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怀世界”成现实
二十世纪文革时期,有一位村书记在开群众大会时,讲了一句这样的话:“社员同志们:我们都要脑怀世界。”
这分明是把“胸怀世界”读成了“脑怀世界”,于是,便有了一个白字书记的笑话传于民间。
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码摄像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等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整合应用,人们已经突破了理念上的“胸怀世界”,而在电脑上实实在在地点击鼠标,犹如在宇宙空间 “脑怀世界”了。
前几天我下载了一个“Google Earth”软件,体验了“脑怀世界”的乐趣。
在富有立体感的地球上,我首先找到我们川口村,村里的树木、房屋、街道都基本上能够看清楚。
我又找到了灵宝市区,体育馆都看得很清楚。接着我找到三门峡市区,工学院的那个半圆型的办公楼也看得很清楚。
特别是大城市,犹如站在十层楼上俯视城区一样,街道、汽车一目了然。要比我们平时买的城市导游图还清晰。
我找到女儿上学的河南信息工程学校,学校的大门、教室、宿舍尽在眼底。
过去是站在山村望四海——“胸怀世界”,现在则点击鼠标“脑怀世界”。
我的学生袁江锋在实验高中教地理,前天恰好来到我的办公室,当我把这个软件介绍给他时,他如获至宝,兴奋地复制到闪盘里,说是回到学校就安装研究,作为地理教学的辅助手段,运用到课堂上。
高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语言表达的文字规定,也使地球村里没有什么秘密可藏了。
当然,白字书记也不是真正的预言家,只是分不请“胸”、“脑”二字而已,但他讲的“脑怀世界”确实成了现实。