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烈日下的赞歌

作者:李文峰 来源:朱阳时代小学 点击:3566

夕阳西沉,晚霞染红了天空,一朵朵云霞在天边悠然地漂浮。透过夕阳的余晖,远方,一排排白杨的轮廓挺拔俊秀,是那样清晰。旁边,一个熟悉的背影——背略驼,两只胳膊挥动着锄头,一上一下,是那样的一丝不苟,这便是父亲。他正小心地把杂草从田间锄去,精心地呵护着每一株幼苗,因为他知道,这是全家人的温饱食粮。

父亲是一位朴实的农民,土地是他的命。在他身上闪烁着劳动者固有的本色。我总认为,在父亲的身上似乎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踏着黎明的曙光,父亲向田野走去,田埂地旁便留下了他劳作的身影。晨风拂来,喜鹊在枝头欢叫,野草上的露珠晶莹剔透。父亲拿着锄头弯下腰:锄草、扶苗、培土……一株株幼苗向他点头,枝头的绿果向他致意。因为它们的成长无不浸透着父亲的心血。

中午,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野草、树木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蝉嘶哑地叫着。父亲像呵护自己的儿女一样呵护着每一株小苗,每到一处他都重复着同样的动作——锄草、扶苗、培土……那样认真,毫不含糊。汗水浸透了父亲的衣衫,滴滴汗水流过他黝黑的脸颊滴到泥土里,但他并不在意,只是时而借助胳膊抹去脸上的汗珠,继续劳作。

告别了中午的炎热,晚风送来了凉爽,棵棵幼苗在晚风中显得更加精神抖擞、生机勃勃。父亲的身后留下了长长的脚印。此时,在他的身后仿佛出现了一片成熟的金灿灿的麦子。父亲回头望了望,笑了,那笑容里饱含着对自己劳作的欣慰和对丰收的渴望。

暮色暗淡,父亲结束了一天的劳作,扛着锄头,踏着暮色,带着一天的疲劳和前所未有的充实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脚上粘满了泥土。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锄柄被磨光了,锄头被磨平了,父亲的双手粗糙了,苍老了。谁曾想到他为了这个家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在父亲的支撑下,家日渐兴旺,儿女们成家立业。而父亲的两鬓却增添了丝丝白发,脸上爬满了一道道皱纹,岁月的冲刷使父亲的面容憔悴、饱经沧桑。父亲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身姿矫健,充满力量的父亲了,他的背驼了,腰身不再挺拔,走路步履蹒跚。这时我发现父亲老了,心中不禁泛起一股酸涩。

春去秋来,他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为这个家默默地操劳、付出,从不喊苦叫累,从未向儿女索取过什么。尽管岁月把父亲的容颜催老,但父亲勤劳的本色丝毫未减,每天仍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永不倦怠,永不停息……

我敬仰我的父亲:憨厚、朴实、勤劳、善良。

 漫步田间,透过夕阳的余晖,我又看到了那排挺拔俊秀的白杨,白杨旁边一位老农——背略驼,两只胳膊挥动着锄头……

 

更新:2009-06-12 11:33:2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