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古镇川口抗匪故事
——《川口村发展历程碑》碑文“倭寇入侵,军阀混战”的解读
国民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灵宝县志》中“卷之十”义勇篇五十页记载“左执璋,川口人。左尚哲,执璋侄。牢项,执璋俑人”。
“民三年五月十三日,洛宁匪首杜老六率匪三百余人攻川口镇。执璋三人与贼相斗数时,村人赖以得脱。三人卒被匪害”。
七年后(民国十年),当时灵宝女校首任校长李续唐挥笔题一副挽联颂其事,“除暴安良谁赴南海朝大士,褒善贬恶岂但中国有圣人”。
后来在川口村左忠科家发现一过年用的牌位,上书一幅挽联:
上联是:
“民国十年五月二十日
除暴安良谁赴南海朝大士
前清生员年臣李续唐沭敬题”
下联是:
“褒善贬恶岂但中国有圣人
前清生员公甫左三槐率孙同朝、同声仝叩”
事情发生在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五月十三日。
时年,民国初定,清孽未除,土匪如毛,天下大乱。洛宁匪首杜老六率匪三百人余人攻打川口镇。执璋三人自发抵抗。当时川口镇防守严密,仓套口设有过楼,架有大炮。
一声炮响,沙沟口的观音堂马上准备,村民得脱。
当时,左执璋先放了一炮,土匪们心惊胆战,一个个吓得爬在地上,半天不敢起来。在左尚哲、牢项又装第二炮时,这才发现装火药的斗子被沙沟的袁维熏偷走了。土匪们见半天没有动静,便壮着胆子一窝蜂地冲上去,三人壮烈牺牲。
三人以寡敌众,一可嘉;村人自发抗暴,二可嘉;临危就义,慷慨赴死,三可嘉;三人顾及大家,不顾小家,四可嘉;仆人牢项誓从主人不悔,五可嘉。
三人遇害后,村民每年都自发地到观音堂焚香、叩拜、纪念先烈,祈求幸福,后渐断拜。
注:左执璋字公甫,别号三槐,为前清生员是左玉喜的爷爷;左尚哲执璋侄子
( 本文根据灵宝一高退休教师、左玉喜之子左印法2005年农历六月《关于太祖父讳执璋三人御匪的传闻》回忆录整理改编)
灵宝一高退休教师、左玉喜之子左印法(右三)向村干部提供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