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两个熟人三次印象

作者:FENGYE 来源:BZ 点击:4344




1997年的春节前,领导决定调我到故县镇任教办主任。
对于故县镇我的头脑里简直是一片空白,依稀记得有两个同学在那里教书,一个是在师范进修时的郭春明、一个是参加校长培训的刘样民。同时也隐约记得前两次到过故县的印象。
1987年到1993年我在川口小学任校长,当时,乡政府还在我们川口村办公,乡里要宣传土地法,想借我们学校的星火牌半导体扩音机,于是,连人带机子一同被借去做宣传工作,于是,随宣传车队到过故县,但只是坐在车上,连脚尖都没有挨故县的土地。
后来,随高中的同学袁志龙给故县镇城东村送过一趟苹果树苗,返回途中要给镇里园艺站的一位同志捎到镇区,谁知园艺站的同志,一到单位门口,下了车就扬长而去。晚上7点多,我两个只好在故县街南头刻石碑的一个洋肉馆吃了饭,才通过安家底街道、尚家弯村口企图从程村返回,但是,由于是夜晚,加上我两个人都不知道路,从尚家弯的土路上到柏油路后往左一拐,遇到了一个检查站,问过路,不得不返回安家底,再通过故县街、沿310国道回到了家。
当然,在故县工作的5年期间,我轻易而举地打听到了当时不给我两个指明路线的那位园艺站的工作人员,他的名字叫杨刚,几次酒场,他都理亏地自认倒霉,多喝几杯酒表白自己的过错。同时,我也明明白白地弄清了哪天晚上我们两个为什么走了弯路。
其实,我对故县镇真正的印象是我第三次去故县产生的。
这一次去故县,是一次极为神秘的行动,至今什么人都不知道。
我在正月初七就任前的正月初四,独自一人乘班车对故县进行了秘密考察。在芦台路口我下了车,先到黄河滩转了一圈,然后,又返回到芦台路口的小吃店里吃了碗方便面,在这里我遇到了一位开饭店的抗美援朝老人,佩戴着当年周总理发的纪念章十分荣耀,他说他还经常给学生作报告。另外一位开店的老太婆体形神态特别象《大河奔流》电影的演员,她的孙女就是故县一中的学生,于是,我着重询问了学校的一些情况。我了解到学生对他们的老师、班主任、学校的领导都很敬重。也就是从学生的嘴里,我才第一次听说“冯百荣”、“刘样民”、“杜馥华”这些学校领导的名子。
我步行到故县街,几次回眸教办典雅的办公地址,心中悠然产生着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当然,也有一种责任重于泰山的沉重之感。也就是在这时我第一次见到了教办的会计周俊身老师,那时,我们互不相识,也没有打招呼,只是,4天后,周俊身老师开车接我时,我才确认。
继续步行到安家底,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通往郭村塬盘山公路上来来往往走亲串友的微行车;二是枣乡河在安家底不足200河段的四座桥梁。
站在铁道上,我想起了每逢去西安时,火车在这里要钻9个洞,原来这里就是其中的一个。
当然,这次秘密出行不是走亲串友,还没有享受到以后接触、了解、理解、结识的校长、教师们的热诚。但是,沿途看到的赵村、一中、安家底等学校漂亮的外观建筑,倒是让我感觉到这里是干事创业的地方,同时坚定了我从小乡镇向大乡镇转变的教育管理信念。
现在,老同学郭春明在晋家小学当校长,刘样民在程村一中当校长,冯百荣已经退居二线,杜馥华在故县教办抓业务,周俊身在故县二中当副校长,他们都是优秀的教师和杰出的教育管理者
更新:2005-11-15 00:00:0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