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图文)灵宝市中学名师专题片拍摄花絮

作者:fengyefy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10726

2008年6月5日,30名灵宝市中学教学名师电视专题片在实验中学开镜,没有隆重的拍摄仪式,只有实在的拍摄过程。由此,宣传科科长乔天民带着电视台记者张耀东和我一行三人,分赴市区五个中学和乡镇7个中学,直到6月23日,才在朱阳镇二中完成了最后一个拍摄任务。6月22日晚,第一组3名教学名师专题片在灵宝电视台开播,再次通过影视荧屏拉开了宣传教学名师,学习教学名师的序幕。此后,每周3人一组陆续在灵宝电视台播出教学名师专题片。灵宝教育网和枫叶教育网也将在视频栏目中播放。我们除过节假日总共历时15天,拍摄了15盘录象带,带长15小时。
  灵宝市中学教学名师由灵宝市教体局师训科牵头评选,教体局党委和局长办公会审核通过,宣传科负责协调灵宝电视台拍摄播放专题片,我的任务是协助电视台记者张耀东拍摄专题素材,然后由电视台专题部编辑。
  去年,灵宝市高中教学名师已经成功拍摄播出,在灵宝教育系统以及社会各界反响很大。因此,这30位中学教学名师的电视专题片,如何能有更新的创意,赢得更好的收视效果和社会轰动效应,这就要取决于我们拍摄的镜头能否在突破千篇一律的难点基础上,全方位、多层次,全视觉、多镜头地挖掘素材,使每个名师都能够富有鲜活的人物个性特征和鲜明的名师风范,来取胜于观众的眼球,愉悦于观众的心灵。
  我和张耀东首先解放思想,从科学发展的态度出发,不拘谨于教师埋头办公桌和讲台的教学环境,从教师生活环境的最基层开始,把名师的办公室“搬”到了家里,把课堂“挪”到了校园、社区和景区,尽可能赋予工作生活化,赋予课堂生动化,既真实地用镜头再现名师的风采,又艺术地用荧屏塑造名师的形象。让人一看就感觉名师就是名师,他与众不同的风范,对广大师生来说,有着一种极具魅力的典范导向作用和宣传教育作用,从而,真正实现先进人物电视专题片的新跨越。

