出问题:听文章,思考:老师的文章开头、结尾有两个地方用了本单元中哪两篇文章的原话?听出来的记关键词,准备回答。

读两篇文章:《折价书摊上归来》、《我见到了最伟大的作家》

师:请同学们写一个本期读书的计划安排(15分钟)

1.选择书目一本

2.安排时间读

3.与父母、同学建立读书小组竞赛

4.写摘录:(1)批注(2)剪贴(3)摘录笔记

课后:布置自己的课本封皮(写励志语前后三条:准确、美观)

课后预习:12页 围绕课后思考题

《神奇的书》

一.自读:借助插图、工具书

1.你能说出几种“非凡的战舰”的名字?它有多厉害?

2.你能说出读过的书或电视中几个“神奇的坐骑”的名字?

3.“一页诗句”与“一页诗扉”哪个更好一些?

4.“即令”是什么意思?可以改成哪个词?

5.能举出“一贫如洗”却富,富得只剩钱。

6.划出生字、生词,相互考查掌握情况。

更新:2011-03-06 06:03:2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