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明代灵宝许氏四尚书

作者:焦兴华 来源:灵宝党政公众网 点击:11454

       大王镇沙坡村许家寨,是明代灵宝许氏四尚书的祖根所在地。直至今日,沙坡村仍是多为许姓人家。
      明朝灵宝县有焦、彭、许、何四大家,各家皆有人在朝为官。惟有许家最为显赫,因为许家有父子四人曾官至尚书,相当于而今的部长级,古往今来为世人所称道。
      沙坡村许氏家世
      许威,元代金吾卫上将军,河北等路汉兵马都元帅,佩金虎符。西征时,过灵宝县梁村、沙坡村,爱其山水之秀美,风土之古朴,村前有弘农涧河,村后是东原,对面涧河西岸是古函谷关遗址,闻名于世。沙坡村许家寨三面临崖一路通村,背山面水,山河形胜,遂建许家寨卜居为家。许威被尊为灵宝县梁村里沙坡村许家寨许氏第一世。下延各代为许本、许玉、许五、许九、许仕信,传至第七世许实。
      许实,明代初叶人。以孙许进贵,赠通议大夫、户部左侍郎。以曾孙许赞贵,加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妻焦氏,赠淑人,生许聚。
      许聚,字德盛,号谦斋。以贡士任安定县(今甘肃省定西县境)教谕。秉性耿直,教人有方,使安定县科目日盛。后改教丰润(今河北省丰润县境)。治家严整,三世同灶。以子许进贵,赠通议大夫、户部左侍郎。后以孙许赞贵,加赠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妻何氏,赠淑人,生许进。
      尚书与许进
      尚书是官名,始于古代战国时期,尚为执掌之意。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章奏,地位逐渐重要。
      明代灵宝许进,官至兵部尚书转吏部尚书。有八个儿子:孟子(居长)许诏、伯子诰、仲子赞、叔子记、季子诗、六子词、七子志、少子论。其中有三个儿子,许诰、赞、论,皆曾官至尚书,故称父子四尚书。其他五子亦各有所为。许诏,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起为经魁(科举有以五经取士为首者,俗有五经魁之呼)。许记,为乡耆。许诗,字廷陈,明嘉靖七年(1528年)举人,曾任工部主事,赠承德郎。许词,字廷章,官至四川保宁府(今四川省阆中市一带)知府任长芦运使。许志,任青城(今山东省高青县一带)知县。
      父子四位尚书及家谱
      许进与他的三个儿子许诰、赞、论,皆官至明代尚书。
      许进(1437-1510),字季升,号东崖,体貌魁伟。10岁随父在安定县读礼经。明英宗天顺六年中举。以成化二年29岁中进士,授监察御史。七月起居父丧三年。五年授浙江道御史。翌年丁母忧3年。继升山东按察司副使,善辨疑案,人称神明,分巡辽东。弘治元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大同。以劾太监石岩,左迁兖州府(今山东省兖州市境)。七年任陕西按察使,复为右佥都御史。十一年61岁时巡抚甘肃,收复哈密,加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升户部右侍郎,转左侍郎。正德元年69岁时起为兵部尚书,复转吏部尚书。因宦官刘瑾专权,编造口实,致许被免职。免职后,许即归里。此时,许家部分家眷已从沙坡村许家寨移居灵宝县城。许进居县城,亦以城里地名东崖自号。待刘瑾被诛,上欲使进复官,进已去世,享年73岁,赠太子太保。嘉靖五年谥号襄毅公。妻高氏,赠一品太夫人。
      许诰,字廷纶。明弘治八年与弟赞同举于乡。十二年28岁中进士,任户科给事中,进刑科右给事中。武宗正德元年,因父进为兵部尚书,按惯例,大臣子不得居言职,改为翰林检讨。宦官刘瑾忌之,谪全州(今广西全州县境)判官。五年居父丧归家守孝3年。刘瑾败亡,起为尚宝丞,又因病归里,家居授徒讲学。嘉靖三年,召为南京通政参议,改侍讲学士,升太常卿掌国子监祭酒。十一年61岁任吏部右侍郎,年底升南京户部尚书。至此,其弟许赞亦在北京任户部尚书,兄弟并职两京,乡里以为荣耀。后卒于任所,享年63岁。赠太子太保,谥号庄敏公。著述颇丰,有《通鉴前编》、《图书管见》、《道统源流》、《诗考》、《易参易余》、《春秋意见》、《中庸本意》、《太极图论》和《性学篇》等,学者称为函谷先生。
      许赞,字廷美。孝宗弘治九年23岁中进士。任大名(今河北省大名县)推官,和其父进一样,也以辨疑狱知名。十五年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武宗正德元年改任翰林院。因其父进被宦官刘瑾所诬,赞受株连,贬为山东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知县,刘瑾败亡,赞升浙江佥事,又任副使,巡视海道。后任浙江左布政使。世宗嘉靖六年召为光禄卿,历任刑部左、右侍郎。八年56岁为刑部尚书,十年改为户部尚书,不久又被任为吏部尚书,并兼文渊阁大学士。赞虽居相位,但因奸相严嵩擅权,且年事已高,老不得志,遂一再上疏乞休,被免职归里,闲住三年病故,享年75岁。三十一年帝知其死,下诏复其官,赠少师,谥号文简公。成书于崇祯十一年的《明经世文编(五百零四卷)》中,选入许赞五篇奏疏,有《陈言六事疏》、《覆盐法事宜疏》、《覆议盐法疏》、《议防虏事宜疏》和《正国典明选法以便遵守疏》等。今郑州市北黄河花园口,相传是由许赞所营造的许家花园沿袭而得名的。
