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阳河畔的“阳光工程”(图文)
灵宝市阳店镇的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由于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农科技培训、劳务输出方面,敢于求真创新、务实为民,深受农民的欢迎。
培训——重视理念、注重能力。
该镇从初、高中毕业生的源头抓起,结合毕业班学生的职业技术培训,首先进行 “升学、求职、做人”的理念培训。据悉:今年已经组织了三次“人才资源开发研讨会”,并且在郑州、灵宝和本镇组织了4期以回乡青年为对象的种植养殖、机电维修、信息技术的高级免费培训班,同时,还组织用人单位和学员直接见面的招聘、求职活动,培训就业率达到了95%。在该镇乡村的高音喇叭里经常可以听到有关果蔬管理、畜牧养殖培训的通知,或者在果园大棚,或者在政府礼堂,或者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经常有农民身上带着清香的泥土味在接受镇里根据季节性的农技要求特聘请专家、教授义务上门服务的实用技术培训。
务工——机构健全、服务周到。
该镇的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成立有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劳务保障事务所,与镇里的成人学校、农技站联合办公,形成了技术培训、劳务输出、跟踪反馈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是三门峡市委组织部确立的“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党员先锋工程”,成了农民外出务工增收的贴心朋友。镇里不仅配备有专门的电脑电话,建立有网上劳务输出信息台帐,而且已经与北京、郑州、新乡、深圳、广州、苏州、义乌等地的十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业务往来。以前是镇里派人跑出去寻找用人单位,现在是用人单位上门急着要人;以前是农民自行组织联系外出务工,现在是主动在镇里报名注册,有组织地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即使农民在深圳、广州等地,一个电话打回来,镇里也能通知用人单位,接到厂里上班。
目前,阳店镇6万农民在获得实用技术,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通过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主渠道,外出务工的人员已经达到1万人。镇里已经派出人员深入4个用人单位,回访农民的务工状况,并且及时妥善解决了6期劳务纠纷。这一切被农民誉为:好阳河畔农民增收致富的“阳光工程”。
镇成人学校
闪光的铜牌
先锋工程和劳务信息
百亩果树管理示范基地
百亩大棚蔬菜基地
百亩药材种植基地
专家讲学 党委书记陈乐孝讲述温州精神
农民听课 教授讲课
2004年6月10日赋有创新性的“人才资源开发研讨会”在灵宝五高召开
镇中心学校校长杨丰烈利用多媒体演示《升学 求职 做人》
镇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主任郭世烈讲解务工信息
2004年11月16日“阳光工程”电脑培训班开班
镇政府张莉莉副镇长讲话
学员在学电脑
学员在学法律
学员获得电子和纸质劳务信息后,在筛选处理
第一批“阳光工程”培训班学员结业留念
2004年12月4日赴苏州某厂务工的学员起程前留念
苏州某厂人事部丁部长(右一)在解答家长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