例如:我们很少拍摄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死板镜头,总是让教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习。很少拍摄名师带病工作的镜头,展现在镜头里的总是一个个身体健康、积极向上、精神饱满、勇于创新的先进名师群体形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质疑——提问——回答——点评”这个简单的课堂教学环节,我们展现在每个名师身上,其细节都不尽相同。完全取缔了教师在讲台上问,学生在座位上回答的传统镜头。而是,把这类镜头定位在教师站在学生的座位旁,或教师问学生,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或学生问教师,教师解答;或学生问教师,教师让另一个学生回答,然后教师点评(兵教兵的方式)。刻意从教学名师的本质出发,深层次地聚焦灵宝市课堂教学改革、远程教育等方面的的亮点。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名师为主体的拍摄理念,先和名师谈镜头——根据名师提供的典型材料,逐词、逐句、逐事认真研讨如何用合适的镜头来反映材料中语言表达的状态;然后,根据研讨确定的镜头,让名师们筹备拍摄需要的场地、道具和学生,以及要配合拍摄的群众演员(教师和有关领导);最后,再让名师根据实际拍摄的镜头内容,重新修改典型材料,以便编辑时语言表达与镜头显像相吻合。这样,名师们首先从思想上高度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在拍电视剧,而不是在录课。从而在情感上、行为上默默融入整个拍摄过程,不知不觉地充当了熟悉教学工作素材的导演和熟知自我心灵相貌的演员。正是在与名师的互动交流和默契配合中,我们才创造了一组组意想不到的好镜头。
  30位教学名师尽管各自展示的重点不同,但是都免不了有上课、备课的镜头。有的是副校长、有的是教务主任、有的是班主任、有的是教研组长、有的是学科带头人、有的是骨干教师。如何用更为确切的镜头表现出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各自的亮点呢?我和张耀东首先从人员上进行分工,每到一个学校,各自分拍几个人,可以避免类同的镜头。再一个就是在这个名师身上用过的镜头,在另一位名师身上绝对不用。还把上一位名师拍过的镜头讲给准备拍片的名师听,启发其琢磨自己的镜头,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名师积极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活跃的创新镜头水平。例如:实验中学的尚英乐和市二中的彭娟丽等老师,都能够事先根据自己的材料内容设想和罗列出自己需要拍摄的镜头,大大地提高了拍摄效果。
  再如:让镜头透过玻璃茶几和玻璃推拉门展示实验中学尚英乐老师认真琢磨板书的情景;让熬粥的锅溢开锅盖,主人惊呆书栽的镜头来展示市二中教师刘若玉勤奋工作的情景;让女生揪撕柳稍树叶的镜头来展示阳平一中罗向文老师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情景;让在水龙头洗手之后,学生赶紧掏出餐巾纸递给老师的镜头来展示市三中老师李少茹与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景;让老母亲在案头做饭,儿子在茶几上批改作业的镜头来展示四中教师毋英民废寝忘食的工作情景;让师生同在虢园观察景物的镜头来展示市一中教师刘晓晶紧扣乡土教材拓宽语文视野的情景;让师生在双杠上谈心的镜头来展示故县一中教师乔占江适时抓住时机转变潜能生的情景等等一系列细节镜头,哪怕是老师的眼神、面部表情、动作手势、身体部位以及脚步速度,我们都苛求真实细腻,复原生活,符合人性。同时,我们还巧妙利用影视同期声的镜头,表达名师的心声,衬托名师的形象。
  在市三中拍摄李少茹老师组织全班学生给四川灾区捐款的情节时,我完全是与师生融为一体,商量着拍摄,力求使镜头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由于是再现捐款的情景,因此要求学生一律给自己的钱上用铅笔写上自己的名字,拍完后再各自拿回自己的钱,擦掉钱上的字。关于黑板上背景词“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和一个大红心的图案,如何写在黑板上?捐款箱是放在讲台上,还是由一位同学抱着?是抱着捐款箱站在讲台上,还是走下讲台走到谁跟前,谁就捐款?谁来抱捐款箱?等等细节问题,我都征求、听取学生的意见,再由李少茹老师决定镜头如何拍。结果9个同学同时在黑板上现场写出背景词和画出一个红心来,教室里的空气顿时凝聚起来。接下来是一位身穿红衬衣和蓝色背带裤的女孩双手捧捐款箱缓缓地走在教室的过道里,不时地向正在做作业忽然停下手捐款的同学频频点头致谢。我借此机会说:“谢谢同学们的密切合作!我发现咱们班的同学都是导演和电视演员,因为刚才的场景是大家共同创造出来的。”同学们深受教育和鼓舞,当然李少茹老师也十分满意这组镜头。
  拍摄专题片时,有几位名师还正在乡下支教,为了展现灵宝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决策和教师支教生活,我们还特意将外景地设在了川口、苏村等乡镇一中。市二中刘若玉老师在苏村一中支教,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受苏村一中师生的欢迎。于是,我们专门设计了一个师生分别的场景:教师带学生出大门搞实践活动时,副校长给学生留下了一句这样的话:“你老师拍完这个镜头,就走了。”同学问我:“真的吗?”我说:“真的,不骗你们。你没见车都在学校大门等着?”同学们信以为真。当拍完实践活动的镜头,拍摄师生分别的情景时,学生围在大门口抱着老师痛哭起来,真实的再现了支教老师与当地学生的依依惜别之情。
  朱阳二中李彩霞老师既是感动灵宝教育的十大新闻人物,又是感动崤涵教育的模范教师,更是在30个名师中最后一个拍摄的人物。在29个名师身上用过的镜头,不能在李老师身上重复了;十大新闻人物专题片用过的镜头也不能在李老师身上采用了;更何况李老师带病工作的镜头更不敢再现了。拍摄犹如赵本山上春晚一样,几乎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偏巧,李彩霞的拍摄任务也就落在我身上。怎么办呢?想来想去只得挖掘素材,集思广益了。于是,在分析素材,说镜头时,李老师、副校长、教务主任全部参加,大家在一起出谋划策。
  李彩霞老师以前患病是事实,这次专题片里不说也不现实。问题是如何用镜头巧妙地表现出这一事实。根据李老师虽然当年患病住院治疗,但一想到学生就来劲儿,一走进校园就精神焕发的这种热衷于教育事业的精神,我设计了一组她在自己家里晾晒衣服、呵护花草,一边看书,一边煎药的镜头,从热爱生活(晾晒衣服)、热爱自然(呵护花草)、不放弃园丁本色(呵护花草),不放弃随时充电(看书)的角度,来展示李老师的内在美和外表美。镜头看似平淡,但切近生活不做作。李彩霞老师曾经在朱阳深山犁牛河教过书,经常翻山越岭护送学生。但是,时间不允许我们到犁牛河拍外景,既是到了犁牛河也不会有以前的艰苦环境下的旧校舍让我们取景。于是,我们把外景地选在了董家寨小学。在低矮的伙房门里放上两张桌子,一群孩子正在校园里玩耍,一个大一点的孩子敲响了挂在树上钢板,李老师站在“教室”门口招呼孩子:“上课了!上课了!”孩子们一哄而拥进了“教室”。接着又从董家寨小学借了12名小学生,到鱼哭寺景点拍摄师生翻山越岭和在河中过链石上学的镜头。李彩霞老师真的像当年一样背起了小孩子,拉着另外的孩子,在大孩子的帮助下,艰难地一脚一个石头地踩着过河,背景是屹立在山头的小庙,酷似破烂不堪的学校。

有很多镜头现在还历历在目,有很多镜头研究材料时没有想到,实地拍摄时才即兴创造。即或是将来因片长因素用不上,我们也得用30分钟的素材为3分钟的题材做充分的准备,最少得花费3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一个名师的拍摄任务。这就是人常说的“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的道理。我们常常是到了吃饭时间,镜头还没有拍摄完;常常是到了晚上8点钟,我们的镜头盖还盖不住;常常是清晨不到六点,我们就要启程赶往学校打开镜头拍摄最佳的升国旗和开晨会的镜头。
  有很多校长和老师激动地说:“你们这几天很辛苦了!”我则乐呵呵地说:“能为在一线辛苦的名师拍片服务,确实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整个拍摄过程中,我们还负责拍摄报道了高、中招电视新闻以及教体局大型会议和大型活动的新闻,并且发现和报道了接受四川灾区孩子上学、灵宝均衡教育发展、四中校园文化等视频新闻和图片新闻。
  走进名师拍摄电视专题片,从事业的角度给我的是极大地鼓舞,从技术的层面给我的是莫大的启迪。我认为,作为一个电教工作人员,光有技术能力还不行,还应当具有名师一样的敬业精神——这样才能“德艺双馨”。

 

——在拍摄过程中,实在没有功夫拍摄照片,也不可能从素材中截取剧照,只保留了少得可怜的几张照片:
 

外景地——虢园

 

在家中整理素材

 

在单位整理素材

 

采访——故县一中

 

采访——阳平一中

 

采访——阳平一中

 

更新:2008-06-29 19:27:0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