      许论,字廷议。武宗正德十四年举乡试,世宗嘉靖五年31岁中进士。出任顺德(今河北省邢台市境)推官,升兵部主事,复转礼部主事。幼年曾从父许进遍历边境,尽知关塞攻守,因著《九边图论》。明世宗颁付边臣议行,许论以兵家知名。十九年,由尚书郎进南京光禄少卿,升南京大理寺丞。三十二年进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托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境),进右副都御史,出抚山西。三十九年65岁时以功进兵部右侍郎,升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四十一年,因严嵩父子弄权,论被夺官闲住。四十五年冬十月,自理丧具端坐而终,享年71岁。穆宗隆庆三年复官,谥号恭襄公。妻河东李氏,封一品夫人,生独子倓。
      许倓,字静夫。以父许论任侍郎官,即恩荫官生。嘉靖三十一年任户部侍郎,又湖广衡州知府。政暇间,辑许氏像谱赞传。神宗万历十五年作《四公像谱序》,生子茂橓。
      许茂橓因祖上官威,荫授锦衣卫正千户。累获奇功,历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保、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加赠太子太傅,赐玉服。因忤权贵,致仕归里,生子浩然。
      许浩然,字崧居,论之曾孙,祖父倓; 许诗,进之季子,字廷陈,嘉靖七年举人,任工部主事,赠承德郎,生子间;许间,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曾任职陕西,生子茂梃;许茂梃,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任山东济南府通判,生子娟然。
      许娟然,诗之曾孙,祖父间,庠生。在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所作的《重修四公像谱引》中说,许家世谱,旧刻甚悉。但值兵燹乱离之后,旧版已成灰烬。前籍既失,后牒莫纂,于残篇中搜得家谱旧册,依规式综入,重刊新版。这里所说,即传世至今的《灵宝许氏父子四尚书图像》,许姓有人依旧保存,且有所续录。
       灵宝许天官与郑州花园口
      人们称许氏为许天官。天官,是古代官名,后世亦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灵宝许氏有数人曾官至吏部,故而称为许天官。许天官是灵宝梁村人,还是沙坡村人呢?正确答案是后者。因为梁村里的“里”是古代地方行政单位,有灵宝十八里之说。里,相当于而今的乡镇级。故而许天官是灵宝县梁村里沙坡村许家寨人,但在明代,沙坡村许家已有部分人移居灵宝县城,有许家祠堂为证。还有人移居焦村镇常卯村等处,至今依然。郑州市北花园口是个有名的地方,最难忘的是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在此制造花园口决堤事件,以拒日寇。明代时,灵宝许天官许赞曾带领一部分人移居此处,并修建有许家花园,曾极盛一时。河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印的杂志《中州今古》,1983年第4期载冯文纲撰《花园口名源初探》一文,可供参考。
      许进审疑案编成小说
      许进与其子许赞皆以善辨疑狱著称于世。许进在明代本朝末年,即被编入三言二拍中。1981年2月,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明朝末年凌濛初著《二刻拍案惊奇》上、下册,共40卷(篇)。下册第18卷注20为“灵宝许襄毅公——许进,字季升,灵宝人。成化二年进士,除御史,历按甘肃山东皆有名。正德元年刘大夏为兵部尚书,半岁改吏部。后忤权阉刘瑾,致仕,被追夺诰命,家几被籍没。适瑾诛得解,复官致仕,未闻命而卒,年七十四。嘉靖五年谥襄毅。”第18卷名为“甄监生浪吞秘药,春花婢误泄风情”。卷中提到“其时山东巡按是灵宝许襄毅公。按临曹州,会审重囚”。结案后言“乃察院明断,以为新闻”。第21卷名为“许察院感梦擒僧,王氏子因风获盗”。卷中叙说“闻知察院许公善能断无头案,恰好巡按到来,遂写下一张状子,赴察院案下投告。那个察院就是灵宝有名的许尚书襄毅公。其时在山东巡按,见是人命重情,批与州中审解……一同解到察院来”。事毕,事主对灵宝许天官,极尽褒扬。
