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把“双休日”成“双体日”
上小学时,就容易“休”和“体”不分,经常把“休”字写成“体”字。 但是从来没有把“体力”写成“休力”。
上初中时,老师讲“到了共产主义,人们把劳动当作一种乐趣”我质疑——谁爱干体力活啊?
高中毕业回乡当农民后,回到广阔天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队农活,还只是挣工分的劳动意识。唯有脑力劳动才有轻松愉快的乐趣,令人羡慕。不如:当时有一种谚语叫做:“要得闲,售货员”。作为社员(人民公社时期“农民”的称呼),即使盼到着天阴下,也难停下生产队手中的体力劳动得空休息,因为,队里还有出牲口粪的室内活,家里还有剥玉谷的家庭劳动。
教书后,虽然远离了体力劳动。但总盼着单休日(星期天),这样可以回到自留地和责任田里大干一场,为的是教学和农田双丰收——看样子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了,其实是为了生计。
成年后,全家人搬进了县城居住,脱离了体力劳动。但是,总要在农忙时抽空回去助收播种——其实对农活来说,我还是全把式呢。
中年后,又在家乡重新修建了家园(城里人叫“别墅”),筹划着农家乐的生活。于是,一到“双休日”就回到乡下在自家的院子里体验栽花种菜、浇水灌溉、松土除草的体力劳动乐趣,还自以为是体育锻炼。
这样,每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的“双休日”,对我来说就是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双体日”了。
看来,从思想意识上我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真正把劳动当作一种乐趣——其实是为了健康休闲。
因此,如果再有学生把“双休日”写成“双体日”的话,我绝对不会打“X”。
更新:2007-04-10 00:00:0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