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背诵默写理解

作者:枫叶 来源:枫叶教育网 点击:4865

     1978年,我教初中一年级古文时,有一个特点,凭着自己年轻气盛,所有的古文,不仅要求学生背诵,而且,自己也背诵;不仅要求学生默写,而且自己也默写。
     由于,我用打铁先得本身硬的硬功夫,给学生的是惊喜,所以,学生也很快背诵、默写、理解了课文。
     备课时,我在教案上一字不差地工整抄写全文、注解、译文。
上课前,我让学生必须熟读、背诵全文,当然,我也和学生们一道利用早自习背诵古文。
上课时,我和学生全都脱离课本。学生有笔和随堂笔记本。我有粉笔和黑板。
怎么教呢?很简单。

     师生首先共同背诵当堂要学习的古文一遍。然后,我背诵一句古文,再在黑板上板书一句。最后,把应该翻译的字、词、句的意思,一股脑地从记忆的库存中搜寻出来,板书在黑板上。
     学生静静地听我背诵和讲解、默默地看我默写和板书,认真地把我板书在黑板上的内容抄写在随堂笔记本上。
     完了。打开书,对照原文和注解,寻找、纠正差错。
     再完了。勇敢的学生,登台默写古文、翻译古文。
一节课下来,似乎很轻松,但基本功往往训练在课前,表露在课上,发挥在课后。
记的《狼》、《黔之驴》、《口技》、《卖碳翁》等古文我都是这样教的。
现在,这种办法好象不太适宜了。
     但是,我始终认为,老师如果用自己超长的基本功来影响、凝聚学生,把学生羡慕、敬畏、热爱自己超长基本功的激情,转化为热爱学科教育的热情,那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更新:2005-04-06 00:00:0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