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三十五年重逢梦

作者:fengye 来源:bz 点击:8055

 1968年,我们家乡的823部队搞“三线建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共中央根据当时国际形势,从战略上将沿海地区划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纵深山区为三线,为加强战备、巩固战略后方而适时提出“三线建设”重大决策),就地招收复员军人,按军事编制成立了“独立团”,在部队驻地建设军事基地,同时,还装备有枪支。
      我们公社的南朝、凹里、赵吾以及我们川口村都驻扎有“独立团”。
我们院子住了一个排的兵力。
      当时,我只有九岁,由于很喜爱枪,所以,“独立团”的“哥们”一下工都喜爱和我玩耍。
      因为他们装备的枪支,虽然是真家伙,但是没有弹药,中看不中用,而我从新卫厂引进制作的“火柴枪”多少还能有个响声,而且,还具有穿透七分钱练习本的威力。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与我成了“忘年交”。
      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的“独立团”排长——刘启烈,他配备的是一支盒子枪,由于,家住阳店镇布张村,是我二姨的侄子,所以,我们俩很合得来。于是,他这个“独立团”的排长换成了“火柴枪”玩,而我则换成了盒子枪耍。他掂起“火柴枪”时,队员也怕三分,因为都怕火柴梗打烂脸。
      就这样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三线建设”的任务搞了一个段落,“独立团”解散了,排长——刘启烈与我分别了三十五年。
      一遇到熟人我就打探他的消息,但,很多去布张二姨家的机会都被他错过,大约是年龄相差吧,不曾让他对我那么挂念,而我,始终在心底孕育着重逢梦。
      2005年的6月18日,正直“三夏”大忙季节,我抽空到布张村采访一个退休老干部自办的“文化大院”,在这里,我们“兄弟”二人终于见了面。
      我从少年到中年,他从青年到老年,都已失去了三十五年前的童心和火气,如果不是“文化大院”主人的引见,还真不敢认识呢。
      其实“文化大院”主人刘可斌老人,我也是慕名而来后才相识的,说了和启烈哥的关系而又多年未见面的情况后,刘可斌老人极为热情地把启烈哥寻到了场,才终于圆了我三十五年来的重逢梦。
      他敦实的身体、我健壮的体魄,我俩站在一起,俨然是一对好兄弟,刘可斌老人颇有兴趣地给我俩照了一个合影。
      没有分别的泪水,只有重逢的激情——这是当过兵人的脾气;没有见面的礼物,只有急切的叙旧——这是深交的质朴;没有久别的遗憾,只有别后的问候——这是哥们的义气;没有枪支的话题,只有儿女的成长——这是年龄的特征;没有对酒又当歌,只有友情加亲情——这是环境的特殊;不顾自我的辛酸,只问长辈的健在——这是国人的孝道……
      在田园生活农家庭院相逢,在休闲娱乐文化大院欢聚,真是意味深长、其乐无穷。 35年前相处的庭院大门
35年后重逢的庭院
更新:2005-06-20 10:28:2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