        许论著《九边图论》
      《明史·兵志三》载许论有《九边图论》。九边,是明代北方9个军事重镇的合称。明王朝为防御北部境内游牧部族侵扰,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分命大将统兵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榆林)4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3镇,又太原与固原,以近边亦称二镇,合称九边。2005年,中央电视台播系列片《万里长城》时,其中曾经提到许论的《九边图论》。市文管所藏有1962年尹庄镇李村农民捐献的《九边图》,图长4.20米,宽0.4米。经鉴定为明代所绘制。
       许家祠堂与石马院
      明代正德元年(1506年),许进69岁时任兵部尚书,半年后改吏部。五年(1510年)刘瑾被朝廷处死前,进已被排挤出京归里。此际,许家大部分人口,已从沙坡村移居灵宝县城东城门内,并在此建许家祠堂。灵宝县建城时,为了距离黄河远些,城垣尽量东移,故而东城墙是截崖入城的。城内东城墙一带,名为东崖。后来,又把鼓楼巷以南段称老崖上,以北段称小崖上。许进即以此地名自号东崖先生,寓居高临下意。建国后的灵宝一高操场,距东城墙约有百米,但与东崖落差却有十米以上,可见灵宝城内地面的确是高低不平。许家祠堂建在东城门内北侧,大门临街,后人建有砖筑无梁门楼,门额有砖雕“明名臣四太保尚书许公祠”字样。人们俗呼为无量门里。在三四百米的巷道最后,是祠堂大院,大院高出地面约三四米,有石条高台阶。建国后,这里成为东街初级小学。我就在这里上过学。祠堂大院,前有门房,大院中央一米高的砖筑台上有三间过厅,最后面是5间祖先堂。堂后是北城墙。城墙外是枣园,枣园中是东棉花打包厂,工厂北面不远处即是陇海铁路线。许家祠堂大门、二门前,各有一对石狮。这组建筑物直到1961年春,才被拆毁,与老县城一同淹没在三门峡水库里。许家陵园门首建在灵宝老县城南门外南寨子的南岭根,坐南向北。老城人俗称其为石马院。陵园原有石门,门后两边有石人石马石兽之类的石雕。到1958年,陵园仅存一对石人、石马。1959年,这些石人、石马连同老城里的许家石牌坊等,被人拉到老城南关烧成了石灰。
      许家墓葬的出土文物彩绘铜俑
      1968年,在大王乡老城村东南里许,发现明代许氏3座墓葬,共出土彩绘铜俑60尊,其它铜器14件。据清代光绪二年(1876年)《灵宝县志·陵墓》载,此处从西向东分别为许诰、许赞与许论之墓。据传,自石马院始,向东延伸的南岭根一带是风水宝地,均属许家陵园范围。单说这里出土的彩绘铜俑,有仪仗俑26尊,侍奉俑17尊,女乐俑10尊,武士俑5尊,共计58尊。还有两尊流失外地(见1992年版新编《灵宝县志》),这些铜俑最低的25厘米高,最高的39厘米,均为铜模所制,制作精细,姿态各异,生动传神,表情逼真,线条流畅。再现了明代灵宝官宦人家出行时,那种敲锣打鼓、前呼后拥的隆重场景。表现了中国明代雕塑铸造的高超技艺,为研究这一时期的风俗习惯、服饰穿戴、器物造型、仪仗排列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是灵宝乃至河南的文物精品。
      许天官的传说
      明代许天官在灵宝有很多传说。有六月六的传说。相传,许进在吏部任上被宦官刘瑾所诬,免职归里。归途中,天神为其鸣不平,护佑有加。其时正逢炎夏,即着一片祥云遮阳,从京城起,荫遮一路,凉爽如秋。行程进入灵宝地界,忽遇鬼魂拦路,言其炎热难耐,饥渴难忍。恰于此时祥云消失,没云遮阳,天官顿时感到热汗淋漓。面对鬼魂的炎热苦状,深表同情,立即命人赐水解鬼魂之热渴。同时立令百姓,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各家都要上坟烧纸奠汤,以慰阴界,相沿成习。故豫西一带民俗有六月六上坟奠汤的习惯。后来,就把当年祥云消失的地方称为没云台,并建有没云庙,香火不绝。1944年,日本侵略者进犯豫西时,曾在没云台和岘山庙等地长期驻扎,祸害百姓,直至翌年日本投降为止。
      曲沃街曾为古代驿站,兵家常争之地。今亦像当年没云时一样,人们很少提起此地名,曲沃街驿站失去了当年的地位。还有关于天官把门的传说:相传许进有姊下嫁于灵宝县梁村苟姓人家。进免职归里后,一次从县城乘轿去梁村探望其姊。不料,行至苟家门口欲进院门时,被仆人挡驾。进问其故,答复是其姊苟夫人分娩,刚生出一男婴。进即暗忖,外甥出世,天官把门。日后,苟家官运必在许家之上。
      明代许天官是灵宝人的荣耀,也是灵宝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更是如今灵宝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更新:2010-05-05 10:37:41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